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
此地山水秋丽,如花似锦,四周环山,村置中间,远看像城楼,故名。宋属崇德乡平南里六十一都锦城境。元沿之。明属北二隅平南里六十一都。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属高山镇崇德乡平南里。1943年属高山镇六一乡锦城保。1950年属第四区东陈乡。1956年属江厦乡。1958属高山人民公社江厦大队。1959年成立锦城大队。1981年3月属沙埔人民公社锦城大队。1984年9月属沙埔乡人民政府锦城村委会。1992……。 |
因村南有五个山峰,形似牛头,故名。宋属崇德乡平南里六十一都,有牛峰境。元沿之。明属北二隅平南里六十一都。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属高山镇崇德乡平南里。1943年属高山镇六一乡牛峰保分13甲。1950年属第四区江厦乡。1956年属高山区江厦乡。1958年属高山人民公社江厦大队。1959年属高山公社琯下大队。1981年3月属沙埔人民公社中锋大队。1984年9月属沙埔乡人民政府牛峰村委会。1992年……。 |
原村北侧为大江(海),船只可达村沿,(现已围垦为农田),村舍置在江(海)南岸,故名。宋属崇德乡平南里五十九都有江南境。明北一隅平南里五十九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高山镇。崇德乡平南里。1943年属高山镇江南保分甲。1950年属第四区龙潭乡。1956年属高山区龙潭乡。1958年属高山人民公社龙潭大队。1959年9月属高山公社江南村委会。1981年设立沙埔公社,属之。1984年公社改乡,属之。1……。 |
早先居民掘井,水多自石隙涌出。故以石井为村名至今。南宋时俞氏一支自永东里里美村(今海口镇里美片村)迁玉随之,陈、王、吴等诸氏先后迁居,有玉井境。宋属太平乡永东里,元沿之。明属东隅永东里图一。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永东乡,1943年内设8个甲,跨属融城镇利桥乡,东刘后山北两个保。1950年属第一区石井乡,1956年属茶亭区玉峰乡,1958年9月属玉峰大队,1960年析出成立石井大队属音西公社,1……。 |
南山村位于闽侯县城甘洪路北面,村落南面是著名的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交通便利距离福州市区仅十公里,辖区内建有正在腾飞的铁岭经济开发区和闽侯县地方税务局,现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00多户,总人数998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3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于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甘蔗……。 |
闽侯县甘蔗街道洽浦村现有人口2040人,其中0党员57名,村“两委”成员8名(其中支委7名、村委3名,交叉任职2名)。村级综合服务场所于1989年10月建成,混合结构,建筑总面积600平方米,使用面积6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0万元。办公家俱配置情况:有国旗1面,党旗1面,办公桌10张,办公椅15张,资料柜10个,电视机2台,DVD机1台,远教终端设备1套,村务党务公开栏12平方米,科普政策宣传栏……。 |
闽侯县甘蔗街道山前村现有人口2000多人,其中0党员63名,村“两委”成员9名(其中支委6名、村委3名、下派驻村干部1名)。村级综合服务场所于2006年10月建成, 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3000平方米,办公使用面积5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80万元,全部由村自筹。办公家俱配置情况:有国旗1面,党旗1面,办公桌15张,办公椅30张,资料柜15个,电脑3台,复印机1台,电视机2台,DVD机2台,远教终……。 |
闽侯县甘蔗街道青岐村现有人口1265人,其中0党员50名,村“两委”成员6名(其中支委4名、村委3名)。村级综合服务场所于2002年5月建成,砖木结构,建筑总面积265平方米,使用面积2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2万元。办公家俱配置情况:有国旗1面,党旗1面,办公桌10张,办公椅30张,资料柜2个,电视机1台,DVD机1台,远教终端设备1套,村务党务公开栏12平方米,科普政策宣传栏8平方米。……。 |
横屿村现有人口2380人,其中0党员60名,村“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5名、村委3名,交叉任职1名)。村级综合服务场所于1992年10月建成,混合结构,建筑总面积1600平方米,使用面积2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10万元,全部资金为村自筹。办公家俱配置情况:有国旗1面,党旗1面,办公桌12张,办公椅80张,资料柜8个,电视机1台,DVD机1台,远教终端设备1套,村务党务公开栏8平方米,科普政策宣……。 |
村里村隶属于青口镇沪屿片,面积约1.1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处于青口新城西路北向,东邻壶山村,西接沪屿村,南至东南大道,北连杨厝村。全村常住人口528户,总人口1656人,其中包含4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村民代表36人,0党员51人。2002年被福州市确定为20个“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被福州市列为第二轮“双百工程”试点村。2011年获“省级生态村”称号。2012年获得“文明村”称……。 |
此地因与梅溪以溪为界,处于溪与对面山隔溪东前沿地带,溪西处后地带,自古传称“后窟”,人从吉祥寓意取其福州方言谐音,故名“后福”。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属宏屿大队的一支联队。1984年设立后福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后福村隶属于青口镇宏屿片,面积约0.2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处于青口镇东南汽车城福东路,东邻梅溪村,西邻溪东村向阳自然村,南面为青口金鸡山,北邻汽车城。全村常住人口320户,总人口968人,其中包含……。 |
东台村位于青口镇东南部,东临东南汽车城,南接福清市,西倚相思岭,北靠西台村。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有2000多户,约9000人左右,党员184人,总面积约5000亩。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广,交通便捷,324国道倚村边而过,702班车直达镇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凭借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气候和勤劳智慧的人力优势: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积极落……。 |
瓜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南通镇东南部,距离镇政府约3公里,是一个半山区村落。山林面积15100亩,左有大帽山,右有五虎山,背靠南阳山,山深林密,地势险要,南阳山库裡乃是民主革命时期地下党的活动根据地。全村有人口3186人,共968户,下辖27个村民小组,党员56名,现有耕地2406亩,以农业生产为主,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亩,是闽侯县蔬菜育种示范基地。瓜山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乡村,方山古……。 |
泽苗村位于闽侯县南通镇中部,东邻文山河,西连廷宅村,南隔桥街社区,北至通洲河,距福州市19公里,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乡村,全村有10个生产小组,共有650户人家,人口2028人,其中党员61人,村两委干部11人。全村占地4252亩,其中耕地面积1257亩,目前,全村以种植蔬菜瓜果为主,村财年收入15万元,人均年收入7000元。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泽苗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 |
桥街社区地处南通镇东北部,1964年由泽洋管区分割出来成立桥街大队,1984年改为桥街村,2007年成立桥街社区委员会。桥街社区地处南通镇东北部,祥南公路从村中心穿过,东北与泽洋村相邻,西南临泽苗村,全社区207户,五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25人,党员23人,耕地面积409亩,山地面积700亩,村民多以种植业和务工为生,人均年收入8600元。我村曾荣获“福建省计生合格村”等荣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