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2022年湛江市文明镇[3]

2022年湛江市文明镇[3]

  湛江文明网发布《关于2022年湛江市文明村镇名单的公示》拟认定42个镇为湛江市文明镇、
144个村为湛江市文明村、12个镇为湛江市先进文明镇、14个村为湛江市先进文明村。
  杨柑镇位于东经109°90’,北纬21°40’,距遂溪县城46公里,东连洋青、乌塘,西临北部湾,南与北坡、下录相连,北与界炮、北潭隔河相望素有“甜镇”、“椒乡”之美誉。全镇辖区土地面积167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和26个村委会,238条自然村,2004年总人口93131人,其中农业人口 86818人,非农业人口 6313人,道路四通八达,省道直通全境。该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受海洋气候影响,……[详细]
  【建置沿革】乌塘镇(圩)形成于清雍正年间(1723年),因其土质大部分为黑色,且境内大小池塘星罗棋布,故命名为乌泥塘。隋开皇十八年,这里曾设县治,名为椹川县,县址设在乌塘镇所辖的椹川村,县治长达30余年。1949年属遂溪城月第四区;1959年成立小公社;1962年与城月合并为人民公社;1979年从城月公社分出,成立乌塘公社;1983年撤社建区;1987年撤区建立乌塘镇。【位置面积】乌塘镇位于广东省……[详细]
  【建置沿革】1950年属四区,1958年属太平公社,1961年属苏二公社,1962属城月公社,1966年从城月公社划出,以场带社成立建新农场,1969年改为公社,1983年11月改为区,1987年3月改为镇。【位置面积】位于东经110°46′,北纬21°10′。北接岭北,西邻城月,南靠麻章区太平镇,东临麻章区湖光镇,省道黄海线和湛海铁路从境内通过。距县城36公里,市区23公里,湖光岩风景区11公里……[详细]
  历史沿革 此地形似一支角伸向大海,故称为角尾,而最南端称为沼尾角。明、清时期,此地隶属仁政乡。民国初年沿清制,民国20年(1931年)设立角尾乡,属徐闻县第五区(也称西区),民国29年属第三区,民国30年裁区并乡后仍设角尾乡,民国37年与西连乡合并,称西角乡。建国后,1949年末属迈西乡,1950年5月起属徐以第三区,称为第七行政村,1953年改为角尾乡,1957年撤区并乡仍设角尾乡,1958年 ……[详细]
  历史沿革锦和镇的锦上添花囊圩,原称新安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此兴建“锦囊卫所”后易名为锦囊。明、清时期,此地录属徐闻县积善乡。民国初年沿清制,民国20年(1931年)设立锦囊镇,属县第二区;民国25年改称锦罗镇,民国34年,改称锦和乡。建国后,1950年5月起,属县第二区,为第12行政村,1953年8月属第六区,1954年8月六区区公所从外罗埠移驻锦囊圩,1957年撤区并乡后又设锦和乡……[详细]
  历史沿革 迈陈镇,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原称蒙松,即多细雨之意。相传清顺年间, 有一商人陈兆明从福建莆田移居此地开商店,邻近村民也相继到陈家店经商,生意颇兴隆。 接着外地商人和附近农民也到这里集居,便逐渐形成集贸中心。以向陈家靠拢迈进之意,更名为迈陈圩。附近一村为陈姓世居,称迈陈村,(一说,壮语“迈”为村意,迈陈即 陈姓之村)。明、清时期,此地属仁政乡。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东场巡检司移驻迈陈圩……[详细]
  历史沿革前山镇辖境于明清时属积善乡,清乾隆八年( 1743年)始建于前山圩。该圩靠近前山村,村处山丘前,故得名。民国20年(1931年)8月置前山镇;民国35年4月改称前山乡,建国初期仍称前山乡;1950年5月撤乡设区,属二区管辖;1957年复置前山乡;1958年划归曲界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前山人民公社,辖13个生产大队和1个居民大队;1983年10月,改设前山区,辖8乡1镇;1987年撤区复……[详细]
  历史沿革曲界镇境,明清时期,隶属徐闻县积善乡。民国初年沿清制;民国20年(1 931年)设立曲界镇,属徐闻县第二区(也称上东区),区公所在曲界圩;民国30年裁区并乡后 ,仍设曲界镇。建国后,1949年末改称仙曲乡;1950年5月起属第二区;1957年撤区后称曲 界乡;1958年10月成立曲界人民公社(也称卫星公社);1983年改为曲界区;1987年复称曲 界镇。曲界圩,形成于清初。集圩住户中,外地……[详细]
  历史沿革 下洋圩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初名新市,因傍依下洋村西边,后改名下洋圩 。 1945年5月,其集市从村西迁到村东(现址),仍沿原名下洋圩。清以前地属徐闻县积善乡。 民国初沿袭清制。民国20年(1931年)设立下洋乡,属县第二区;民国25年称下洋镇;民国 30年10月,乡镇调整后,复设下洋镇,为县辖镇;民国37年改称下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1950年5月,隶属县第二区,为第9行政村;19……[详细]
  历史沿革 新寮圩形成于清末。相传明前,今新寮镇辖地为荒岛,明初始有 福建省莆 田人漂泊到此岛上,以浅海捕捞为生,搭棚盖草寮定居,故称新寮岛。明、清时期,此地属 海康县延和乡。民国初年属调风乡。建国前夕至1955年前属海康县第三区;1956年2月划入 徐闻县第六区,称为新寮乡;1958年属锦和人民公社(也称上游公社),1959年5月从锦和 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新寮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新寮区;198……[详细]
  历史沿革明清时,其地属徐闻县积善乡,为雷州府二十八都。民国初沿袭清制,民国20年(1931年)建立和安乡,隶徐闻县第二区。建国后,1950年5月属徐闻县第二区,为第15行政村。1953年8月,复称和安乡。1958年10月。属锦和人民公社(也称上游公社),称为和安大队,1961年4月。县调整公社规模,从锦和人民公社析置和安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和安区;1987年3月改称镇至今。和安圩建成于1935……[详细]
  高桥镇位于广东省西部,南濒北部湾,西与广西合浦山口镇接壤,北与广西玉林-龙潭镇交界,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5公里,8个村委1个居委会,108条自然村,总人口3.1万人。高桥镇靠山面海,属南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盛产廉江红橙、荔枝、龙眼等名优水果,尤以红橙最为盛名。高桥镇是廉江红橙原产地,所产红橙果大型靓、皮薄肉红、汁多化渣,甜酸适中,有人间仙桃之美称,1984年被列为国宴佳果……[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