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1年度云南省卫生村[104]

2021年度云南省卫生村[104]

  2022年2月28日,根据《云南省爱卫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创建国家和省级卫生城镇工作管理程序的通知》、《云南省卫生乡镇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和《云南省卫生村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要求,省爱卫办于2021年9月至12月对各州市2021年度新申报创建云南省卫生乡镇、卫生村进行了考核验收,经省爱卫办综合复核评估,有139个乡镇、2165个村分别达到了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标准。
  仁和村:隶属于凤尾镇,村委会驻地距镇政府6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070米,最低海拔1050米,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寒、温同在,最高气温27度,绝对低温18度。平均降雨量1804毫米。粮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产业主要发展核桃、甘蔗、茶叶、膏桐等经济作物。是一个居住着汉、佤、白、彝等民族杂居的山区村,辖区内5个自然村10个村小组333户1565人,总耕地面积2076亩,其中有水……[详细]
  芦子园村:芦子园村隶属凤尾镇,距凤尾镇政府1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2.9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00米,最低海拔820米,气候分布为寒、温、亚热同在,形成内陆亚热气候和高山气候交错,最高气温28度,绝对低温13度。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均无霜期为330天。粮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产业主要发展核桃、甘蔗、茶叶、澳洲坚果、膏桐等经济作物。是一个汉、佤、傈僳、回、苗等多……[详细]
  小水井村:小水井村委会隶属凤尾镇,村委会驻地距镇政府16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030米,最低海拔830米,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寒、温同在,最高气温27度,绝对低温17度。平均降雨量1824毫米,粮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产业主要发展核桃、甘蔗、茶叶、膏桐等经济作物。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彝、拉诂、佤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山区村。辖区内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农户508户2080人。总耕……[详细]
  大柏树村:大柏树村隶属凤尾镇,距凤尾镇政府15公里。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230米,最低海拔831米,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寒温同在,最高气温28度,绝对低温15度。平均降雨量1824毫米,辖区内12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农户557户2518人,粮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产业主要发展核桃、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是一个汉、民杂居具有立体气候的山区村。总耕地面积5188亩,其中:水田107……[详细]
  彭木山村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924202202。[详细]
  铜厂村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924202203。[详细]
  竹瓦村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924202206。[详细]
  尖山村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924202208。[详细]
  大寨村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924202209。[详细]
  蟒蛇山村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924202210。[详细]
  岩子头村:位于勐捧镇东南部,辖区面积49.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100米,平均海拔高1550米,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4℃,年蒸发量为1500毫米,下设16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1031户农户4825人,具有彝族、白族、汉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有水田3112亩,旱地4738亩,粮食总产量2139吨,人均占有粮食43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580.55万元,人均收入1834元。……[详细]
  核桃箐村:位于勐捧镇的东北部,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00米,最低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6.1℃,下设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4户农户1532人,主要以汉族为主,有水田1430亩,旱地1216亩,粮食总产量732吨,人均占有粮食47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41.35万元,人均收入1834元。……[详细]
  半个山村:位于镇康县城西南部,辖区面积3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200米,最低海拔1000米,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年均气温16.5℃,下设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30户农户108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有水田655亩,旱地1703亩,粮食总产量540吨,人均占有粮食49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20.25万元,人均收入1522元。……[详细]
  流水村:位于勐捧镇东部,辖区面积30.9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283米,最低海拔1450米,平均海拔1550米,下设7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668户农户3070人,居有汉、彝、傣、佤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8%有水田1420亩,旱地3566亩,粮食总产量1389吨,人均占有粮食407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36.41万元,人均收入1782元。……[详细]
  象脚水村:位于勐捧镇东北部,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1700米,属于温暖湿润良茶区,下设7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432户农户2048人,居住有汉、白、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5.6%,有水田828亩,旱地3028亩,粮食总产量707吨,人均占有粮食32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21.67万元,人均收入1621元。……[详细]
  石桥村:位于勐捧镇东北部,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00米,平均海拔1450米,平均气温16℃,无霜期336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下设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668户农户3070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1%,有水田386亩,旱地1200亩,粮食总产量330吨,人均占有粮食26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03.89万元,人均收入1597元。……[详细]
  根基村:位于镇康县西北部,辖区面积27.85平方公里,下设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377户农户1730人,以汉族和彝族杂居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最高海拔2430米,平均海拔高度2200米,有水田507亩,旱地3071亩,粮食总产量421吨,人均占有粮食23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35.76万元,人均收入1500元。……[详细]
  丫口村:位于勐捧镇西北部,辖区面积52.17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均降水量950毫米,年均蒸发量1561毫米,年平均气温16.8℃,四季无霜,下设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538户农户2580人,以汉族、苗族等民族杂居为主,有水田492亩,旱地3339亩,粮食总产量519吨,人均占有粮食126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785.87万元,人均收入1993元。……[详细]
  忙耿村:位于镇康县东北部,辖区面积为36.2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高度1150米,属于温带和热带山区,下设有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32户农户1547人,以汉、彝、佤、傈僳等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56%,有水田321亩,旱地3281亩,粮食总产量410吨,人均占有粮食221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03.58万元,人均收入2068元。……[详细]
  蒿子坝村:位于勐捧镇西北部,辖区面积41.36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21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无霜期仅285天,平均气温14.7℃,下设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390农户户1878人,以彝族、满族和汉族杂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4%,有水田598亩,旱地3263亩,粮食总产量282吨,人均占有粮食136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24.69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20元。……[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