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日,经各市、州爱卫会考核和推荐,省爱卫办组织审核,省爱卫会决定命名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鸦渡大队等2606个行政村为“湖北省卫生村”;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袁家社区等661个社区为“湖北省卫生社区”。 |
清朝光绪年间襄阳县北乡薛家集方管辖;宣统年间,襄阳县第三区(薛家集)管辖;1930-1938年属襄阳县第三区(薛家集)管辖;1941年属白龙乡管辖;1948年1月属谷城县爱国民主政府第三区管辖;1948年7月划归襄阳县第三区(龙王集)管辖;1949年9月属石桥区管辖;1949年11月称为闫营村,属石桥区管辖;1951年8月属龙王区龙王乡管辖;1954成立闫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襄阳县第四区(龙王……。 |
清朝光绪年间属襄阳县北乡薛家集方管辖;清朝宣统年间属襄阳县第三区(薛家集)管辖;1930-1938年属襄阳县第三区(薛家集)管辖;1941年属襄阳县白龙乡管辖;1947年1月属谷城爱国民主县政府第三区管辖;1948年7月划归襄阳县第三区(龙王集)管辖;1949年9月划归襄阳县石桥区管辖;1951年7月复设龙王区,属襄阳县龙王区管辖;1954年成立张岗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襄阳县第四区(龙王)管辖;……。 |
光绪年间至民国27年(1938)归襄阳县第三区(薛家集)管辖;1941年归白龙乡管辖;1947年划归谷城县爱国民主政府管辖;1948年夏划归襄阳县第三区(龙王集)管辖;1949年9归石桥区管辖;1951年下半年设立龙王区,属龙王区管辖;1953年成立松树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襄阳县第四区(龙王)管辖;1956年成立松树坡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石桥区管辖;1958年9月改称松树坡大队,归龙王乡(火……。 |
1948年8月金王村属第五区(姜沟),1951年属古驿区辖;1953年属第八区,1954年属古驿区;1955年建立金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转为金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姜沟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更名为金王大队,属罗岗乡(宇宙人民公社);1959年属黄集人民公社;1965年隶属古驿区;1968年称金王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古驿区;1975年属古驿人民公社;1980年复称金王大队,属古驿人……。 |
1948年8月外沟属第五区(姜沟),1951年属古驿区辖;1953年属第八区,1954年属古驿区;1955年设立外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转为外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姜沟区;1958年更名为外沟大队,属罗岗乡(宇宙人民公社);1959年属黄集人民公社辖;1965年属古驿区辖;1968年称外沟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古驿区;1975年属古驿人民公社;1980年复称外沟大队,属古驿公社;1984年……。 |
古驿镇吕镇村位于鄂豫交界,距离襄阳城北17公里,在这片区域内有217省道、汉十高速、襄阳火车东站、襄阳飞机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吕镇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南来北往的交通驿道,现如今还保存有较完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存在的驿道和清朝时期的陕西会馆建筑。吕镇村所辖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50亩。吕镇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共789户,3786人,其中党员116人,入党积极份子四人。主要农……。 |
1948年8月大营村属第五区(姜沟),1951年属古驿区辖;1953年属第八区,1954年属古驿区;1955年建立大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转为大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姜沟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更名为大营大队,属罗岗乡(宇宙人民公社);1959年属黄集人民公社;1965年隶属古驿区;1968年称大营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古驿区;1975年属古驿人民公社;1980年复称大营大队,属古驿人……。 |
兴隆镇耿桥村位于乌金集镇西,东与乌金村接壤;西与吴店镇余畈村相邻;南与吴店镇东赵湖村接壤;北与冯楼村相邻。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18户,918人,党员55名。版图面积2.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855亩,其中:水田面积2010亩,旱地面积1845亩。是一个以粮棉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1500元,全村有养殖专业户30户,水果种植专业户3户。耿桥村建有达标的村委会办公室和卫生……。 |
因刘姓居住在田畈而得名。民国初期,此地据说初始叫刘畈,此地属于枣阳县管辖。民国初期至1947年,此地属于兴隆区管辖。1947年冬解放后为乡的建制,此地属于兴隆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和平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和平大队改为刘畈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刘畈村位于兴隆镇以南,汉丹铁路穿村而过。全村版图面积3.2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469户,1822人。村干部5人,有党员61名,全村农民……。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成立草寺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草寺大队改名为草寺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草寺村位于兴隆镇集镇东北方,华阳河水库东岸。版图面积5.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47亩,辖5个村民小组,829人,党员38人,两委干部4名。……。 |
因周姓在此集居并且村里有很多以前防御土匪用的炮台而得名。1958年2月成立人民公社,此地命名为周台大队。1979年兴隆镇原为兴隆公社,下设五个管理区,即兴隆管理区、乌金管理区、灵庙管理区、随阳管理区、柏湾管理区。这几个管理区皆归属枣阳县革委会。1984年3月,全县设区建乡,兴隆公社当时划为兴隆区,下设六个乡镇,即兴隆乡、乌金乡、灵庙乡、随阳乡、柏湾乡,兴隆集镇(新村大队、社办企业、兴隆集居民组成)……。 |
相传光武时期,刘秀一名大将叫邓钰,在此安营扎寨、带兵御敌,设立了三道防线,村名以邓姓命名为邓店。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邓店村为金星一大队,隶属于鹿头区吉河公社管辖。1988年枣阳撤县改市时金星一大队改为邓店村,隶属鹿头镇吉河管理区,1998年机构改革成立吉河乡人民政府,归吉河乡管辖。2007年乡镇合并,划归鹿头镇为鹿头镇邓店村民委员会至今。邓店村……。 |
因此地王姓人口居多,且村子面积小而得名。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阳县第十五区,鹿头区改建为枣阳县第十四区。1956年小乡并大乡,新市区和刘升区一起并为鹿头区。1958年命名为星火三大队1979年改为胡庄大队,1980年因枣阳市为划分联名村枣阳市太平镇也有一个叫胡庄大队,因重名将胡庄大队改为现小王庄,1988年枣……。 |
因刘姓人口较多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刘庄乡,1959年由刘庄乡改名刘庄大队,1984年枣体制改革,大队改村,刘庄大队改名为刘庄村,成立刘庄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刘庄村……。 |
以地理位置命名。1960年修建罗桥水库,库区内小高庄、小候庄、崔洼、小梨园、黄桥等集中在一起,以高姓氏居多,又居于太平镇镇南面,因此命名南高庄村。1960年建罗桥水库时,由五个自然庄搬迁至此建成南高庄,属草店小公社管理,1975年划乡并社时,南高庄划入韩岗小公社管理,1975年后韩岗公社改为韩岗乡,南高庄归韩岗乡管理,1988年枣阳撤县改市,南高庄村归属太平镇管辖至今。南高庄村共有村民530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