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2年度陇南市卫生村(社区)[10]

2022年度陇南市卫生村(社区)[10]

  2022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把创建卫生乡镇村社区单位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卫生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经考核评审和公示,市政府决定命名武都区甘泉镇等17个乡镇为“陇南市卫生乡镇”、武都区石门镇下白杨村等193个村为“陇南市卫生村”、武都区钟楼街道旧城山社区等12个社区为“陇南市卫生社区”、武都区八一中学等46个单位为“陇南市卫生单位”。
  龙坛村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雷王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6219203。
  中华村位于雷王乡南面,有山有水,风景优美。自古称中华村,现今沿用。中华村隶属雷王乡,先后隶属大潭区、茨坝区,1958年改设为大队,隶属中坝公社,1961年改为公社,1966年与江口公社合并,1969年12月后分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并改名为雷王乡。中华村……。
  以该地山峰故名。合作化时期为兴隆初、高级社,1962改天山大队,70年代中更名“井岗山”大队,1972年恢复原称,1983年由天山生产大队改称天山村民委员会。天山村……。
  合作化时期建富裕高级社,1962年建周旗大队,1968年代改为“红旗”大队,1972年恢复原称,983年由周旗生产大队改称周旗村民委员会。周旗村……。
  因当地有座花泉寺,故当地居民称此地为花泉村。1951年前后属小川区花泉乡,1956年建花泉高级社,1958年建同名大队,1962年划归索池公社,1983年由花泉生产大队改称花泉村民委员会。花泉村……。
  李家山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索池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1114205。
  以姓氏地貌得名。曾经为木湾村,清代安塄出了个秀才,外出宣传安塄物产丰富,盛产核桃并宣称核桃用装粮的大竹篓装,外面人看到听到此情景便知道安塄这个地名,并使用至今。1955年建高级社,1962年改安塄大队,1983年由安塄生产大队改称安塄村民委员会。安塄村……。
  据说这里早年是个渡口,通行阶州要过西汉水,这里有木船载人过河,所以叫大船坝,后来叫大川村。1951年前后属第二区大川乡,后建犀牛江初级社,红星高级社,1958年改建大川大队,属小川公社,1962年属索池公社1980年恢复大川坝名称。1983年由大川生产大队改称大川村民委员会。大川村……。
  因该村在犀牛江边,以石榴树与地貌得名,故而取名石榴坝村。1951年前后属第五区镡坝乡,1962年组建石榴坝大队,1983年5月由石榴坝生产大队改称石榴坝村民委员会.2004年乡镇合并属镡河乡石榴坝村。石榴坝村……。
  因地处光线良好,在高山之上有平地,故取名阳坪。合作化为同名合作社,公社化属石榴坝生产大队,1975年析建阳坪大队,1983年5月由阳坪生产大队改称阳坪村民委员会。2004年前属镡坝乡,撤乡并镇后属镡河乡。阳坪村……。
  据说明朝后期因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农民纷纷起义,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祖辈背井离乡从四川绵竹十字坡迁居于此,从此取名建村。1950年曾在建村设立建村乡,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归原大坪乡管辖,1961年为镡坝人民公社建村大队,1983年为镡坝乡建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乡镇合并为镡河乡建村村民委员会。建村村……。
  很早以前,这里有一座木质的黑楼房房,自此以后,人们就把此地叫黑楼房。黑楼房村在公社化时期叫黑楼房大队,1983年由黑楼房生产大队改称黑楼房村民委员会。2004年8月前属南康乡,后属宋坪乡。黑楼房村……。
  因姓氏及地貌得名。约在清朝前期,此村居住的人以宋氏为主,故取名为宋家山村。1956年家宋家山初级社,公社化中建同名大队,1968年改“红旗大队”,1969年恢复原称,1983年由宋家山生产大队改称宋家山村民委员会。宋家山村……。
  因该村内有一株古桂花树,故而得名桂花村。建国初属南康乡,1953年3月属桂花乡,1958年3月属南康公社,1966年更名新光大队,1980年恢复桂花原称,1983年由桂花生产大队改称桂花村民委员会。桂花村……。
  历史上有一条河,且河流两边居住多为申姓人士,故名。1950年属徽县,1957年划归成县,公社化时建申家河大队,1983年由申家河生产大队改称申家河村民委员会。申家河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