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1年度衢州市健康村[12]

2021年度衢州市健康村[12]

  2021年度衢州市健康村
  一、基本状况下溪村205国道穿村而过,距县城10公里,距华埠镇政府6公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有下溪、塔山底、旺财坞口3个自然村,262户,人口1033人。现有耕地面积425亩,山林面积6700亩,农户主要从事务工、经商、建筑、运输等二、三产业,农业方面的收入是茶叶、苗木生产,是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近年来,下溪村两委会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创建美丽乡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级经济社会……。
  下淤村距离开化县城6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是个典型城郊村,全村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262户,936人。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68元。去年获得国家3A级景区村称号,同时还是县级特色文化村、衢州市生态示范村、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下淤村地处马金溪畔,因山而美、因水而活。3年前的下淤,除了距离开化县城只有几分钟车程这一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外……。
  古名瑚边庄,因处马金溪河边得名;又因村口溪边有土石小墩,磊石似屏,故又名墩后庄,姚氏居之,又称姚家。宋属玉山乡仙凤里,元属十三都八图,明仍之,清属玉山乡仙凤里十三都九图,1934年属儒廉乡;1950年称明廉乡4村;1954年组织姚家初级社;1956年称和平乡姚家高级社;1958年称红旗公社姚家生产队;1961年称音坑公社姚家大队;1983年称音坑乡姚家村委会。姚家村位于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东北部,2……。
  音铿村位于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政府所在地,205国道贯穿南北,有17个村民小组,762户,2624人,全村共有耕地1570亩,林地面积为2736亩.经济作物面积840亩,蔬菜基地面积756亩.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经济作物.正常年景年粮食总产量为1213.5吨,属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近两年来,音铿村立足城郊优势,借助项目推动,盘活土地资源,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龙门村位于钱江源头、浙皖边界,地处钱江源支流龙门溪畔,因境内有九溪汇流在村西北百尺深潭内,深潭两岸峭壁直矗形似龙门,故取名龙门村,寓意鲤鱼跳龙门。龙门村全村区域面积14.14平方公里,辖有汪家、余家、外山和大麦坞4个自然村,现有住户317户,人口1006人,党员35名。龙门村是多姓共居的古村落,有汪、余、赖、黄等姓。全村森林密布、瀑布成群,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森林、飞瀑、河流、溪涧、龙潭等自然……。
  古名丰沿坦。村处山间坪地,土瘠民贫,为盼连年丰收,故名;解放初改称丰盈坦,寓丰收盈余之意。原属安徽休宁县二十都五图,1931年从安徽划归开化;1934年属振新乡;1950年称齐溪乡第4村;1954年组织上村林业初级社;1956年称齐岭乡上村林业高级社;1958年称马金公社上村大队;1961年称齐溪公社上村大队;1983年称齐溪乡上村村委会。1987年称西坑镇丰盈坦村委会;1992年称齐溪镇丰盈坦委……。
  村以山名;山以其形似龙,故名大龙。宋属崇化乡合成里,元属九都五图,明仍之,清属崇化乡合成里九都七图,1934年属振新乡。1950年称齐溪乡第2村;1954年组织大龙林业初级社;1956年称齐岭乡大龙林业高级社;1958年称马金公社大龙大队;1961年称齐溪公社大龙大队;1983年称齐溪乡大龙村委会;1987年称西坑镇大龙村委会;1992年6月称齐溪镇大龙村委会。齐溪镇大龙村人口188户,604人,……。
  村以花木名;马金溪东岸石壁山上多长木犀,又名桂花,俗称密赛花,简称密赛。宋属开源乡永平里,元属三十五都三图,明仍之,清属开源乡永平里三十五都二图,民国23年(1934)属开阳镇。1950年称音坑乡1村;1956年称城关镇密赛高级社;1958年称城关公社密赛生产队;1961年改称城关镇公社密赛大队;1983年称城关镇密赛村委会;2014年4月隶华埠镇。密赛村……。
  桃溪村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桃溪村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特色文化村”、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市“劳模集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示范村”、“科技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综治先进单位”、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省级“巾帼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也多次被县委、市委评为“基层先进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村书记叶友根先后获……。
  翁村村地处城关镇西南面,距县城8公里,在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由原后江村、翁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共辖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78户1139人,有党员49名。全村耕地面积1100亩,山林总面积4200亩。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下,翁村村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开通了后江与原翁村两个自然村间的康庄公路,完成了村庄道路的硬化、路灯亮化和道……。
  朴岭村位于乡域西部,地域面积5.4平方千米,距金村2.6千米。辖朴岭、直坑口、古溪3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39户,445人。地属低山区,耕地257亩,林地7287亩。农作以水稻为主,辅以油菜、小麦、豆类等;林地以松、杉、毛竹、杂木林为主,辅以柑橘、板栗、茶叶等。乡道坝朴公路过村。樟1株,500余年。长途电话区号0570,联系电话6261100,邮政编码324300。……。
  东坑口村是杨林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有4个自然村282户1053人,2007年村人均纯收入6500元,有耕地810亩,山林9800亩。近几年来,东坑口村紧紧围绕“建秀美山川,促经济发展”的路子,根据“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按照“四个文明”的建设标准,对村庄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整治,努力走生态立村,富民强村之路。由于目标明确,思想上高度统一,措施有力,极大的促进了东坑口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10年12月村规模调整时将高新、高韩、三合3村合并,各取一字,名高合村。宋属崇化乡合成里,元属十一都七图,明仍之,清·宣统三年(1911)前属崇化乡松千米十二都三图,后属训型乡,1934年属礼型乡。1950年称徐塘乡第3村;1956年称马金乡高韩高级社;1958年称马金公社高韩生产队;1961年称徐塘公社高韩大队;1983年称徐塘乡高韩村委会;1992年隶马金镇;2010年,高新、高韩、三合3……。
  居马金老街下段,故名下街。宋属崇化乡合成里,元属十都五图,明仍之,清属崇化乡合成里十都四图,1934年属马金镇。1950年称马金乡第4村;1956年称马金乡利群高级社;1958年改称马金公社下街生产队;1961年称马金公社下街大队大队;1983年称马金乡下街村;1985年隶马金镇;2010年明塘坞、下街二村合并,称下街村委会。下街村地处马金镇集镇中心,新老205国道的交叉口,黄衢南高速公路的出口处……。
  设有6个村民小组,161户,603人,3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342亩(水田222亩,旱地120亩),桑园121亩。该村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山林面积3115亩,村集体经济较好。2007年村集体对合作医疗每人每一个年30元全部由村给予补助。近年来,先后开展村办公场所修缮,村庄整治,村道硬化,垃圾集中处理农民饮用水等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