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茶陵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2]

茶陵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2]

桃坑乡位于茶陵县境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 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是茶陵县版图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距县城55公里,与炎陵县的沔渡镇以及井冈山市睦村乡、东上乡接壤,是茶陵通往炎陵、江西的重要门户。全乡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82万人。

桃坑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美丽的东阳湖,还有百米龙潭瀑布、百亩高山草甸、百里湘赣古道、百里沔水第一湾、千年独栗仙以及八角寨和苟子潭抗战遗址等。桃坑乡大部分村民这里的客家火龙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粗犷率真;客家饮食,口感绵长;

桃坑客家文化特色鲜明。桃坑居民以客家人为主,为明清时迁居的粤、闽客家后裔,90%以上乡民-家语言,客家文化浓厚,客家风情独居特色。客家建筑,泥墙青瓦,冬暖夏凉,部分村先今还保存完好的土坯房群落。客家美食颇具风味,其中腊肉、火培鱼、盐辣椒、嚼头、干笋等客家美食享誉周边县市。客家火龙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山歌音域宽,节奏变化多,朴实粗犷。

桃坑森林资源丰富。桃坑乡是茶陵的“林海”,是“省级生态乡”,是“市绿色城镇”,有山林面积35万亩,森林覆盖率接近90%。桃坑乡生态保护完好,原始森林较多,尤其近几年实施“封山育林”后,处处山清水秀,成为天然的氧吧。走进桃坑,空气新鲜、身心俱爽。

桃坑移步即景。桃坑境内的东阳湖是井冈山下的第一水库,被誉为“百里东阳,百里画廊”,山水相依、湖岛交错、风光旖旎,移步即景。境内还有“百米龙潭瀑布”“百亩高山草甸”“百年深山老茶”“百里湘赣古道”“沔水第一湾”“千年独栗仙”“八角寨”和“苟子潭”抗战遗址等八大景点。

桃坑人杰地灵。桃坑客家人勤劳朴实、重教崇文,人才辈出,有开国将军陈外欧,抗日名将张整维、林冠衡,政界人士邝邹飞、蔡典维,商界精英范乔平等名望之士。

桃坑因东阳湖而声名远扬,因比邻炎陵、井冈山等景区,旅游区位优势凸显;桃坑境内有环库的桃邺公路,村道四通八达,从泉南高速浣溪互通口10余分钟可进入桃坑境内,交通网络健全发达;历届桃坑乡党委、政府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并确立“生态立乡、旅游兴乡”战略一如既往地实施。这些年,桃坑旅游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观光的游客人数逐年激增。

汉背办事处位于茶陵县东北部,地处湘赣边境,距县城50千米。面积4.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000余人。辖枫树坪、市场街2个社区。央企湖南有色湘东钨业有限公司在辖区内。古汉公路与省道S320相连。矿产资源有钽、铌、钨、铜、锡、铁等。

【沿革】原湘东钨矿2000年因资源枯竭被列入国家破产项目,于2002年6月由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关闭破产,2003年3月破产终结。根据中办发[2000]11号文件精神,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于2002年11月以原湘东钨矿部分矿领导和中层骨干14人为成员组成留守处,负责管理原湘东钨矿离退休职工和处理矿山破产后的有关遗留问题。破产终结后,湘东钨矿留守处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2003年6月设立了茶陵县汉背办事处,成立了0茶陵县汉背办事处委员会,与乡镇同等职责,负责管理汉背地区(原湘东钨矿)所有的党务及行政工作,人员主要由原留守处14人组成,并继续履行原留守处的职责(摘自株洲市政府网站名乡古镇栏目)。2005年底,总人口40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69人;市场街3200人、枫树坪2300人。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