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东迁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东迁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清属乌程县十六区162庄、165庄。

1956年,现村境成立富强、新楼、繁荣3个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后,为北里公社3个大队,分别沿用高级社名。

1984年分别改村。

富强村辖西庄湾,姚家兜、南陈廊3个自然村(8个生产队),驻西庄湾;新楼村辖斜河、北斜河、楼下、匠人湾4个自然村(7个生产队),驻南斜河;繁荣村辖驻越滩,善庄、江家兜、塘官村4个自然村(11个生产队),驻“驻越滩”。

1986年,三村随乡并入南浔镇。

2002年合并为现村,延续至今。

随着南浔城市化的发展,后浔北村由与古溇港村合并成立新的浔北村。

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南浔镇管辖范围,增设东迁街道,属东迁街道。

原1946年称联北大队,1964年改为红心大队,1976年改为李家河村。

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南浔镇管辖范围,增设东迁街道,属东迁街道。

在2002年4月8日由原方家港村和丁家港村两村合并为丁家港村。

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南浔镇管辖范围,增设东迁街道,属东迁街道。

堰四村地名从1949年以前就有该地名,1956年成立高级社,1961年建北里公社堰四大队,“文革”初改名“新生”,1981年复名。

1984年改村属北里乡,2001年始建新农村,村坊土地被征用。

至2004年,全村土地征用完,2007年,箬帽兜、北堰三、堰四分别建成小区。

堰四村成为南浔镇“城中村”。

朱坞村地名从1949年以前就有该地名,原管辖范围有九个自然村,朱坞村在1957年成立高级社,1966年文革时代为破四旧立四新,朱坞村更改为新华大队,在1982年重新更名为朱坞村,下属12个村民小组直至今。

辽西村地名从1949年以前就有该地名,辽西村在1957年成立高级社,在1966年文革时代为破四旧立四新,辽西村更改为建国大队,在1982年重新更名为辽西村。

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南浔镇管辖范围,增设东迁街道,属东迁街道。

联谊村在1957年成立高级社,1966年文革时期改为联谊大队,1982年撤队改村为南浔镇联谊村,在2002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来的联谊村,新塘村二个村合并后为“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联谊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69年村级区域调整过程中,由原西阳丁泾合并而成又于2002年村级区域调整过程中由原西阳里塔合并而成。

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南浔镇管辖范围,增设东迁街道,属东迁街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隶属苕南乡。

1954年8月成立坞仁、潘家兜、树港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4月成立坞仁、潘家兜、树港新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9年5月成立坞仁生产队和树港生产队,1969年村级区域调整过程中,由原坞仁树港潘家兜合并,又于1971年调整为坞仁、树港两村,2002年村级区域调整过程中再由原坞仁树港合并而成。

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双林镇管辖范围,增设东迁街道,属东迁街道。

在1969年村级区域调整过程中,由原三田洋村、谢村两村合并而成“新华村”,1985年地名志普查时改为三田洋村。

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双林镇管辖范围,增设东迁街道,属东迁街道。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