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门古寺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门古寺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民国20年(1931年)贺龙、邓中夏、柳直荀率红三军转战房县。

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房县工农政权,设门古区石岭乡苏维埃政府,辖石龙沟村(主席朱其可)。

民国21年(1932年)旧政权复辟,国民政府设四区万佛乡辖。

民国24年(1935年)属门古寺联保,隶属中坝区辖(后设为范家垭区辖)。

1952年建立新政权,设十二区石岭乡辖(1956年更名门古区叶家河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成立石龙农业生产大队,隶属于门古人民公社仙家坪管理区(1961年改称门古区仙家坪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将仙家坪、大坪、狮子岩、门古四个公社合并为门古公社。

石龙大队更名为石龙沟大队,隶属门古公社。

1984年设区建乡,改革人民公社化管理体制,恢复区、乡、村基层政权组织。

石龙沟大队撤销,成立石龙沟村村民委员会,隶属门古区仙家坪乡。

1987年撤区并乡,隶属门古寺镇至今。

晚清时期,在此地设泉水湾团狮子岩联保,仙家坪保辖。

民国22年设四区上谷乡,隶属上谷乡辖,民国23年改乡为联保,隶属叶家河联保。

民国25年废联保为乡,隶属仙家坪乡。

1952年建立新政权,设十二区仙河乡辖(1956年更名门古区先锋乡),隶属先锋乡辖。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成立胜利农业生产大队,隶属于门古人民公社仙家坪管理区(1961年改称门古区仙家坪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将仙家坪、大坪、狮子岩、门古四个公社合并为门古公社。

胜利大队更名为碑口大队,隶属门古公社。

1984年设区建乡,改革人民公社化管理体制,恢复区、乡、村基层政权组织。

碑口大队撤销,成立碑口村村民委员会,隶属门古区仙家坪乡。

1987年撤区并乡,隶属门古寺镇至今。

1958年成立为和平大队,归上龛公社管理区大坪公社所辖;1975年撤区并社属门古区革命委员会大坪公社管辖,改为黄柏沟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大队撤销改为黄柏沟村民委员会,属门古区人民政府大坪乡所辖;1987年归门古乡政府大坪管理区管辖,仍然为黄柏沟村民委员会;直至1991年成立国营杨叉山林场,1992年扩场成为杨岔山林场行政村之一;1998年随着房县国营杨叉山林场升级为国有房县杨岔山林场,村名仍然为黄柏沟村民委员会。

1958年人民公社属于上龛区大坪公社管辖,名为光明大队,油坊沟为五星大队;1975年划为门古公社大坪片点管辖;1984年设区建乡,光明大队改为杨叉山村,五星大队改为油坊沟村,属于门古区大坪乡人民政府管辖;1987年杨岔山村和油坊沟村属门古乡大坪管理区管辖;1991年成立国营杨叉山林场,1992年建房县国营杨叉山林场分属为杨叉山村、油坊沟村;1998年随着房县国营杨叉山林场升级为国有房县杨岔山林场,杨叉山村更名为杨岔山村,油坊沟村仍然为油坊沟村;2005年将杨岔山村和油坊沟村合并为杨岔山村归杨岔山林场管辖。

2005年前,为三个村:小坝池村、大坝池村和瓦屋村,2005年将三个村合为现在的土城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