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关部署,按照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时序,经村申报、乡镇审核、区县推荐,同意万州区甘宁镇楠桥村等107个村(社区)为2023年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村,现予公布。 |
因其境内有一自然形成的大石,故名。1949年前为12保23段,1953年改为幸福文路合作社,1962年改为幸福大队,1988年更名为大石村,设立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此名。大石村……。 |
建村时,因其境内栽植柏树的历史悠久,柏树茂密成林,田坎、土边、山坡到处可见高大树干的柏树而得名柏林村。1958年,与沿滩村、红星村等合并为柏林大队。1962年,划出为柏林大队。1966年,更为朝阳大队。1973年1月1日,恢复柏林大队。1984年,更名为柏林村。2003年,原柏林村与沿滩村合并,名柏林村。柏林村……。 |
静观镇王朴村于2021年1月被纳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特别是今年3月份北碚区委确定全区为“提升执行力”主题年以来,为积极响应区委号召,静观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结合镇域重点工作,以全力推进王朴红色公园建设项目为着力点,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建强红色堡垒,进一步弘扬、传承王朴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红岩精神,推动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为目标,特向北碚区政府提出拟将静观镇双塘村更名为王朴村的请示,并……。 |
曾名甘家曹,因此处有一坐山形似卧虎的头,为虎头山,故而得名。1949年前为巴县歇马乡31堡。1950年建虎头村。1958年转歇马公社为虎头管区。1962年调为虎头大队。1966年合改名灯塔大队。1972年复为虎头大队。1984年更名为虎头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虎头村……。 |
因境内坡面宽阔得名大面坡,村沿用其名。2003年10月大面村与尖峰村合并成大面坡村。2014年更名为大面坡社区村民委员会。2019年更名为大面坡村村民委员会。大面坡村……。 |
因山嘴植被茂密,地形似龙,得名青龙嘴。村沿用其名。1950年为龙安乡太和村。1958年为中坪公社太和大队。1981年更名为青龙大队。1983年更名为青龙村。1998年由统景镇划归大盛镇管辖。2004年新生村并入青龙村。2009年更名为青龙社区村民委员会。2019年更名为青龙村村民委员会。青龙村……。 |
取“坚如金刚”之意得名。1950年属石鞋乡第二村。1958年为金刚管区。1962年为金刚大队。1983年更名为金刚村。2003年原天福村、高家村并入金刚村。2009年更名为金刚社区村民委员会。2019年10月更名为金刚村村民委员会。金刚村……。 |
取“人定胜天”之意,故名。1952年设胜天村,1958年为胜天大队,1982年复名胜天村,后在此设胜天村民委员会。胜天村……。 |
此地有一垭口,垭口为道路交会处,得名。1952年设为合路村;1958年设为合路大队;1982年复名为合路村。1996年合并原胡坪村;2004年原花石镇桥村西店并入合路村,名字沿用至今。合路村……。 |
相传宋朝时期,此地建有文武二庙,武庙内有鱼池,得名鱼池村。1952年土地改革后称鱼池村,1958年公社化时名光华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鱼池大队,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复名鱼池村,2002年12月10日,根据鱼府〔2002〕115号文件请示,2002年12月25日,根据石柱府发〔2002〕202号文件批复,将原桅杆村、清水村的存水组撤销合并到鱼池村,沿用至今。鱼池村……。 |
清朝初期,长寿,涪陵两县在此各建一场,仅一阳沟相隔,取“以邻为友,各自为政为封”之意,取名邻封场,1951年涪陵县将邻封划归长寿县邻封场,因村委会驻地邻封场,故得名邻封村。1949年为邻封乡1保,1950年为邻封乡1村,1958年为龙溪(区)人民公社1管区1连,1961年为邻封公社邻封大队,1984年为邻封乡邻封村,1993年为邻封镇邻封村,2004年5月,邻封村由田普村、邻封村、龙高村合并而成,……。 |
由境内保合寨(寓合作建寨保安全之意)更名。2004年因区划调整,由原来的保合村(寓合作建寨保安全之意)和祝家村(因祝姓居民在此建房居住)合并,以保持心志和顺得名保合村。1951年名4村。1961年建立公社名灵山大队。1981年10月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保合大队。1984年3月在政体改革中,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保合村。2004年因区划调整得名,沿用至今。保合村……。 |
1961年建立公社时,取人民公社“大家致富”之意,得名大同大队,后来为大同村。1961年建立公社时,取人民公社“大家致富”之意,得名大同大队,大同之名沿用至今。1949年为华中乡4保,1950年改称华中乡4村,1958年为云集(区)人民公社5管区2连,1961年为华中人民公社大同大队,1984年为华中乡大同村。2004年为云集镇大同村。得名后沿用至今。大同村……。 |
1949年前因辖区内有郎姓人士在此开设店铺,故名。1949年前属吴滩乡十保,1949年后为吴滩乡10村,1953年取名郎家村,1958年改为郎家管理区,1962年改为郎家大队,1984年改为郎家村,隶属于梯子乡。1994撤乡建镇,撤销梯子乡,新建吴滩镇,郎家村隶属于吴滩镇,2001年将花堰村、前丰村与插旗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郎家村。郎家村……。 |
2001年建制调整,太保村与中坪村合并,取两村村名各一字为“保坪”,故名。1958年改为鹤山坪人民公社太保大队。1961年更名为麻柳人民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麻柳乡太保村。2001年5月麻柳乡并入先锋镇,将中坪村和太保村两村合并组建保坪村,隶属先锋镇。保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