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衢州市健康村 |
古名丰村,因田畴平旷得名。亦名月潭、潭川,因村临深潭,形如半规新月得名。习称潭头。宋属云台乡,元属二十都四图,明仍之,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属云台乡池淮里二十都四图,1934年属溪源乡。1950年称路口乡第1村;1954年组织上潭、红林、红星3初级社;1956年3社合并,称潭头林业高级社;1958年称池淮公社潭头生产队;1961年称张湾公社潭头大队;1983年称张湾乡潭头村委会;2014年4……。 |
篁岸村位于池淮镇西北部,离县城18.6公里,地域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1亩,林地面积3750亩。人口1828人,569户。特色产业水稻、蚕桑、西瓜、吊瓜、玉米、篁岸村古迹众多,有古桥、古道、千年古井、古樟。篁岸村先后荣获省级充分就业村,省级十百千“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先迹基层党组织、市级民主法制村等荣誉称号。下有篁岸、光芒、福桥头、肖家铺、孙家、里洪、大河滩等自然村。……。 |
池淮村位于开化县的西南部,距县城13.6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以农田为主,土壤以红壤土为主,区内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但季节雨量分配不均匀。池淮村共有4个自然村:池淮村、三边村、畈中村、米墩村,设8个承包组。拥有人口828人,244户,耕地面积486亩,林地面积1009亩,其中生态林233亩。2006年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林业、特产及外出务工收入。全村总收入436.8万……。 |
驻地荷塘,位于镇域西北部,地属丘陵,池淮溪北自长虹入境,东南向环注。耕地442亩,多沿溪。主种水稻、油菜。林地5760亩,其中公益林2150亩,茶园125亩。古树:樟7株,500余年。篁岸至长虹公路穿境。2004年获县文明村称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隶开婺休中心县委第四中心区,建有村党支部。1985年被批准为革命老区村。……。 |
立江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燕窝有参天大树,古松名木,燕窝山燕子神富有神奇色彩,龙门坑的瀑布和悬崖峭壁十分壮观。海拔600多米,高的四姑台山,面积1000余亩,十分平坦。早在唐朝末年就有寺庙和庵堂,僧尼人数发展到1000多人,相当兴旺,是江南最大的佛教圣地,至元末清初才被清兵夷为平地。四姑台山脚下的鳗洞深不见底,横向通往常山濮石出口,鳗洞的鳗精,传说-……。 |
池淮镇寺坞村位于池淮镇西北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010年12月通过行政村调整由原来的楼底、热潮村合并成立。山林面积8300多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3300多亩),耕地面积1100余亩,园林面积150余亩(包括绿化苗木和茶叶)。现有6个自然村,8个承包小组,人口1080人,320户,0党员74人,预备党员2人。寺坞村在2006年建成1000亩蚕桑基地,年养蚕1500余张,产值150多万元,……。 |
池淮镇滩头村地处开化县“十里干滩”源头,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234户744人,承包组有6个,土地总面积4690亩,耕地面积477亩,山林2945亩,其中水田720亩,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7687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全村共有党员31人。名茶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全村现有名茶基地2000余亩,年产值700多万元,人均茶叶纯收入5660元。近年来,滩头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 |
树范村距县城1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交通便利,开化至茅岗的公路穿村而过,地域面积11.88平方公里,是中村乡人口最多的中心村,下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17户,总人口1117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人口276人,全村有党员21人,是开化县8个少数民族村之一。2006年被市委-部确定为合力关爱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07年被县政府列为全县十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被省政……。 |
古名珠山,以村中一小山包圆形似珠得名。张氏居之,又名张村。宋属玉山乡报效里,元属十五都四图,明仍之,清属玉山乡报效里十五都四图,1934年属亲仁乡;1950年称张村乡第2村;1955年组织光明初级社;1956年称光明乡珠山高级社;1958年称红旗公社张村生产队;1961年称中村公社张村大队;1983年称中村乡张村村委会。张村村是中村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辖……。 |
新门村现有人口525人,4个自然村,5个承包组,距乡政府只有3公里,有丰富的山林资源,清清的溪水甘甜可口,而且环境怡人。该村近几年按照村镇规划的要求,农户建房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布局合理。新一届村两委有决心在今后努力争取“千村示范,百村整治”及争取列入项目,将新门村逐步改善村容村貌,步入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
长虹乡芳村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有四个自然村(芳村、余村畈、六亩、十里坑口),九个承包组,341户,1123人;辖区总面积5.62平方公里,其中(1)耕地面积476亩,(2)山林面积6522亩。其中用材林5000亩,茶叶350亩(名茶100亩),油茶1100亩,毛竹200亩;有个体工商户近百户,出租车3辆。乡中心小学设在本村,在校生达200余人。乡卫生院也设在该村,各类科室齐全,拥有床位14张。设有池……。 |
1956年与田畈、黄沙2初级社合并,称溪口乡绿源林业高级社。意为绿色之源头,寓生活幸福美满。宋属金水乡通德里,元属五都三图,明仍之,清属金水乡通德里五都三图,1934年属同源乡。1950年称菖蒲乡第7村;1954年组织田后初级社;1956年与田畈、黄沙2初级社合并,称溪口乡绿源林业高级社;1958年析置,称霞湖公社田后生产队;1961年称溪口公社田后大队;1983年称林山乡田后村委会;2010年殿……。 |
1956年利平、渊底、田铺3初级社合并,称溪口乡利平林业高级社。利平即有利和平之意。宋属开原乡通德里,元属二都二图,明仍之,清属开原乡通德里二都二图,1934年属桂岩乡。1950年称郑家乡第6村;1956年利平、渊底、田铺3初级社合并,称溪口乡利平林业高级社;1958年称霞湖公社利平生产队;1961年称溪口公社利平大队;1983年称林山乡利平村委会。利平村……。 |
相传古时有童姓居之,故名童村,谐称桐村。宋属龙山乡青阳里,元属二十七都一图,明仍之,清属龙山乡青阳里二十七都二图,1934年属同有乡。1950年称桐村乡第3村;1954年组织桐村初级社;1955年称实践高级社;1958年称桐村公社桐村生产队;1961年称桐村大队;1983年称桐村乡桐村村委会;1985年隶桐村镇;2010年12月桐村、建平合并,称桐村村委会。桐村村介绍桐村村是开化县桐村镇驻地的一个……。 |
2010年村规模调整,将村头三村、村头四村合并,以位于上村头村的前面(即进入口),与上村头相对,故名前村头。宋属金水乡宣风、辛平里,元属七都五图,明仍之,清属金水乡宣风、辛平里七都五图,1934年属七贤乡。1950年称七贤乡3、4村;1955年组织村头3、4村初级社;1956年称友谊村头高级社;1958年析置,称村头公社村头3、4生产队;1961年称村头三、四大队;1983年称村头乡村头三村、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