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1年江苏省卫生村[16]

2021年江苏省卫生村[16]

  2022年1月,根据《江苏省卫生镇(乡)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卫生村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省爱卫办在前期暗访的基础上,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分批组织有关专家对各设区市申报的江苏省卫生镇进行了技术评估,同时对申报的江苏省卫生村进行了抽查。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等49个镇、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老虎桥社区等822个村各项创建工作达到《江苏省卫生镇(乡)标准》和《江苏省卫生村标准》要求,予以通过技术评估。
  因原有一个姓卢的地主,有几户人家种他的地,故名。1951年为初级社,1954年为高级社,1958年属圩丰公社跃进大队,1966年跃进大队分出设立芦场大队,1983年改为芦场村村民委员会,属圩丰乡,2001年改圩丰镇,沿用至今。芦场村:位于圩丰镇西南2公里处。……。
  1949年,原属南七队,和芦场村是一个大队,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得名跃进大队,1966年跃进大队划出设立南华大队,1983年改为南华村村民委员会,属圩丰乡,2001年改圩丰镇,沿用至今。南华村:位于圩丰镇以南5公里处。……。
  因最早从山东诸城县逃荒过来张姓人家,渐成村落,取名张兴,意在兴旺发达,故名。1949年属马蹄乡,1957年属陡沟公社,得名张兴大队,1983年改为张兴村村民委员会,属陡沟乡,2013年属南岗乡,2019年12月18日南岗撤乡设镇,沿用至今。张兴村:位于陡沟村东南3公里处。……。
  取意初升的朝阳,故名。清朝年间,属海州辖地,民国时属灌云县第四区,1949年属杨集区长兴乡,1958年为杨集公社,得名曙光大队,1966年属界圩公社,1983年改为曙光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孙兴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沿用至今。曙光村:位于同阳村东北2公里处。……。
  在原老长流河上设有木跳,方便南北交通,由孙姓人看管,故名。1949年属杨集区长兴乡,1958年属杨集公社,1966年属界圩公社,得名前进大队,1976年更名孙跳大队,1983年改为孙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孙跳村:位于农旭村北侧。……。
  因该村附近有座蛤蟆山,蛤蟆又名玉蟾,取“玉”字,取兴旺发达的“兴”字,故名。1949年属板浦区玉蝉乡,1956年属四队区玉蝉乡,1957年属伊芦乡,1958年属伊芦乡公社,得名玉兴大队,1983年改为玉兴村,属伊芦乡,2013年属同兴镇,沿用至今。玉兴村:位于伊芦村西北2公里处。……。
  文革时命名,寓意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当先进,故名。民国时属灌云县第一区圩逸乡,1956年为三岔高级社,1958年与团荡合并成立先进大队,1967年团荡大队析出,1983年改为先进村村民委员会,属同兴镇,沿用至今。先进村:位于同兴镇东南2公里处。……。
  因以横穿本村的洪河沟,故名。民国年间为东海县二区泊南乡,1946年划归灌云县,1958年属小伊公社,得名洪河大队,1983年改为洪河村村民委员会,属小伊乡,2019年12月18日小伊撤乡设镇,沿用至今。洪河村:位于小伊乡西北3公里处。……。
  因公社化时,口号亩产千斤,人均千斤,贡献千斤,故名。民国年间,属东海县二区泊南乡,1949年属董集区洪河乡,1958年属小伊公社,得名千斤大队,1983年改为千斤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12月18日小伊撤乡设镇,沿用至今。千斤村:位于伊北村西北1公里处。……。
  因该村在陈、韩二地主前方,故名。民国年间属灌云县第一区沙行乡,建国初属陈楼区下车镇,1956年属仲集区,1957年属四队区,1958年为下车公社,得名大南大队,1983年改为前门村村民委员会,属下车镇,沿用至今。前门村:位于下车镇以北2公里处。……。
  1935年属第二区义恒乡,1949年属陈楼区义恒乡,1958年属白蚬公社,得名恒春大队,1966年从恒春大队划出设立高河大队,1982年从高河大队划出设立张庄大队,1983年改为张庄村村民委员会,属白蚬乡,2013年属下车镇,沿用至今。张庄村:位于陈庄村以东2公里处。……。
  据很久以前,有户人家经常发现饭少,公婆误以为是童养媳偷吃,经常虐待她。童养媳决心查明事实,结果发现是只羊偷吃,当场砍掉羊头,始称“羊饭”,后因居民中杨姓范姓居多,称之为杨范,故名。1912至1945年以前属东海县第二区杨范乡,1946至1955年为灌云县杨范乡,1956属灌云县陡沟区龙苴乡,1957年属灌云县龙苴乡,1958年得名得名杨范大队,1983年改为杨范村村民委员会,属龙苴镇,沿用至今。杨……。
  明末清初,有朝官王总兵,其长子王兴居此(现有30多辈历史),又因地洼,常年闹灾,随着人口增多,始名王兴荡,简称王荡,故名。1912至1945年以前属东海县第二区王河乡,1946至1955年属灌云县王河乡,1956属灌云县陡沟区龙苴乡,1957年为灌云县龙苴乡王荡村,1958年得名得名王荡大队,1983年改为王荡村村民委员会,属龙苴镇,沿用至今。王荡村:位于龙苴镇东北4公里处。……。
  王姓住小土堆上,故名。1928年原为二区伊山乡,1949年属王集区镇北乡,1958年得名得名任徐大队,1966年更名为三里大队,1983年改为小垛村村民委员会,属东王集乡,2015年属东王集镇,沿用至今。小垛村:位于东王集镇西北2公里处。……。
  1939年属伊山区石岑乡,1949年属王集区盐河乡,1956年属伊山区盐河乡焦荡初级社,1958年得名得名石剑大队,1983年改为焦荡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石剑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属东王集乡,2015年属东王集镇,沿用至今。焦荡村:位于东王集镇西南3公里处。……。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