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鹿社区位于中江县北大门,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黄鹿社区依山傍水,有风景秀丽的黄鹿水库、有历史悠久的黄鹿寺、黄鹿文化广场。社区共有储粮街、大西街、西街、东街、小东街、建材街、顺河街、前进街、新华街、南街、响石街、梨园街、光明街、糖房坝14条街道。社区有常驻居民1200余户,常驻人口3900余人。辖区有黄鹿中学、明德小学、新世纪幼儿园、早慧幼儿园黄鹿医院等企事业单位14人,居民小组14个,设1个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92人。社区办公大楼900平方米,办公楼设有居委会办公室、档案室、书记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儿童之家、党员活动室、监委会办公室。 |
宝塘村位于中江县黄鹿镇西南面,离黄鹿镇人民政府约1公里,北接黄鹿镇利兴村,南连黄鹿镇石福村,东靠黄鹿镇景观村及黄鹿水库,西临罗江县新盛镇。罗桂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宝塘村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辖6个农业合作社,共有村民605户、1388人。现有劳动力1083个(其中女性劳动力540个),常年外出劳动力485人。耕地总面积1830.68亩,其中田912.18亩,土918.49亩。人均耕地1.32亩。 |
境内有金五岗和燕鸽寺,取两地首字得名“金燕”。1950年成立黄鹿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三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三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金燕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金燕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金燕村和虹桥村合并为金燕村,选举产生金燕村村民委员会。 金燕村位于黄鹿镇东北方,距黄鹿镇约5.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1615.6 亩,其中:田632.4亩,土983.2
亩,全村总户数498户,总人口数1114人,现有党员27人,五保户8户8人,低保14户18人。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5325 元。 |
境内有群力水库,遂取”群力“为村名。1950年成立黄鹿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七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七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群力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群力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2006年根据(川府民政〔2006〕15号)文件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黄鹿镇至今。 群力村位于黄鹿镇西北部,距黄鹿镇约3.4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1423 亩,其中:田608亩,土815亩,全村总户数498户,总人口数1398人,现有党员29人,五保户10户11人,低保21户25人。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 15461 元。 |
此名寄托了当地群众希望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兴旺的美好愿望,故名。1950年成立黄鹿乡人民政府设立为八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八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利兴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利兴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利兴村和梨三村合并,选举产生利兴村村民委员会。 利兴村位于黄鹿镇南面,距黄鹿镇约3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辖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1155亩,其中:田522亩,土633亩。全村总人口1243人,现有党员35人,五保户8人,低保33人。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4121元。 |
红金村位于中江县黄鹿镇以东,离黄鹿镇人民政府3公里。全村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536.8亩,其中:田816.6亩,土720.2亩;辖区内共有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总人口1275人,472户,劳动力867人,外出务工人员505人,现有党员27人,五保户10人,低保11人。红金村水源资源丰富,近年来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现养殖规模达400余亩。 |
青藕村位于中江县黄鹿镇北部,离黄鹿镇人民政府1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845人,525户,劳动力1124人,外出务工人员618人,现有党员48人,五保户13户,低保9人。青藕村气候温暖温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耕地面积1606亩,其中田892.9亩,土713.6亩,林地面积648亩;全村有通村公路8公里,已硬化6公里,断头路待硬化2公里,山坪塘17口,已维修整治9口,201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290吨,农业总产值793万元,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3442元。 |
福沟村位于中江县黄鹿镇东南面,离黄鹿镇人民政府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辖区内共有10个农业合作社。全村总人口1657人,总户数622户,劳动力1100人,外出务工810人,现有党员35人,五保户19户19人,低保户21户29人。精准扶贫方面:全村贫困户48户112人,2014年脱贫11户30人,2015年脱贫6户8人,2016年脱贫15户28人,2017年脱贫10户24人,2018年脱贫4户8人,2019年计划脱贫2户4人。 福沟村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耕地面积1533.9亩;全村有通村公路10.8公里,已硬化10.8公里,断头路待硬化1.2公里,山坪塘18口,已维修整治15口,待整治3口,2017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146吨,农业总产值612万元,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4403元。 |
思源村是德阳市202个市级贫困村之一,全村11个村民小组,661户居民,总人口1691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08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600余人,党员52人,9个 党小组。由于地理位置及一些客观原因,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52亩,其中田758亩、土1094亩,已实现流转600余亩,其中蔬菜种植60余亩。 辖区共有村社道路13公里,已硬化9.9公里。有塘堰13口,已整治12口。思源村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玉米。 |
村内有陈家沙坝和小河,取”沙“、”河“二字得名沙河。1950年成立梨园乡人民政府设立为六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六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沙河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沙河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2006年根据(川府民政〔2006〕15号)文件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黄鹿镇至今。 沙河村位于黄鹿镇西南部,距黄鹿镇约1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辖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2389.3亩,其中:田1203亩,土1186.3亩,全村总人口2078人,现有党员57人,五保户16人,低保31人。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3108元。 |
在此地可以参观黄鹿水库的自然风光,遂取”景观“为村名。2008年根据(江府函〔2008〕19号)文件,将桂塘村和阁楼村合并为景观村。 2020年景观村和铜音村合并,选举产生景观村村民委员会。 景观村位于黄鹿镇西北部,距黄鹿镇约0.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1073.4亩,其中:田770亩,土303.4亩,
全村总人口1745人,现有党员48人,五保户18人,低保24人。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5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