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经注疏》,张家川镇所在的后川河谷古称长家川,张,长同音,故名。 [详细] |
据《秦安县志》记载,龙山,因断山,取名断山镇,清朝嘉庆五年,取名龙山镇,又说境内有陇山,陇和龙谐音,得名龙山。 [详细] |
恭门镇原称弓门,民国初年改“弓门”为恭门。据《清水县志》载,秦昭王曾命大将白起于此筑弓门寨以调集兵马镇压西羌。 [详细] |
原名马鹿坡,以产马鹿得名。 [详细] |
因乡政府驻地梁山村而得名。 [详细] |
辖区内西庄村从前叫卧马关,清朝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时途经西庄村,突然被陷入陷马坑,因此后人将西庄村称卧马关,为了传承文化将此地命名马关镇。 [详细] |
一.基本概况 刘堡乡位于张家川县北侧,距县城8公里,因境内有古刘家堡而得名,是一个以回族人口占主体的贫困农业乡。东与平安乡相邻、北与张棉乡交界、南与张川会镇接壤、西与木河乡毗邻。全乡总面积是72945亩,其中耕地33093亩,粮田面积27456亩;有草地4385亩,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来源;林地面积3255.8亩,退耕绿化面积2351.8亩,绿化覆盖率达到6.6%。 全乡设18个行政村,8……[详细] |
胡川原名胡家,后因地势平坦,改为胡川。 [详细] |
因境内有杨姓三个村落,按其人口、地盘排列为大杨、中杨和小杨,镇以大杨名之,后杨讹阳,故名大阳。 [详细] |
川王镇是一个纯回族乡,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与龙山相距8公里,北面与庄浪县接壤,总区域面积50.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属黄土梁峁沟壑土地。全乡共有16400人,16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2822户人,有耕地面积30293亩,其中粮田面积22310亩,大家畜3462头,退耕还林面积2954.8亩,种草1790亩,主要以畜牧业和皮毛贩运业为主。二OO五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56元……[详细] |
因绎官名叫张绵,后人将此称为张棉(棉是绵的同意)。名传至今。 [详细] |
木河是取木河沟的简称,因距龙山镇十华里,此地设有店铺,故称十里店子或木河店子。相传是一个姓周的状元为了纪念自己的生母称其为母河沟,几千年过云了,人们称其为木河,其实是母河的转音。 [详细] |
因五道山梁相连称连五山梁,又因乡政府驻此故得名。 [详细] |
因乡政府驻地平安村而得名。 [详细] |
因旧时境内有阎氏客店而得名阎家店。故名。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