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
前亭村位于渔溪镇东北部,临近324国道,面积约53.3公顷,耕地259亩,人口825人,215户,共6个生产小组,村两委现有干部5名,全村共有党员23 人。多年来村两委干部致力于新农村建设,被评为福清市平安村,通过福州市级生态村验收,被授予四星级党支部称号。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和外出务工,主要种植蔬菜、龙眼等,龙眼种植面积约20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120亩海滩租赁,年收入6万元。前亭村村民……。 |
柳厝村位于渔溪镇区南侧,与镇中心相邻,在324国道的东侧,交通便利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671户,总人口2317人,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全为平坦地带,东南面靠海滩地,共有耕地1400多亩,均为水田,种植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蔬菜、花生等。村两委组织健全,共有两委干部7人,系福清市三星级党组织,多个自然村村部有属于自己的“老人会”,活动场所建设良好,基层设施完善。……。 |
南屿村是个老区村,位于渔溪镇东部,距离渔溪镇区约2.5公里,全村共有237户,人口975人,其中外来人口总数为50人,村域总面积239.24公顷,农林用地94.11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132.06公顷。全村党员数23人,村两委成员5人,为三星级党支部。本村主要产业为农业,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有大片的临水区域,淡水养殖与畜禽养殖有一定规模,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与畜禽养殖。村民主要经济收……。 |
双墩村是一个革命老区,位于福厦路63公里处,与渔溪镇镇区仅一路之隔,交通便利。全村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14个自然村,下辖16个村小组,共980余户,3500多人,其中正式党员72人,预备党员2人,村干部7人。总耕地面积约1180亩。全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蔬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种植龙眼、枇杷和柑橘等林果业。2012年全村的经济总收入达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8900元。……。 |
苏姓迁入,并开始开荒耕田。宋属万安乡苏田里,明属西隅苏田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属保,1950年属第五区双墩乡,1955年属渔溪区,1958年属渔溪公社双墩大队,成立苏田大队。苏田村位于渔溪镇福厦路西侧,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650户,总人口2500人,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设苏田村党支部,有党员61人,苏田村总面积约为2900亩,其中农田面积约1012亩,山……。 |
1958年,侨乡朱里村以溪为界,析出南北侨丰,联华两个大队。取侨丰村名,意祝海外侨胞生活丰盛。旧属永福乡清运里下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属大联乡有岭头,华厝两保1950年属朱里乡,1958年成立侨丰大队,属渔溪镇,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侨丰村……。 |
据传村南原是一片草埔,村庄地势比草埔高,故称埔上。1960年成立大队,改为步上,有步步向上之意。旧属万安乡苏田里有董山境,明属西隅苏田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东张镇,1943年设南楼保,属凤金乡,1950年属5区朱里乡,1958年属渔溪公社上张大队,1960年成立步上大队,1984改大队为村委会,属渔溪镇至今。步上村位于渔溪镇北部,全村人口约726人,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共有……。 |
村落位于山垄下方,故名。唐圣历二年,属常德乡临江里,宋庆历八年,属崇德乡南临江里,元沿之。明属孝义乡江阴里。清属江阴乡,1932年8月属第八区,1935年1月属庄前保北玉屿联保。1943年属下沁保上江乡。1945年属下沁保江阴乡。建国后,1950年为村属庄前乡第八区。1952年10月属大厝乡,1955年9月属大厝乡江阴区,1956年4月属大厝乡渔溪区,1958年9月属大厝大队渔溪人民公社,1961……。 |
位于东港顶岸西北侧,为郭姓集居地,故名。唐圣历二年,属常德乡临江里。宋庆历八年,属崇德乡南临里。元沿之。明属孝义乡江阴里。清属江阴乡。1927年属江阴区,1932年属第八区。1935年设北郭保属北玉屿联保,1943年属北郭保上江乡。1945年属北郭保江阴乡。建国后,1950年设山下乡属第八区,1952年10月仍设山下乡属第八区。1955年9月设山下乡属江阴区。1956年4月设山下乡属渔溪区。195……。 |
北宋重和一年(1118年)始祖翁民从莆田兴化漆林东井迁来置村,为纪念故乡,仍从东井为名。唐圣历二年,属常德乡临江里,宋庆历八年属崇德乡南临江里。元沿之明属孝义乡江里里。清属江阴乡。1927年属江阴区。1932年属第八区。1935年10月设西山保属中玉屿联保。1943年仍属西山保上江乡,1945年仍属西山保江阴乡。建国后,1950年为村属潘厝乡第八区。1952年10月仍属潘厝乡第八区,其中高局设乡。……。 |
村舍置于后山下,陈氏于后唐由长乐东渡迁来。原名后山陈。原名后山陈,后改今名。唐圣历三年,属常德乡临江里,元沿之明属孝义乡江阴里。1932年属第八区,1935年设甲属洋门保北屿联保,1943年属洋门保上江乡,其中山头村也设保,1945年属洋门保江阴乡。建国后,1950年为村属洋门乡1952年10月属洋门乡第八区1955年9月属洋门乡江阴区、1956年4月属潘厝乡渔溪区,1958年9月属洋门大队渔溪人……。 |
初为潘氏居住地,故名。唐圣历二年,属常德乡临江里。宋庆历八年属崇德乡南临江里。元沿之。明属孝义乡江阴里,清属江阴乡,1927年属江阴区。1932年8月属第八区。1935年10月设潘厝保属中玉屿联保。1943年属潘厝保上江乡,1945年设潘厝保属江阴乡。建国后,1950年—1955年8月设潘厝乡属第八区。1955年9月设潘厝乡属江阴区。1956年4月设潘厝乡属渔溪区。1958年9月成立潘厝大队属渔溪……。 |
原是一片沼泽地,位于李壁村门口,聚落建于此,故名。唐圣历二年,属常德乡临江里二宋庆历八年,属崇德乡南临江里元沿之。明属孝义乡江阴里清属江阴乡,1927年属江阴区二,1932年属第八区。1935年10月设塘边保属中玉屿联保,1943年设塘边保属上江乡,1945年属塘边保江阴乡。建国后,1950年为村属田头乡第八区,1952年10月仍属田头乡第八区。1955年9月属田头乡江阴区。1956年4月属田头乡……。 |
石氏先民于唐初迁居锅台山下,故名。宋属孝义乡江阴里有螺江境,壁颜境,安平境,石门境。明属东隅江阴里4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江阴乡,1943年为甲,属下江乡长厝保,1950年设下石乡,属第8区,1958年成立下石大队为大队驻地,属渔溪公社,1961年属江阴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江阴乡,1990年乡改镇亦随之。下石村……。 |
原系何氏聚居地,故名。属孝义乡江里有何山境,钱塘境,傅筑境,犀陵境,梅林境,和山境。明属东隅江阴里4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江阴乡,1943年属下江乡,下堡保,1950年属8区,1958年属渔溪公社下石大队,1961年属江阴公社。1971年成立何厝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江阴乡,1990年乡改镇,亦随之。何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