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关部署,按照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时序,经村申报、乡镇审核、区县推荐,同意万州区甘宁镇楠桥村等107个村(社区)为2023年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村,现予公布。 |
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黄庄,故名。(黄庄:原有黄姓房屋在此,故名)。1949年前属永兴乡十九保。1949年后增设旸岩乡后为旸岩乡所辖19村。1958年改为黄庄管理区。1962年改为黄庄大队。1984年改为黄庄村,隶属旸岩乡。1993年12月撤销旸岩乡并入永兴镇,随属。2010年撤销桥沟村与塘堰村,所属行政区并入黄庄村。黄庄村……。 |
原来一位大地主修的住房,全部用的大木头做柱头,叫大柱院子,大柱村也由此而来。该村原为金子乡七保,1950年为七村,1955年为大柱初级社,1958年为七管理区,1962年为七大队,1981年为大柱大队,1983年命名大柱村,2002年与老庙村1-8社合并并改名大柱村,沿用至今。大柱村……。 |
传说此处曾出现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七星村由此而来。七星村于解放前为渭沱镇三保,1952年为三村,1955年为双龙公组,1962年改为第三大队,1976年改为七星村,该名沿用至今。七星村……。 |
民国时期该村境内设有新学堂而得名。该村解放前是岳池县啸马乡的五保,1950年改为五村,1953年划归合川,1955年组建为幸福初级社。1956年并入肖家乡十四村。1958年刚建高级社不久,便转为人民公社为十四营十四管理区。1962年改为新学大队。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新学生产大队,设立新学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村规模调整时,将当阳村和平桥村5组并入新学村。2008年将滑石村和平桥村部……。 |
根据永府函〔2004〕50号文原板桥镇通明、石板村17个村民小组全部合并为通明村,同年设立通明村村民委员会,其名沿用至今。通明村……。 |
茶山竹海街道是我区的旅游特色街道,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茶山竹海景区。而茶竹村则位处茶山竹海景区核心区,辖区内5000亩连片茶园成团成簇,2万亩浩瀚竹海幽深迷离,茶竹共生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加上境内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值达每立方米28400个,故有“天然氧吧”之称。同时,茶竹村人文景观众多,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武侠影片《十面埋伏》国内唯一外景拍摄基地、“永川秀芽”茶叶科技观光示范基地、古寨遗址天堡寨、……。 |
因境内有男、女石笋山得名。2004年6月村级建制调整,由原东风村、鱼箭滩、长旗3个村合并而成;2007年12月被重庆市司法局评为“重庆市民主法制示范村”;2010年12被重庆市司法局评为“重庆市百千万普法示范村”,2011年3月被重庆市民政局评为“重庆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2011年4月被重庆市委组织部评为“基层党建示范点”,2012年3月被重庆市爱卫办评为“重庆市生态卫生村”,2011年……。 |
解放前原名十村,1953年因境内小地名“金银寺”龙井湾各取首字改名金龙村,2001年并复兴村2社入金龙村,设立金龙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前原名十村,1953年改名金龙村,1958年改为大队,历经变更又改为村。2001年并复兴村2社入金龙村,设立金龙村村民委员会。金龙村……。 |
取境内小地名长坪“平安长久”之美好寓意,故名。1958年原名四方大队,1980年更名为长坪大队,1992年改为长坪村,并设立长坪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长坪村……。 |
地处鸣玉中心位置,2002年得名中心居委,并设立中心社区居民委员会。2002年村组建制调整,将南泥垭村、文化居委、明月村部分村组合并,新建中心居委,并设立中心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中心社区……。 |
振兴村,解放时属綦江县隆盛乡第九保。1951年4月,改保为村,改甲为邻,第九保改为振兴村(以振兴寺得名)。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改村为生产大队。1980年实行政社分开,振兴大队复称振兴村。1984年4月,振兴村管理委员会改为振兴村民委员会。2001年8月13日,撤销集合村,并入振兴村。全村辖碾田坝、张海湾、大院子、中坝、学堂、大竹湾、黄家嘴7个村民组,现有总人口数3108人,农户830户;……。 |
因老瀛山石岩呈红色,为丹霞石,故名红岩。1949年为三角乡第六保。1951年建政为红岩村。1958年为红岩大队。1984年改称红岩村,隶属三角乡。1993年撤三角乡,村隶三角镇,沿用至今。2001年瓦屋村并入红岩村,隶三角镇,沿用至今。红岩村……。 |
石泉村位于石壕镇场镇所在地,全村幅员面积8.9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1208个专业户。辖区户籍人口4362人,常住人口3479人。现有建卡贫困户15户,低保户42户(其中农村低保13户,城镇低保29户)。石泉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4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117名。办公阵地简介石泉村办公室位于石泉村1、2社之间,紧邻石壕场镇,红军大道的终端。建于2001年,总建筑面积120m2。村级便民服务中……。 |
取“旭日东升光照大地”之意,故名“旭光”。原为白家坝;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旭光村;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旭光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旭光生产大队,设立旭光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旭光村村委会;2003年太和村5、6组和白菊村1、2、6组并入旭光村。旭光村……。 |
因境内天宫庙、双河口而取名“天河”。天宫庙:清代建的古庙,供奉天官神像,故名;双河口:两条河交汇口。1953年取名天河村;1961年更为天河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天河生产大队,设立天河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天河村和石河村合并后仍为天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天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