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唐书·列传·邱行君》“唐武德浑,秦王(李世民)与王世充大战于洛阳邙山,因战马中箭而陷入绝境。行恭冲入敌阵,下马拔下秦王马身上的箭,扶秦王上自己的马,只身举剑断后,杀出重围。李世民继位后,于贞观年间诏命携刻“行恭拔箭救主”石雕,立于乾陵前。邱行恭救主的地方因名保驾庄,建国后省称保庄。 |
据清《洛阳县志》记载:望景门(今汉魏洛阳故城东)外御道北、有孝敬里,有平等寺、北齐武平年间竖碑四通,后寺北渐有村民迁此定居,故称。 |
因在有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座石拱桥,始建于晋代,因建于七里涧上,遂名七里涧桥,也称旅人桥。因年深日久,都成迁徙,水源干涸,桥已荡然无存,但大石桥的地名被流传开来,一直沿用,今简称为石桥村。 |
今石桥村北二里许有一高埠,使为三国时古堡,后石桥人在此筑寨,以避兵匪。据《赵氏家谱》载,清康熙三十三(1694)年,始祖由孟津迁此,住在今寨后村村北的半坡上。后来村子向南发展,因村子位于石桥寨北,故称“石桥寨后”,亦由此得名。 |
清光绪十三年(1887),邢氏祖先由孟津迁此,依山沟两侧而居。村名遂以邢沟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