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根据《云南省爱卫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创建国家和省级卫生城镇工作管理程序的通知》、《云南省卫生乡镇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和《云南省卫生村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要求,省爱卫办于2021年9月至12月对各州市2021年度新申报创建云南省卫生乡镇、卫生村进行了考核验收,经省爱卫办综合复核评估,有139个乡镇、2165个村分别达到了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标准。 |
“额冲衣”为彝语音译汉,意为旧时出水的地方。1949年前属陆良县圭山乡,1950年划归路南县圭山区糯黑乡,1956年属圭山区海邑乡石峰高级社,1958年属圭山公社石峰管理区,1961年属圭山区额冲衣大队,1963年属圭山区糯黑公社,1970年属圭山公社糯黑大队,1973年属圭山公社额冲衣大队,1984年属圭山区额冲衣乡,1988年为圭山乡额冲衣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改……。 |
1949年前属路南县圭山乡,1950年属圭山区海邑乡,1956年属圭山区海邑圭峰高级公社,1958年为圭山公社,1961年为圭山区圭山公社和合大队,1963年为圭山区和合公社,1984年为圭山镇和合乡,1988年为圭山镇和合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改为圭山镇和合村民委员会。和合村……。 |
“普拉河”为彝语音译汉,意为地形像蒲萝之地。1949年前属路南县圭山乡,1950年改为圭山区海邑乡,1956年改为海邑乡普光高级社,1958年改为圭山公社普光管理区,1961年改为圭山区海邑公社普拉河大队,1963年改为圭山区普拉河公社,1970年改为圭山公社普拉河大队,1984年改为圭山区普拉河乡,1988年改为圭山乡普拉河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改为圭山镇普拉河村民……。 |
“尾乍黑”为彝语音译汉,意为曾经淹没过猪的水塘。1949年前属圭山乡,1950年属圭山区海宜乡,1956年属海宜乡长冲高级社,1958年属圭山公社长冲管理区,1961年为圭山区圭山公社尾乍黑大队,1963年为圭山区尾乍黑公社,1970年为圭山公社尾乍黑大队,1984年改为圭山区尾乍黑乡,1988年为圭山乡尾乍黑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改为尾乍黑村民委员会。尾乍黑村……。 |
1949年以前属圭山乡,1950年属圭山区海邑乡,1956年属圭山区海邑乡圭峰高级社,1958年属圭山公社圭峰管理区,1961年为圭山区圭山公社小圭山大队,1963年属圭山区尾乍黑公社,1970年为圭山公社小圭山大队,1984年改称圭山区小圭山乡,1988年为圭山乡小圭山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改为圭山镇小圭山村民委员会。小圭山村……。 |
“当甸”为彝语音译汉,彝语意为开店铺的地方。1949年前属圭山乡,1950年属圭山区海宜乡,1956年属海宜乡长冲管理区,1961年属圭山公社当甸大队,1963年属圭山区当甸公社,1970年属圭山公社当甸大队,1984年为圭山区当甸乡,1988年为圭山乡当甸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改为圭山镇当甸村民委员会。当甸村……。 |
1949年前属陆良县圭山乡,1950年划归路南县圭山区海邑乡,1956年属亩竹箐乡红旗高级社,1958年属圭山公社红旗管理区,1970年属亩竹箐公社小板田大队,1984年属亩竹箐区小板田乡,1988年为亩竹箐乡小板田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划归圭山镇小板田村民委员会。小板田村……。 |
糯黑村,距石林县城30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农户296户,1056人,彝族人口占99%。平均海拔1987米,国土面积39.8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6%。“糯黑”在彝语中意为“猴子戏水的水塘”。顾名思义,糯黑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彝族(撒尼人)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居民住房特色突出,大部分为天然石材简单堆砌而成,村貌古朴,为滇中独一无二的“石头古寨”。全村以种植烤烟……。 |
1949年前属陆良县圭山乡,1950年划归路南县圭山区海邑乡,1956年属亩竹箐乡红旗高级公社,1958年属圭山公社红旗管理区,1970年属亩竹箐公社红路口大队,1984年属亩竹箐区红路口乡,1988年为亩竹箐乡红路口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划归圭山镇红路口村民委员会。红路口村……。 |
“水补衣”为彝语音译汉,意为盛产小野蒜之地。1949年前属陆良县,1950年划归路南县圭山一区亩竹箐乡前哨高级社和红旗高级社,1958年改为圭山区亩竹箐公社,1970划归红路口大队,1984年改为亩竹箐区水补衣乡,1988年改为亩竹箐乡水补衣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6年1月划归圭山镇。水补衣村……。 |
1949年前属陆良县圭山乡,1950年划归路南县圭山区,1957年为亩竹箐乡红旗高级社,1958年为圭山公社红旗管理区,1961年属圭山区亩竹箐大队,1963年属圭山区亩竹箐公社,1970年为亩竹箐公社亩竹箐大队,1984年为亩竹箐区亩竹箐乡,1988年为亩竹箐乡亩竹箐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8年亩竹箐村委会改为蝴蝶村委会,2006年1月改为圭山镇蝴蝶村民委员会。蝴蝶村……。 |
“矣维哨”为彝语音译汉,意为山体分水岭上的哨卡。1949年前属泸西县旧城区,1950年划归路南县圭山区海邑乡,1952年为一区矣维哨乡,1956年属亩竹箐乡前哨高级社,1958年属圭山公社前哨管理区,1961年属亩竹箐公社矣维哨大队,1963年属圭山区矣维哨公社,1970年属亩竹箐公社矣维哨大队,1984年改为亩竹箐区矣维哨乡,1988年改为亩竹箐乡矣维哨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 |
解放前属麟马乡,1950年属南区大可乡,1956年为大可乡勤劳高级社,1958年属滴水公社勤劳管理区,1961年为板桥区大可公社中龙大队,1963年为板桥区中龙公社,1969年为大可公社中龙大队,1970年为板桥公社中龙大队,1972年为大可公社中龙大队,1984年为大可区中龙乡,1988年改为中龙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大可乡中龙村民委员会。中龙村……。 |
1949年前属宝山乡,1950年后为第四区结胜乡,1956年为南大村乡新合高级社,1958年为滴水公社新合管理区,1961年为板桥区大可公社结胜大队,1963年为板桥区结胜公社,1969年为大可公社结胜大队,1970年为板桥公社结胜大队,1972年为大可公社结胜大队,1984年改为大可区结胜乡,1988年为大可乡结胜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大可乡结胜村民委员会。结胜村……。 |
1949年前为县辖南大村镇,1950年为南区南大村乡,1956年为南大村乡青春高级社,1958年为滴水公社青春管理区,1961年为板桥区大可公社南大村大队,1963年为板桥区南大村公社,1969年为大可公社南大村大队,1970年为板桥公社南大村大队,1972年为大可公社南大村大队,1984年改为大可区南大村镇,1988年改为大可乡南大村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南大村村民委员会。南大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