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根据福鼎市委办、政府办《关于印发〈“平安先行单位(含下属、直属单位)、乡镇(街道)(含直属单位)、村居(社区)”评选办法〉(修订)的通知》(鼎委办[2012]42号)精神,现将我市拟命名的2021年“平安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对象予以公示。 |
从村民委员会下辖的“坑门里”自然村和“山前”自然村各取一字,因“坑”与“康“同音,雅称康山,故名。1956年由白琳分划出成立康山乡,1969年改为白琳公社康山大队,1987年10月成立康山村民委员会。康山村……。 |
翁江村地处福鼎市白琳镇东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交通便捷,福宁高速公路、温福铁路及973县道贯穿东西,距八尺门高速互通口仅9公里,距集镇5公里,八尺门千吨级深水码头直通国内外港口,海域面积3.5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现有农户1521户,总人口5500多人,本村下辖22个生产队,27个农村小组,是白琳镇第一大行政村,村两委成员共7人,全村0党员56人;2003年纳入集镇新城区规划,资源建档土地总面……。 |
沿州村地处福鼎市白琳镇东北部,依山面海,资源丰富。东至佳阳乡,西至白岩村,南至巽城村北至前岐镇。省道沿海974线穿村而过,距白琳镇镇区15公里,交通便捷。全村总人口3860人,辖17个自然村,总用地面积9517亩。其中山地面积7700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17亩。沿州村具有区位优势----地处福鼎市沙埕港经济发展带,交通便捷。福宁高速公路和八尺门至龙安二级公路等穿境而过、距八尺门互通口仅2.5公……。 |
外宅村位于福建省福鼎市东南,是闽东革命老区基点村,2010年是福鼎市贫困村之一。东面与秦屿吉坑为邻,西、北面分别与白琳镇郭阳、坑里洋、下炉村相连,处于白琳、秦屿两镇交界。村委会所在地距集镇11公里,距福鼎市区28公里,除通村公路已实现路面水泥硬化外,交通条件较为落后。全村共辖有11个自然村,共295户,总人口1089人,主要少数民族为畲族,约占全村人口5%,全村土地总面积为12025亩,村内主要为……。 |
翠郊村地处白琳镇西北部,距集镇约10公里,全村辖有12个自然村,总人口1875人,现有村干部6人,党员37人,村民代表16人。拥有耕地面积1850亩,茶园面积2380亩。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艳丽多彩的兰里瀑布和“天然氧吧”——翠郊脐橙生态园吸引不少周末游子踏足、嬉戏,富有江南古建筑之隗宝的翠郊古民居更是让远方游客流连忘返,且交通便捷,柘太旅游线穿境而过,距福宁高速八尺门互通口车程只30分钟,距福鼎火……。 |
古时溪边就有村店,称畔溪,后谐音为今名。1952年设磻溪大队,1983年改为磻溪乡,1987年改为磻溪村民委员会。磻溪镇磻溪村位于磻溪镇集镇。村域面积711公倾,辖26个自然村,720户,人口3300人,拥有农田2000亩,茶园3000亩,毛竹1000亩,林地1100亩。……。 |
因此当初在桑园水库边上,且周围遍布茂密的丛林,遂称为湖林,故名。1949年初期成立湖林乡政府,1956年至1960年并归桑园小公社湖林大队,1960年岙里、柯洋、湖林三个大队合并成立湖林小公社,1969年改为湖林大队,1987年10月成立湖林村民委员会。湖林村共辖31个自然村,总户数812户,3200多人口。是磻溪镇中心村,也是福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近年来,农民收入、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各项……。 |
油坑村位于太姥山西麓,是福鼎市唯一的少数民族-回族村,距集镇11公里,是磻溪镇比较贫困的行政村之一。全村共有15个自然村,168户1825人,其中回族120户688人,共有党员31名。全村面积18.2平方公里、水田1050亩、茶园2183亩、耕地1948亩、林地3064亩。 2006年以来,油坑村先后获得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农村清洁家园示范村、“宁德市少数民族模范村”、“福鼎市文明村”、“福鼎市级……。 |
磻溪镇蒋阳村地处磻溪镇东南部,是九鲤溪瀑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村503户2176人,辖25个自然村,水田面积2100亩,毛竹2042亩,林地2028亩,茶园面积2500亩,其中村集体高产茶园120亩,今春新增马铃薯150亩,金银花120亩,柑桔180亩。这几年我村立足区域特点,紧紧围绕茶、林、渔等特色农业,成立了金银花、柑桔、淡水养殖等示范基础,确立村集体示范带动农户跟进生产的农业生产模式。……。 |
赤溪村位于福鼎市磻溪镇东南部,与霞浦相毗邻,距福鼎市区65公里,离集镇23公里,处AAAA级名胜风景区太姥山境内,对外交通较为便利。赤溪村是“中国扶贫第一村”,也是少数民族村。全村有14个自然村, 408户180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02人。境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茶叶竹木、淡水养殖、水利矿藏资源。现已初具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基础,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0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800万元,……。 |
吴阳村地处磻溪集镇西南部,方圆约1.8平方公里,有洋中、竹柄、坑边、外洋、鼎炉、后田、后章等15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42户1742人,畲族12户56人,党员26人。民房447座,厂房2座,农田1200亩,农地500亩,茶园1500亩,南北各有一条溪流分别至西向东橫贯其中。溪流流域总面积3.6平方公里。……。 |
朝阳村位于福鼎市西南部,距福鼎市51公里,距磻溪镇13公里,是个边远少数民族村。全村辖3个自然村,188户、781人,总劳动力588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420人,党员12人,少数民族人口252人。中心村有98户、398人。全村有农田650亩、茶园面积326亩,农地面积968亩,森林面积约占70%,森林覆盖率85%,水果面积60亩。朝阳村是九鲤流域范围,境内有九鲤流域诸多未开发景点,主要经济为粮食、……。 |
桑海村地处福鼎市磻溪镇西南部,桑园水库源头。是福鼎市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同时也是桑园水库移民后靠村(原桑园和海洋两个行政村在桑园水库建成后,于1996年8月成立桑海移民新村)。村辖11个自然村,345户,总人口1428人(其中移民人口158人,少数民族286人)。2003年至2005年被宁德市评为第九届“文明村镇”。桑海村生态环境优异,森林覆盖率达88%,其中生态林9491亩,经济林4000多亩;……。 |
后坪村地处霞柘鼎三县交界,是福鼎市老区基点村,距磻溪镇33公里。全村有三个自然村,224户1162人,中心村建有茶厂3座、卫生所一座,全村党员30人,村民代表35人,全村总面积28.2平方公里,水田面积865亩,茶园2200亩,毛竹4200亩,生态林5000亩,森林覆盖率80%,村民主要收入以毛竹、茶叶为主,粮食为辅。……。 |
村是夹在左右两溪间,呈带状田洋,形似竹筏(方言称竹排),故名。1980年成立排洋大队,到1983年合并到金谷大队,然后于1990年2月又从金谷村分出,成立排洋村民委员会。排阳村辖8个自然村,全村163户600多人(其中畬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属少数民族村。村集体基本无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