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渝北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渝北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兴隆镇因寄望“生意兴隆”而得名。 [详细]
  木耳镇因场镇后两千米处的几大片石头形如鲜活的木耳而得名。 [详细]
  茨竹镇因境内多刺竹,奇茂壮观,在民间流传有多种美丽的传说,故以谐音而得名。 [详细]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乡民在路边坪上建衙房,称古路坪,古路镇由此得名。 [详细]
  石船镇因场侧曾有一独立巨石酷似船状而得名。 [详细]
  清朝建场时,有庆贺开场联曰:“场有一二人才,所为大也;团有五百炊烟,何其盛歆。”取对联中“大”与“盛”字为场名,大盛镇沿用场名。 [详细]
  洛碛镇因地处长江之滨,上下有两个沙石积成的大坝,称碛宝坝,故名乐碛,后因在水边,演变为洛碛。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由洛碛出去的状元冯时行洛碛镇因在万州被罢官削职,一气之下将原籍“乐碛”改为“落碛”,后演变为洛碛。清乾隆时,洛碛置镇,镇名沿袭至今。 [详细]
23、渝北区 [重庆市] 因地处重庆市北部得名。
   重庆市渝北区是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撤销原江北县建制基础上设立的新区。渝北区位于重庆市北部,长江北岸,嘉陵江下游东岸的三角地带,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有耕地62万亩,林地30万亩。人口83万、辖12街道、12镇,其中的5街道、1镇委托重庆市北部新区代管。渝北区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武术之乡”,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国……[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