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威宁县盐仓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威宁县盐仓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清朝彝族土司府安氏府驻地盐仓坪子,故得名。
以该村管辖的花鱼洞、施家营,各取一字而得名。
贵州宣慰使霭翠之妻奢香开通九驿道途径当时的火烧铺(今么站),途径此地要住宿休息,当时根据距离的远近命名为么站(即第一驿站),故名。
古为川黔滇驿道塘铺,设屯堡,故名。
因古驿道有一段叫凳子坎,一共九十九个台阶原称为凳子坎,后新修一条大路,故而得名。
因建立生产大队时将杨家洼(凹)、大箐脚、白毛院子三个寨子合并,故名。
因该社区地势很高,可以环看四周,故得名。
因据查盐仓府家当时放马于此取名野马坝,后来因李家、王家、苏家、邓家、赵家在此共同居住非常和睦团结,故而得名。
因该地地势平坦面积较大,并且在当时在此块土地的中心区域有一颗直径需要两三人才能保住的柳树,故而得名。
因在早年当地村民希望全村人都一直愉快高兴,又因娱乐村和满乐村合并为娱满村故改名为娱满村,故而得名。
因在早年邓氏一族安营扎寨于此地,故而得名。
因该地是松林头、大海子、周家坡、大海多块、小海多块组成,居民迁入后便得此名,故而得名。
以前这里有一片很大的梨树,建村就以此为名“梨平”,后改为黎坪。
可界,彝语地名。意为“鱼米之乡”。
因从奢香古驿道穿过此地,路过原为赶马人休息驿站,因每三里为一堡该地刚好为二堡,故而得名。
因该村村民希望兴旺发达,故而取名为兴发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