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1年浙江省卫生村[168]

2021年浙江省卫生村[168]

  根据《浙江省卫生乡镇评审与监督管理办法(2018版)》《浙江省卫生村评审与监督管理办法(2016版)》精神,在各市推荐的基础上,浙江省爱卫办对2021年需复审的省卫生乡镇、卫生村巩固情况进行了复审。依据现场核查和复审结果,确认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等274个乡镇为浙江省卫生乡镇、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沿山村等3505个村为浙江省卫生村。
  位于镇政府驻地壶镇北1.4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设8个村民小组,辖湖川1自然村。462户,1191人。多赵姓。耕地377亩,林地625亩。通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装有自来水,通公路。系革命老区村。系丽水地区第一个年产值超亿元村。1996年授予县文明村。1995年民政部授予“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称号。因驻地湖川而得名。解放后为湖川行政村,属雅湖乡;1956年属三联乡;1958年为湖川生产队,属三联管……[详细]
  沈宅村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22101227。[详细]
  苍山村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22101265。[详细]
  岩背村不是以“石”命名,而以“岩”命名,宗谱上也称“岩上”。其实,她既在石头之上,又在瀑布之上。而之所以以“岩”命名,是因为“岩”的名气远在“瀑”之上。岩背的“岩”,名曰“百丈岩”。其形犹如雄狮,高踞村口,威猛异常。岩顶有水飘然而下,秀美自不必说,只是不能长年不涸,倒是岩脚飞瀑更为可观。岩脚又何来飞瀑呢?这也不必奇怪,因为是两条水流。岩脚水流是鞠溪主流,比岩顶水流流程要长,流量要足。那是从大山深处……[详细]
  笕川村又名笕头村,座落于新建镇的东面,东到马渡村,南到和源村,西至新建村,北至永康山。村宽地阔,地理环境优越。2011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与前朱村合并,因笕川村历史悠久,经济雄厚,名声较好,故延用笕川村作为村名。全村胡、施、丁、朱姓占多数,多为汉族,其中有少数几人为少数民族,,全村4833人,共有30个小组,辖笕川中心村、坑塘庵、下庵山、芝麻塘庵、五业场、汤湖庵、前朱、后山沿8个自然村。原来的西源自……[详细]
  韩畈村建村约九百余年。当地黄姓二十一公从江西逃居缙云,其子孙一部分迁居此地。因当时朝廷-激烈,如有黄姓即行抄家灭族。黄公商定,凡黄姓住地挖井两口,井边栽树,表示黄姓驻地。古词典中载:双井有树即韩也。此地有井两口,并有树,村前有一片平畈。故名韩畈。  解放初为韩畈行政村。1956年冬称韩畈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新建镇。1958年9月建立韩畈大队,属新建公社。1984年为韩畈村民委员会,属新建乡。1985……[详细]
  蟠龙村坐落于我县中部,位于舒洪镇西北部;离县城13公里,距舒洪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平黄公路从村外围绕过。东与岭口、昆洪村相邻,南与螺蛳岩村相接,西靠洪岭脚村及仙都风景区,北与新屋村交界。全村地域面积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20亩,园地1355亩,林地2734亩。由蟠龙、乌岩下、洪店、锅炉4个自然村组成,截至2012年8月底,全村总人口1026人,其中男534人,女492人……[详细]
  寮坑村位于大洋镇的南部,距前村约10公里。2010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寮坑村、杨梅山村两个村合并而成。2010年底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233户,709人;有耕地709亩,其中水田421亩;山林12359亩;农民人均收入为5483元。以种植水稻、板粟为主。……[详细]
  环湖村概况缙云县环湖移民农家乐特色点位于缙云县大洋镇西侧,紧邻神奇美丽的大洋湖景区和漕头寨背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特色点离大洋镇3公里,距县城38公里,海拔862米,常年平均气温13.5℃,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植被完整,良好的高山条件,形成气候温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生态特点,是夏季理想的避暑胜地。环湖村移民村共有221户615口人,耕地面积362亩,山林面积6600亩。环湖移民……[详细]
  大源镇岭后村位于缙云县城东部,距离大源镇政府驻地大源村8公里,永安溪穿村而过,两岸为农田和山地,全村共346户,1055人口,村里共9个自然村,山林面积8686亩,村里无大的工业,以蚕桑和茶叶为主。我村为创建生态文明村所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一、生态经济岭后村的茶叶和桑叶是我村的主要绿色产品,每年的茶叶畅销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民收入稳定增长。二、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环境质量达到要求,村里……[详细]
