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为一区黑孜苇乡。 1958年成立黑孜苇公社。 1968年改称为东方红公社。 1980年恢复黑孜苇公社原名。 1984年11月,建乌恰镇。 1985年8月23日乌恰县发生7.4级地震,原县城被毁。 1989年在其东北6千米博鲁什建新县城,仍名乌恰镇。 |
1958年设康苏镇。 1959年,与康苏钢铁厂合并成立康苏矿区。 1984年,撤销康苏矿区,恢复康苏镇。 |
原属疏附县托云乡。 1938年,划归乌恰县。 1950年为四区三乡。 1958年成立托云公社。 1962年析置巴音库鲁提公社。 1968年改名红旗公社,1981年恢复巴音库鲁提公社名称。 1984年4月建巴音库鲁提乡。 2020年12月撤乡设巴音库鲁提镇。 |
1913年设县佐于此,俗称老乌恰。 1930年,由疏附县析置乌鲁克恰提设治局,设治局仍驻乌鲁克恰提。 1950年为二区。 1958年,成立乌鲁克恰提公社。 1968年改名为东风公社。 1980年,恢复乌鲁克恰提公社原名。 1984年10月,建乌鲁克恰提乡。 |
原属疏附县。 1938年,划归乌恰县。 1950年属二区第五乡。 1958年成立吾合沙鲁公社。 1968年4月,改名卫东公社。 1980年恢复吾合沙鲁公社原名。 1984年建吾合沙鲁乡。 |
原属疏附县。 1938年划归乌恰县。 1950年,为乌恰县第三区五乡。 1958年,成立波斯坦铁列克公社。 1962年,析置膘尔托阔依公社。 1969年改名为劲松公社。 1980年恢复膘尔托阔依公社原名。 1984年建立膘尔托阔依乡。 |
1938年5月,由疏附县划入乌恰县,县城由乌鲁克恰提搬迁到黑孜苇。 1947年,乌恰县设两镇两乡,属克孜镇。 1950年属一区。 1958年成立黑孜苇公社。 1969年4月,改名为东方红公社。 1980年恢复黑孜苇公社原名。 1984年,建立黑孜苇乡。 |
原属疏附县。 1938年,划归乌恰县。 1950年,属四区。 1958年,改建托云公社,公社机关驻巴音库鲁提村。 1962年,驻地迁至盖克力克恰特。 1968年改名为忠东公社。 1980年恢复托云公社原名。 1984年10月,建托云乡。 |
曾属阿图什县管辖。 1938年划归乌恰县。 1950年属四区四乡。 1958年,为托云公社下辖的第四、第五大队。 1962年,析置铁列克公社。 1968年,改名为向阳公社,1980年,恢复铁列克公社原名。 1984年11月,建铁列克乡。 |
原属疏附县。 1938年,划归乌恰县。 1950年为第三区。 1958年,成立波斯坦铁列克公社。 1962年,分为波斯坦铁列克和膘尔托阔依两个公社。 1968年10月,波斯坦铁列克公社改名为永忠公社。 1980年恢复波斯坦铁列克公社原名。 1984年10月,建波斯坦铁列克乡。 2006年6月原种羊场因企业改制,克州人民政府将原种羊场周围的6个农业生产队和马家洪生产队及阿克塔什牧业队、居鲁巴什村、马热加尼库木作为生产队,一同并入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 |
原属疏附县。 1929年,划归乌鲁克恰提设治局,隶属第三区。 1947年,为乌恰镇第四保。 1950年属二区第四乡。 1958年属乌鲁克恰提公社第四大队。 1962年,析置吉根公社。 1968年改名为反修公社,1980年恢复吉根公社原名。 1984年,建吉根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