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2年度陇南市卫生村(社区)[11]

2022年度陇南市卫生村(社区)[11]

  2022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把创建卫生乡镇村社区单位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卫生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经考核评审和公示,市政府决定命名武都区甘泉镇等17个乡镇为“陇南市卫生乡镇”、武都区石门镇下白杨村等193个村为“陇南市卫生村”、武都区钟楼街道旧城山社区等12个社区为“陇南市卫生社区”、武都区八一中学等46个单位为“陇南市卫生单位”。
  建国初属白马庙高级合作社,1960年析出武家山大队,1968年更名“永红”大队,1970年恢复原称,1983年5月由武山生产大队改称武山村民委员会。武山村……。
  龙门山由二郎乡流下来的两条河流相夹而耸立,两河在山前磨坝峡交汇而成一河,山陡峭而狭窄,犹如一扇门,故称龙门,进峡门上面的山则称其山为龙门山。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又叫龙门革委会,龙门大队,1968年改“红星”大队,后不久恢复原称,1983年由龙门山生产大队改称龙门山村民委员会。龙门村……。
  以临近白马寺寺庙得名。在镇西丘陵川坝区。1975年从陈院大队析出白马寺大队,1983年5月由白马寺生产大队改称白马寺村民委员会。白马寺村……。
  解放前有一个排行老五的人死后成为五郎爷,故而得名五郎。由于五郎面积大,从而分为上下五郎,所以就有了上五郎。解放初曾属成县二区水沟乡,1953年改为五郎乡,1956年撤区并乡,改为成县六区水沟乡。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属五郎管理区。1961年管理区改建公社后属上五郎高级社。1983年由上五郎生产大队改称上五郎村民委员会。上五郎村……。
  乐楼由圣帝庙舞台而得名,故称乐楼。合作化时为乐楼高级社,公社化后为乐楼大队,1983年5月由乐楼生产大队改称乐楼村民委员会。乐楼村……。
  在古代此地建有很多寨子,且居住的都为胡姓家族,故名。1951年前后为胡寨乡,公社化后改为胡寨大队,1966年改前进大队,1968年恢复原称,1983年由胡寨生产大队改称胡寨村民委员会。胡寨村……。
  以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屯戍之地故名。又传北宋杨家将征西于此安营扎寨,故名。1962年从广化析出建东营大队。1983年由东营生产大队改称东营村民委员会。东营村……。
  据查因村内原来盛产大枣而得名为枣树村。土改时属草坝乡,1957年建“东方红”高级合作社,公社化为同名生产大队,1962年更名枣树大队,1983年5月改枣树村民委员会。枣树村……。
  历史上因发生战争,该村驻扎士兵,并安营扎寨,故命名为大营村。1958年土地改革时为大营乡,1962年改名为红旗大队,1980年恢复大营原称,1983年由大营生产大队改称大营村民委员会。大营村……。
  1956年曾属于城关区,1958年属于小川公社,杨坝管理区,1962年析出建芦湾大队,属于沙坝乡,1983年由芦湾生产大队改称芦湾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芦湾村……。
  1956年建张山高级社,1958年建同名大队,1977年分队以后改石门大队,1983年由石门生产大队改称石门村民委员会。石门村……。
  在民国时期,就因临朐,森林覆盖面积大,生态环境很好,地处,山谷地带,村内有一条天然的小溪,四季水流清澈,水质甘甜而得名林口村。1961年前属祁坝村,1962年为林口生产大队,1983年5月由林口生产大队改称林口村民委员会。2004年前属王磨乡,撤乡并镇后属王磨镇。林口村……。
  清末时期,该地居民多为韦姓之人,故名。建国初属王磨乡,1958年属水泉公社,合作化建高峰初级社,后并入“五愛”高级社,1962年析建韦家山生产大队,1983年5月由韦家山生产大队改称韦家山村民委员会。2004年乡镇合并以来,属王磨镇管辖至今。韦山村……。
  此地最早居住户为周姓,而都住在田地边的小坡,故人们都称之为周家塄,后来改为周家塄村。周家塄村在1953年解放初,划分水泉乡辖临四个居民点,1983年5月由周家塄生产大队改称周家塄村民委员会,2004年前属水泉乡,后属王磨镇。周塄村……。
  咸丰年间本村有闫姓,黄姓居多,且该村树林社面积较大,故命名闫黄树林村,后改名黄家山村。建国初属王磨乡,1958年属水泉公社,合作化、公社化为合作社、生产大队,1983年5月由黄家山生产大队改称黄家山村民委员会。2004年前属水泉乡政府,2004年撤乡并镇后属王磨镇。黄山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