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大通县桥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大通县桥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1949年解放后属大通县五区桥头乡向阳堡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属桥头镇;1958年公社化时,称桥头公社向阳堡大队;1984年体改时,称桥头镇向阳堡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解放后属大通县五区桥头乡红河限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属桥头镇;1958年公社化时,称桥头公社红河限大队;1984年体改时,称桥头镇红河限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55年前属大通县元朔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1960年归大通县元朔公社毛家寨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后,设元朔乡毛家寨村村民委员会。

2002年撤乡并镇划入桥头镇人民政府,沿用至今。

1949年建政时,为大通六区元朔乡老营庄行政村;1956年划归西宁市;1960年划归大通县元朔公社老营庄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设元朔乡老营庄村民委员会。

2002年撤乡并镇划入桥头镇人民政府。

1955年前属大通县元朔乡,1956年8月划归西宁市;1960年由西宁市划归大通县元朔公社,称大湾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称大湾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撤乡并镇时划归桥头镇人民政府;2012年整村搬迁到双新(申)公路旁新址,沿用至今。

1955年前属大通县六区元朔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1960年由西宁划归大通县,为元朔公社水泉湾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称元朔乡水泉湾村民委员会。

2002年撤乡并镇划入桥头镇人民政府,2012年整村搬迁到双新(申)公路旁新址。

1955年前属大通县六区元朔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1960年由西宁划归大通县,为元朔公社毛家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后,称元朔乡毛家沟村民委员会。

2002年撤乡并镇划归桥头镇人民政府。

1955年前属大通六区元朔乡贺家寨行政村;1956年划归西宁市;1960年由西宁划归大通县,为元朔公社贺家寨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后称元朔乡贺家寨村村民委员会。

2002年撤乡并镇划归桥头镇人民政府。

1949年建政时为大通六区新城乡古城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划归西宁市;1962年调整核算单位时,划归大通县新城人民公社,称为新城公社古城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为新城乡,称为新城乡古城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时,并入桥头镇,称为桥头镇古城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解放后,为大通六区新城乡后庄村行政村;1956年划入西宁;1960年调整核算单位时划归大通县,为新城公社后庄大队;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后,为新城乡后庄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划入桥头镇人民政府。

1949年建政时,为大通六区平乐乡后子沟行政村;1955年2月互助县清水、浑水乡划归大通后与平乐乡合并,称清平乡后子沟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划归景阳公社;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划归新城公社为后子沟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后,为新城乡后子沟村民委员会;2002年撤乡并镇划归桥头镇人民政府。

1949年解放后为大通六区新城乡南关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划归西宁市;1962年调整核算单位时,划归大通县新城人民公社,称为南关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为新城乡南关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时,并入桥头镇,称为桥头镇南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解放后为大通六区新城乡上关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划归西宁市;1962年调整核算单位时,划归大通新城人民公社,称为新城公社上关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称为新城乡上关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时,并入桥头镇,称为桥头镇上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解放后为大通六区新城乡上庙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划归西宁市;1962年调整核算单位时,划归大通新城人民公社,称为新城公社上庙沟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为新城乡,称为新城乡上庙沟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时,并入桥头镇,称为桥头镇上庙沟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49年建制时为大通六区新城乡下庙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划归西宁市;1962年调整核算单位时,划归大通新城人民公社,称为新城公社下庙沟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为新城乡,称为新城乡下庙沟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时,并入桥头镇,称为桥头镇下庙沟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