  大集村面积约6.3平方公里,分9村民组,404户,1045人。耕地470亩,林地7043亩。主产茶叶面积1485亩。为革命老区。明代属仙都乡,民国前期为集川乡,民国后为景云乡,1956年为三合公社,1981年为前路公社,前路乡至今。在前路东南5.4公里山谷。海拔440米。村舍沿山涧呈带状分布。据传,因地处深山僻谷,从前村落分散,常遭匪盗劫掠,后逐渐聚集一地,故名。又因方言“集”与“日”音近似,遂俗……[详细]
  【姓叶村】同驻地村名。面积约5.8平方公里。辖1自然村,分10个村民小组。336户,915人。耕地447亩,林地7147亩。主产茶叶面积1150亩、水蜜桃面积450亩。为革命老区。姓叶古名英山。在前路东南4公里山谷。海拔426米。村舍沿山涧边呈弧形。村民多叶姓。先祖约于明初从台州迁。村以姓名。建有电站一处,装机100千瓦。双大公路穿村而过,通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详细]
  姓潘村是一个种植业比较发达的村庄,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保持了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的传统,村民勤劳朴实,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近年来,初步形成了以米仁、甜玉米、土柿为代表的主打产品。……[详细]
  一、概况周扎村,同驻地村名,隶属双溪口乡。辖2个自然村,分7个村民组。全村共有农户210户,总人口645人,多虞、王、胡姓。传由周姓始居而得名。全村总面积0.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51亩,主种水稻,林地357亩。产蚕桑、枣、葡萄、黄桃。周扎村民纯朴,经济条件和生态资源一般。其地理条件相对优越,与双溪口乡相距较近,且交通便利。村庄经济以农业种植、外出务商打工为主。二、地理地貌周扎村位于双溪口西0.……[详细]
  茶源村是原茶川、潜源2个自然村合并后的新行政村,全村共有411户人家,人口4063人,11个村民小组,2012年村集体收入4.1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469元,耕地面积293亩,其中水田203亩,旱地90亩,山林面积2443亩。……[详细]
  榧树根村位于胡源乡上半乡,南边与方溪乡北坑村交界,有通村建议公路,接口在缙前公路32公里处,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总人口917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12万元,农村人均收入6441元。农村劳动力569人,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占总人数96%,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参保率不到3%,社会救助11人。榧树根村低收入农户132户,占总户数313户的41.1%,人口数380人,占总人口917的41.4%,低收入农……[详细]
  蛟坑村隶属于胡源乡,村里现有村民683人,285户。全村依山傍水,拥有山林面积519亩,水田面积416亩。平日里,村民大多以在家务农为主,少数外出务工,而在家务农的村民,则主要依靠种植茶叶、桑树,养蚕等为经济来源。这么多年来,虽然蛟坑村只是静静地依偎在大山的怀抱,但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却深深热爱着它,将它打扮得洁净明亮。……[详细]
  一.基本情况:石笕乡三坑村位于石笕乡南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南与青田县交界,由西坑、流坑、东坑三个村合并而成,2015年村集体收入21.12万元(主要为上级补助)。全村370户,总人口1093人,分12个村民小组,党员65人。三坑村是石笕乡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村,全村出国务工经商有40多人,在县城办企业有10多人,外出开小浴室有100多人,近80%人口为长期外出。耕地面积556亩,山林面积12……[详细]
  五行政村合并而命名。栋头村、天堂村、隔竹院村、梨树鸟村、朱岗村原有五个行政村,在2010年村庄规划调整五村合并,改属五莲村,属石笕乡。驻地五莲村,位于石笕乡东北2.5公里,海拔538米。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2亩,509户,1372人。分20村民小组。主种水稻、产油茶、茶叶、蚕桑等。通公路下级组织:下辖栋头、天堂、隔竹院、梨树鸟、朱岗、义塘、石笋坑、岩背、榧坑、卢山头、下寮、香寮下……[详细]
  方溪乡北坑村,地处缙云县的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北坑村共有人口875人,有山林面积6869亩,有耕地面积523亩,是人口较为分散居住的山区村。2010年经村规模调整,现北坑村由原北坑村、原下寮村、原锄头桠村、原道蓬坑村、原师姑田村、原外西姑村等组成。本村以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在乡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在村两委干部的领导下,全村内各个自然村完成了康庄道路建设,下寮、锄头桠自然……[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