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桂平市各乡镇地名由来[2]

桂平市各乡镇地名由来[2]

  元至顺年间,蒙姓人先在此开店后发展成圩,故名蒙圩。以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蒙圩圩得名。 [详细]
  西山镇以境内西山(风景区)得名。 [详细]
  明代建圩,原有一株大楠木,树荫蔽日,初在树荫下摆卖熟食小摊,后逐步发展成小圩场,圩址位于南湿江东畔,故名南湿圩,1966年,为书写方便,把“湿”改为“木”,称南木圩。以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南木圩得名。 [详细]
  明末清初建永和圩,因处大湟江口,又名大湟圩。旧圩在大湟江西岸,清乾隆年间迁至东岸,因是大湟江汇入用江出口处,故称大湟江口,简称江口,圩即为江口圩。以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江口圩得名。 [详细]
  金田镇以境内金田村土肥水足,田贵如金,并为纪念太平天国起义,因此而得名。 [详细]
  紫荆镇地处山区,热带植物繁生,紫荆树多,素有“荆山紫水”之称,故镇以“紫荆”命名。 [详细]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圩,相传一商人在此宰马剥皮,加工皮革,后逐渐成圩而名马皮圩。以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马皮圩得名。 [详细]
  明代前建寻旺圩于专福岭西,初名巷口圩,清乾隆年间迁至寻放岭,取名覃放,后易名覃得。民国十四年(1925年),取兴旺发达之意名寻旺,有“卖者放,寻者得,赚者旺”之传说。以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寻旺圩得名。 [详细]
  元末建村,后逐渐发展成圩,以管子“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义而名罗播圩。以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罗播圩得名。 [详细]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侯、陆两姓人建村,以“福禄敦厚”之意命名。1958年,始成小圩场,并将“禄”简写为“六”,称厚六圩,1984年,改称为厚禄圩。以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厚禄圩得名。 [详细]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练姓人建村,后逐渐发展成圩,自清末民初以来,便成为群众聚集贸易的小圩场。以地处田垌中心而名。以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垌心圩得名。 [详细]
  因县内盛产肉桂树,因此得名“桂”。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析郁林郡置桂平郡及桂平县,县治同设在桂平县今桂平西山大窝坪,“桂平”之称,始于此时。 [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