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胡村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航川乡。 解放初为西华乡第十一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周村乡。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后,组建罗源村村民委员会,属石屏乡人民政府领导,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寿昌乡;明万历六年属寿昌乡;清雍正六年属曲斗庄,光绪八年属五都一图;民国三十年属曲斗乡。 解放初属曲斗乡,1950年10月为曲斗桥乡彭家村,1956年5月为大店口乡彭家初级社。 1958年9月为航头公社彭家生产队,1961年7月为大店口公社彭家大队。 1983年12月为大店口乡彭家村,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赤源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石屏乡。 解放初为石屏乡第六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为石屏乡田畈村(后以区划调整之因简称为田畈,1981年再改回为“田畈村”)。 1983年政社分设后,组建田畈村村村民委员会,属石屏乡人民政府领导,2005年4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胡村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航川乡。 解放初为石屏乡第七、第八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东村乡。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时,分别组建东村、下湖、方家3个村的村民委员会,属航头镇人民政府领导,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三村合并,仍称东村村,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开展基层自治管理与服务。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寿昌乡;明万历六年属寿昌乡;清雍正六年属大山庄,光绪八年属十一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航川乡。 解放初为航川乡第一、第二村,1950年10月为航头溪乡庙口张、堨头村;1956年5月为航头乡庙口张、堨头初级社。 1958年9月为航头公社庙口张、堨头生产队,1961年7月为溪沿公社庙口张、堨头大队。 1983年12月为航头乡庙口张、堨头村,两村自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庙口张、堨头两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一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大山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航川乡。 解放初为航川乡第一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航头溪乡。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时,组建黄木岗、八亩丘两个村的村民委员会,属航头乡人民政府领导,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两村合并,仍称黄木岗村,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开展基层自治管理与活动。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一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航头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航川乡。 解放初为航川乡第三、第四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航头溪乡。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溪沿、大山畈、立新3个村的村民委员会,属航头乡人民政府领导,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三村合并,仍称溪沿,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开展基层自治管理和服务。 |
村名为历史地名恢复使用。 宋政和二年(1112),村名以翁范荣登进士而扬名。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寿昌乡;明万历六年属寿昌乡;清雍正六年属吴潭庄,光绪八年属十一都一图;民国三十年属航川乡。 解放初为航川乡第七、第八村,1950年10月为航头乡吴潭、北八、南八村;1956年5月为航头乡吴潭、南八、北八初级社。 1958年9月为航头公社吴潭、南八、北八生产队;1961年7月为航头公社吴潭、南八大队、溪沿公社北八大队。 1983年12为航头乡吴潭、南八、北八村,3个村自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吴潭、南八、北八3个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五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航头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航川乡。 解放初为航川乡第十、第十一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全成乡。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乌龙、吊钩岭两个村村民委员会,属航头乡人民政府领导,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2007年7月两村合并仍称乌龙村,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开展基层治理。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寿昌乡;明万历六年属寿昌乡;清雍正六年属曲斗庄,光绪八年属五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曲斗乡。 解放初属航川乡、曲斗乡,1950年10月为全成乡千家、曲斗桥乡彭家;1956年5月为航头乡千家、大店口乡小塘源初级社。 1958年9月为航头公社乌龙、小塘源生产队,1961年7月为航头公社千家、大店口公社小塘源大队。 1983年12月为航头乡千家、大店口乡小塘源村,两村自1992年5月属航头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千家、小塘源两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五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曲斗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曲斗乡。 解放初属曲斗乡,1950年划建小乡后,分属大店口乡(大店口)、曲斗桥乡(曲斗、武口)。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大店口、曲斗、武口3个村的村民委员会,属大店口乡人民政府领导;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三村合并,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属寿昌乡;明万历六年属寿昌乡;清雍正六年属曲斗庄,光绪八年属仁四都二图;民国三十年属曲斗乡。 解放初属曲斗乡,1950年10月为大店口乡宙坞源、珏塘乡石木岭村;1956年5月为大店口乡石木岭、宙坞源初级社。 1958年9月为航头公社石木岭、宙坞源生产队,1961年7月为大店口公社石木岭、宙坞源、水碓底大队。 1983年12月为大店口乡石木岭、宙坞源村,两村自1992年5月起属航头镇,2007年7月合并。 由原石木岭、宙坞源两村合并而成。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赤源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石屏乡。 解放初属石屏乡第一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石屏乡。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石屏庄、赤源两个村村民委员会,属石屏乡人民政府领导,2005年4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两村合并,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商家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石屏乡。 解放初为石屏乡第一、第二、第三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分属石屏乡、南山乡。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商家、下官山、寺墈头、毛家等4个村的村民委员会,属石屏乡人民政府领导,2005年4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2007年7月四村合并,取名灵栖村,组建村民委员会开展基层自治管理和服务。 |
现村域在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属寿昌乡;宋末推行都图制后属十都;清雍正六年(1728)属南屏庄;民国三十年(1941)属石屏乡。 解放初为石屏乡第四村,1950年划建小乡后属南山乡(南山、郑家)。 1983年12月政社分设后,分别组建南山、兴屏(1981年由郑家更名而来)两个村村民委员会,属石屏乡人民政府领导,2005年4月起属航头镇政府领导,2007年7月两村合并,组建新的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