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根据《广东省爱卫会关于做好下放省卫生村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粤爱卫﹝2018﹞8号),经各地市爱卫会组织评审,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雄丰村等3461个村创建省卫生村工作已达到了《广东省卫生村标准》(粤爱卫〔2010〕17号)规定的要求。省爱卫会决定授予上述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
1958年设立三拱桥大队;1983年设立三拱桥乡政府;1987年设立三拱桥村委会;1989年设立三拱桥管理区;1998年设立三拱桥村委会,沿用至今。三拱桥村……。 |
1958年设立应山大队;1983年设立应山乡政府;1987年设立应山村委会;1989年设立应山管理区;1998年设立应山村委会,沿用至今。应山村……。 |
全村有8个自然村,总户数182户,总人口656人,人平均收入为3306元。现有土地面积14595亩,其中:林地13500亩、水田686亩、旱地409亩。09年全年主要种植水稻400亩、瓜类174亩、蔬菜385亩、水果370亩;全村656人全部参加农村医保,参合率为100%。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袄田村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由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帮扶,三年内帮扶项目有:1、投资参股乐昌扶贫电站……。 |
清洞村位于梅花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与坪石镇接壤。全村下辖8个村小组,总户数332户,总人口1779人。耕地总面积1116亩,其中水田830亩,旱地496亩,2008年人均收入3289元。2008年全村参加合作医疗1545人,覆盖率97%。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清洞村已全面通电、通路、通邮、通信;行政村公路已硬化,全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清洞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少……。 |
出水岩村委会,下辖5个自然村,共有农户262户,总人口为1376人,贫困户有115户,贫困人口527人,其中低保户17户37人,农田面积900亩,林地面积400公顷,现有泥砖房216间,全村人口都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100%;村民历来以农作物种植为主,尤其是以水稻种植为重中之重。在风调雨顺没有自然灾害的条件下,稻田亩产粮食稻谷900公斤,也是出水岩群众的主要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委会全……。 |
1956年冬为河口高级社;1958年成立河口大队;1976年河口大队一分为二,分别为河口大队,红旗大队(归国营河口林场管辖);1983年河口大队改称河口乡;1987年改称河口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村,改称河口村村委会;2005年河二村委会并入,仍称河口村村委会至今。河口村……。 |
此地靠近翁江河,故名。1949年-1957年称为河边乡;1958年-1983年称为河边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河边乡;1986年-1993年称河边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河边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河边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河边村……。 |
1949年-1957年称为松岗乡;1958年-1983年称为松岗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松岗乡;1986年-1993年称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松岗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松岗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松岗村……。 |
1949年-1957年称为江尾乡;1958年-1983年称为江尾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江尾乡;1986年-1993年称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江尾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江尾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江尾村位于江尾镇南下端,是翁源县革命老区之一,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50亩,山地面积3100亩。全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051人,有中共党员60人。村集体……。 |
长江村地处粤北山区,距县城12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是一个革命老区。下辖1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69户,总人口2046人(其中水库移民24户84人);有中共党员58人,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相对贫困户43户,相对贫困人口107人,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30户44人,无劳动能力13户63人,低保户22户67人,五保户13户13人。全村耕地面积2258亩,其中水田面积1824亩,旱地434亩,山林面积……。 |
1949年-1957年称为蓊口乡;1958年-1983年称为蓊口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蓊口乡;1986年-1993年称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蓊口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蓊口村居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蓊口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80户,总人口1600人,有耕地面积1652.4亩,其中水田1322.4亩,旱地330亩,山林面积6966.5亩。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 |
1949年-1957年称为马墩乡;1958年-1983年称为马墩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马墩乡;1986年-1993年称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马墩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马墩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马墩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05户,总人口2036人,有耕地面积1600亩,其中水田1300亩,旱地300亩,山林面积6909亩。现有村“两委”干部6人,中共党员64名……。 |
1949年-1957年称为礤头乡;1958年-1983年称为礤头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礤头乡;1986年-1993年称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礤头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礤头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礤头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7户,总人口1558人,有耕地面积2685亩,其中山地13117亩。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中共党员57名。农业主产糖蔗、水稻、蔬菜。……。 |
该地名一直由坝仔区的最东面,居上临下,故一直称上爱。1949-1957年,称为上爱乡;1958-1983年,称为上爱大队;1983-1986年,称为上爱乡;1986-1993年,称上爱村委会;1993-1998年,改称为上爱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上爱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上爱村……。 |
1949年-1957年称为珍田乡;1958年-1983年称为珍田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珍田乡;1986年-1993年称珍田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珍田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珍田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珍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