团团点名说地名 > 钟山区木果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钟山区木果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源于此处1949年以前与纳福(现系钟山区汪家寨镇管辖)统称拉夫冲子,也称拉夫坝子,纳福称上拉夫、木果称下拉夫,俗称拉夫,就其缘由:只因这一带当时土地广阔,人烟稀少,因战乱年代男性少、女性多。为了生存、为了耕种田地、有许多外籍男人为了躲避战乱,或因饥荒来到此地皆被挽留,最终安居乐业,为此而称“拉夫”也。现在的纳福就是因拉夫的谐音而得名。当时的拉夫冲子三面皆山、林壑幽美,中间呈现椭圆形盆地、登高俯视,上拉夫较宽敞,显锅底形,下拉夫较狭长显锅柄形,于是上拉夫为“锅”,下拉夫为“柄”,宛如一只长长的手托起一口锅,故而名之“摩锅底”也,解放后人们就沿用“摩锅底”的谐音称“木果”,木果原称:“摩锅底”。后来成立人民公社时,一直沿用“摩锅底”的谐音“木果”而得名。
因彝语而来,以前这里是一片厚柏树林,彝语发音为“帕黑底”用汉语翻译为“盘雄”。
据了解,该地曾属卢家地盘,故命名卢家营。解放后,建立大队,被命名为营脚大队,后来,营脚大队分村,该村便是被分出来的村之一,由于该村当时多数是姓杨的村民,所以被命名为杨家寨村。
源于农业学大寨时期开辟了一片新地,获得了丰收故名。
源于彝族语言(怕恒底),后被汉语译为“潘岩底”,后渐渐被人们喊为盘雄底,后并村,改为登亨村。
源于原小岩脚村处在一处几百米高的石灰岩岩脚下,故叫岩脚村。
源于清朝光绪年间在此处居住的彝族支系黑彝的语言而得名。彝族语言“蒿枝”意寓青山绿水、万古长流。
来源于源于清末民初、因逢十二生肖牛赶集而得名。
源于河流流经连山村境内,山越来越多,河流蜿蜒于连绵不断的山间,故名连山河。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