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
一都村地处福清市西北部,连接三地,北靠闽侯县,南邻莆田市,西接永泰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一都村是一都镇中心所在地,有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是一都镇最大的行政村。全村26个自然村,总人口3057人党员数69人、两委干部7人。山地面积2.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耕地面积1650亩,是福清市天然的后花园。一都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福清市历史唯一的黄定状元(南宋乾道年间)是一都村人的骄傲。改革开放……。 |
一都镇普礼村全村人口2115人,8个自然村:分别是新山厝、普礼厝、乌仔山、保二头、上云、下林、王厝底、罗汉;生态林面积是14800平方米, 村替村民缴纳医保;耕地面积是1298亩;普礼村是革命基点村,当年红军游击队在罗汉自然村与敌人英勇奋战,弘扬革命精神;全村人均年收是15061元,目前全村路灯已全部架设投入使用,村道已拓宽至6米,监控设备已装上投入使用。……。 |
东山村位于福清市西北部,隶属一都镇人民政府所辖,与永泰、闽侯、莆田三县毗邻,是老、边、少交聚的市定贫困村。全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712户2483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占352户1213人),党员45人,村干部7人。山地面积3.1万亩,耕地面积1746亩。“山水景观并重,人文古迹并茂,环境文化皆优”。有著名旅游景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关寨,东关寨是城堡式土木结构建筑,内设分两层,共有 99 间房……。 |
原始山林夹尾山、新旗山北面(后面)有一条从东北向西南的山溪,俗称后溪,村置溪旁。故其名后溪。后溪村的前身旧属永福乡永唐里,1943年葛岭区善山保,1950年属善山乡,1958年划归福清县属东张公社善山大队,1960年独立为后溪大队,1961年属一都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一都乡。后溪村共有7个村小组,总人口431人,处于一都镇西部,村里有东方第一漂(漂流),旅游、登山,汉堡岩,温泉,水上……。 |
唐朝从闽南泉州今鳌迁至,为南蕃境,据传原名“南潘,祖先由闽南迁来(金鳌村迁来),后在民国时期划地界量田,立碑记载为南湾,故沿之为名。旧属万安乡万安里,有南湾境,院林境,元因之。明属西隅万安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设4甲属渔溪镇,前亭保,1950年属5区县圃乡,1958年属渔溪公社县圃大队,1973年析出成立南湾大队属上迳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南湾村委会属上迳镇。南湾村……。 |
村原位于莉苑村北部,名内莉苑,村庄四周树林茂盛,1958年改名(木臭)林。“林”同“兰”方言谐音,并用地方字名,写成“(木臭)兰”。元朝年间,从泉州迁至,旧属万安乡灵得里,元因之。明属西隅万安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设1甲属洋尾保,1950年为5区上迳乡,1958年属渔溪公社上迳大队,1961年析出成立(木臭)兰大队属上迳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木臭)兰村委会,属上迳……。 |
原海潮可达村前,村尽头设有码头,故名。从泉州东门外西塔迁至,旧属万安乡灵得里上都,有海头境,元因之。明属东隅灵得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属渔溪镇大联乡为海头保,1950年属5区牌边乡,1961年属上迳乡海头大队,1965年8月海头村委会成立,由1-10组组成。1984年改大队为海头村委会属上迳乡。海头村……。 |
位于步履岭脚下,故名。1985年岭胶村委会成立,由1-11组组成,后合并为共9个自然村,属上迳镇政府。岭胶村……。 |
村旁有一古井,井水甘甜,曾有石碑。碑与“牌”谐音定名。旧属万安乡灵得里上都,有龙山境,元因之。明属东隅灵得里上都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设6甲渔溪镇,大联乡海头保,1950年属5区牌边乡,1958年属渔溪镇为牌边大队,1961年属上迳公社,1987年改大队为牌边村村委会。牌边村……。 |
旧属万安乡灵得里,有东林境,元因之。明属灵得里上都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设5甲属渔溪镇上迳乡,下张保,1950年属5区上迳乡,1958年属渔溪公社上迳大队,1961年属上迳公社为东林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东林村委会。东林村……。 |
山斗村位于上迳镇东南部,东邻玉屿村、西邻前宅村,南邻即将开发的中部港城,总面积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500亩,山地面积350亩,河道面积150亩,常住人口1000人,总劳动力541人,其中外出务工经商220人,村民主要从事行业水产养殖,出产水产品有对虾、胡子鱼、罗非鱼、红白鲢鱼、白鲫等,人均月收入1200元。……。 |
村置迳江上游,故名。明朝,从福州晋安河畔迁往长乐,再迁平潭,洪武3年迁至上迳,旧属万安乡灵得里上都,元因之,明属东隅灵得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设甲属渔溪镇迳前、迳后保。1950年属5区上迳乡,1958年属渔溪公社为上迳大队,1961年属上迳公社,1984年属上迳乡改大队为上迳村委会。上迳村……。 |
相传古人迁居至此时发现一大宅,故在大宅前修改村舍。故得名前宅。明万历年间,从河南迁入平潭,后迁至此地,旧属万安乡灵得里,有宋贤境,元因之,明属东隅灵得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设6甲渔溪镇上迳乡,上迳前保,1950年属5区后海乡,1961年属上迳公社为前宅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前宅村委会。前宅村……。 |
取名联华,有团结侨胞,联合华侨之意。宋属永福乡,清远里下都,明属南上隅清远里图1,清宣统二年属渔溪镇,1943年属大联乡有梧瑞,田楼保,1950年属5区朱里乡,1958年成立联华大队,大队驻朱里村,1984年9月改大队为村委会。2007年在联华小区建村部为联华村委会办公地址。联华村……。 |
村置九龙山西北侧山麓,据说下雨时九龙山的水最先流到此处。因有“水头”之称。宋属万安乡万安里有水头境。明属西隅万安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设井头保直属渔溪镇,1950年属第五区水头乡,1958年属渔溪公社上郑大队,1959年成立水头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水头村委会属渔溪镇。水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