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2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13]

2022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13]

  2023年4月,根据《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乡村治理专项组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乡村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粤委农办〔2022〕44号)和省委农办等九部门《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粤委农办〔2022〕39号)部署,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复核监测,将2022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单位名单及历年示范村镇动态监测结果予以公示。
  因该辖区的塘背村,有座山形似一条龙,顺秋香江而下,势不可挡,古时因地形起名“川龙”,解放后改称新龙,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属九和公社,称新龙大队;1961年,属瓦溪公社,1963年属新龙大队,1983年,撤社设区,改为新龙乡,1987年改为新龙村委会,1989年新龙乡改为新龙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改为新龙村委会,沿用至今。新龙村……。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姓甘的人家,担着母鸡、狗仔迁居,当路过此地时,篮索突然断了,便定居于此,并取名“篮断”,后取谐音“南村”,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称南美大队,1983年撤社设区,改称南美乡,1987年改设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南村村委会,沿用至今。南村村……。
  1958年属蓝塘公社佛岭大队,1961年属凤安公社佛岭大队,1983年大队改为乡;1987年改为佛岭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撤区设村,设立佛岭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佛岭村……。
  原称“埔尾”,早年黄姓来到此地黄峰嶂黄屋圩定居,然后郊姓“七世祖”荣昌公从五华前来定居,生下二子“良友、鼎常”后分为良友村、鼎常村、为保佑后代平安,在本村建有一座“北帝庙”至今有三百多年,故名。1958年属黄塘公社庙前大队;1961年-1982年亦为庙前大队,1983年大队改为乡,1987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撤区设村,设立庙前村委会;沿用至今。庙前村……。
  此地山坑导出长满茜草,故名。1958年属蓝塘公社坣雅大队;1961年-1962年属石城公社茜坑大队,1963年撤销石城公社,并回蓝塘公社坣雅大队,1975年恢复茜坑大队;1983年,茜坑大队改为茜坑乡;1987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乡改为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茜坑村委会,沿用至今。茜坑村……。
  明朝宣统年间,由忠信司前吴氏的分支迁至忠信河两边落居,称“新屋下”又称“新屋夏”(意思是新家),后改为“新下”。“新下”原属合水乡,1958年为新下大队,1983年为新下乡,1988年为新下管理区,1999年为新下村民委员会至今。新下村……。
  早年罗姓氏从江西来到现兴围,元杵,老围一带定居,刘姓氏从兴宁市来到刘屋,楼下定居,王姓氏从连平来到围下,丹竹,中心,下各,船形一带定居,多方聚集,故取名大华。1978年成立大华大队革命委员会,1983年6月改制成立大华乡人民政府,1986年改为大华村民委员会,1992年改为大华管理区,1998年11月改为大华村民委员会。大华村……。
  徐村原名池村,最早落居此地的是徐姓人家,以姓氏取地名徐村。后因人丁不兴迁走,吴姓人随之迁入,香火旺盛,沿用了徐姓为村民叫“徐村”。徐村原属二联,1958年公社化从二联分出徐村大队,1983年为徐村乡,1988年为徐村管理区,1999年为徐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徐村村……。
  三坑原名为双溪水,因连平河与崧岭河在此交汇而得名,因此处有一高山叫老人寨,山下有三条水坑、长坑、刺麻坑、佬人坑,故取名为三坑。1955年成立三坑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三坑生产大队,1967年改称三坑革命委员会,1987年改称三坑管理区,1999年撤区改为三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三坑村……。
  因早年间周姓、赖姓先人定居在复杂的三个地方之间,有(上洞、下洞、田来塘)三个地方都不大,故名为小洞。建国初期连平县乡镇缩编,小洞行政村编入蓝州乡,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小洞从蓝州乡割出,称小洞生产队,1987年4月成立管理区,1999年5月撤销管理区。设立小洞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小洞村……。
  因下洞位于上坪最南部,原与石陂、新陂三地合为下坪村,在1975年分为三个大队新陂大队、石陂大队、下洞大队,故名。1975年下洞大队、1985年下洞乡、1995年下洞管理区、1998年下洞村至今。下洞村……。
  因与新丰县大席相邻,原名”小席“,建国后50年代,村里老人觉得小席名字太庸俗,便召集村中有威信的老人们商议改名,经讨论,最终取名为“永吉”,寓意永远吉祥如意,故名“永吉”。1976年至1983年为永吉大队,1983年至1987年为永吉乡;1987年到1999年为永吉管理区。1999年命名为永吉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永吉村……。
  早年钟姓、黄姓、刘姓、谢姓先民来到百高村一带定居,有百户人家,称百家坳,后经历史变迁,定名百高村。1958年编入软坑,成立软坑大队;1976年划归百高管理区,成立百高管理区;1986年撤销百高管理区,1999年改为百高村民委员会至今。百高村……。
  大东原与大富合为大富大队,并与东坑口相邻,1979年大东与大富分开,取大富的“大”与东坑口的“东”合为大东。1983年为大东乡,1988年为大东管理区,1998年后改为大东村民委员会至今。大东村……。
  原名为下流洞,因此地与距离流洞约三千米路的鱼潭自然村合并,故名为留潭。1949年惠化区石龙乡,1958连平县惠化公社留潭大队,1983您连平县惠化区留潭乡,1999年改为留潭村民委员会至今。溜潭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