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先后属织里乡、织里镇,1935年大部分自然村划归织北乡,抗战胜利后仍归织里镇。 解放初先后属织里镇、织东乡。 1958年成立同心、沈家漾、田畈、大潘兜、陈家兜、元通、太平等大队,属太湖公社织东管理区。 1984年为同心,沈家漾、大潘兜、红光4个行政村。 2001年,四村合并成立大港村。 |
民国年间称李林村,先后属织里乡、织里镇。 1935年归织北乡。 抗战胜利后复归织里镇。 解放初先后属织里镇、织东乡。 1958年建林圩、小邾、李家坝3个大队,属太湖人民公社织东管理区。 “文革”初小邾改名“光明”,李家坝改名“红旗”,1971年合并建东方红大队属织里公社,1981年复名“李家坝”。 1984年改村属织里镇。 |
民国时期先后属织里乡、织里镇,解放初先后属织里镇、织东乡。 1958年成立大邾、高厦、珍珠桥3个生产大队,属太湖公社织东管理区。 1961年属织里公社,“文革”初珍珠桥改立新大队。 1971年合建先锋大队,1981年改“大邾”名。 1984年改属织里镇。 |
民国时期属织里镇麒麟村,解放初先后属织里镇、织东乡。 1958年建王母兜、甲造河2个生产大队,属太湖公社织东管理区。 “文革”初改新风、新胜大队。 1971年与晓河、环桥、后昍、淸水兜大队合并为朝阳大队,属织里公社。 1979年,王母兜、甲造河分出合建王母兜大队。 1984年改村属织里镇。 |
民国中称麒麟村,属织里镇、麒麟乡。 解放初先后属织里镇、织东乡,1958年属太湖公社织东管理区。 1958年成立晓河、环桥、后阳3个大队。 1971年与新风、新胜、淸水兜大队合建朝阳大队,1979年析建晓河大队。 1984年改村。 |
民国时部分属织里镇,解放初先后属织里镇、织东乡,别名“麒麟”。 1958年成立清水兜大队,属太湖公社织东管理区。 1971年与晓河、新风、新胜、环桥、后阳大队合并,改名“朝阳”。 1979年调整,复建清水兜大队,属织里公社。 1984年9月改村属织里镇。 |
民国初至18年(1912~1929)属织里乡,民国19年始属织里镇,1950年起复属乡,先后成立互助组、高级社,1958年建织里、姚家甸2个生产大队,属太湖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太湖公社”)织里管理区(1961年改织里公社)。 1971年,红丰(现东湾兜)、姚家甸并入织里大队。 1979年,红丰划出建东湾兜大队。 1984年9月改村。 |
民国初期属织里乡,1931年后属织里镇,1958年建谈港、郑港2个生产大队,属太湖公社织里管理区。 1971年合并改名新联大队,属织里公社。 1981年复名郑港。 1984年改村。 |
民国初期属织里乡。 1931年属织里镇。 1958年建联丰、砖桥2个大队,属太湖公社织里管理区。 “文革”初砖桥大队改名“永红”。 1971年永红、联丰并为永丰大队,属织里公社。 1981年复名“凌家汇”。 1984年改村属织里镇。 |
民国及解放初属戴林乡。 1958年建中心生产大队,属太湖公社织里管理区,1961年属织里公社。 1981年改秧宅大队,1984年改村属织里镇。 |
民国初期属织里乡,名“盛蚕村”。 1935年归织北乡,1946年仍归织里镇,1956年成立联漾高级社。 1958年建联漾生产大队,属太湖公社织里管理区,1961年属织里公社。 1984年改村属织里镇。 |
1912~1928年属苕东镇。 1935~1949年属晟舍镇。 解放初先后属晟舍镇、云村乡,1956年成立高级社。 1958年,村境成立旧馆、庙岐山、晒家兜3个大队,属太湖人民公社云村管理区。 1961年属晟舍公社,“文革”初分别改名“红旗”、“东升”、“红星”,1981年复名。 1984年分别改村。 1993年9月随晟舍乡并入织里镇。 2001年,庙岐山、晒家兜二村并入。 |
1912~1928年属苕东镇。 1935~1949年属晟舍镇。 解放初期先后属晟舍镇、云村乡。 1958年建东兜生产大队,属太湖公社云村管理区。 “文革”初改名“东方”,1981年复名。 1984年改村。 1993年9月随晟舍乡并入织里镇。 |
1912~1928年属苕东镇。 1935~1949年属晟舍镇。 解放初先后属晟舍镇、云村乡,为云村乡驻地。 1958年建云村大队,属太湖公社云村管理区。 “文革”初改前锋大队,1981年复名。 1984年改村属晟舍乡。 1993年9月随乡并入织里镇。 |
1912~1928年称河西村,属苕东镇。 1935~1949年属晟舍镇。 解放后属晟舍镇、大河乡。 1958年,村境成立河西、下水湾2个大队,属太湖公社属大河管理区。 “文革”初分别改名“兴无”、“新胜”,属晟舍公社。 1981年分别复名,1984年改村。 1993年9月,二村随晟舍乡并入织里镇。 2001年,二村合并称河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