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根据《云南省爱卫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创建国家和省级卫生城镇工作管理程序的通知》、《云南省卫生乡镇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和《云南省卫生村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要求,省爱卫办于2021年9月至12月对各州市2021年度新申报创建云南省卫生乡镇、卫生村进行了考核验收,经省爱卫办综合复核评估,有139个乡镇、2165个村分别达到了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标准。 |
老母村位于小百户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23千米,东至炒铁村委会,西至昆明市宜良县九乡铁厂村委会,南至罗贡村委会,北至芦山村委会,村委会驻老母寨。2014年统计老母村共536户,人口1736人,全村面积60.3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788亩,山林面积68311.5亩,下辖:骂衣村、老母村、小村村、陡坡村、梳头庄村、四家村、新村、抄麦地村8个村,8个村民小组。地处亚热带,气候冬干夏湿,年均温度14……。 |
罗贡村位于小百户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9千米,东至大莫古镇太平哨社区,西至老母村委会,南至普乐村委会,北至炒铁村委会,村委会驻罗贡村。2014年统计罗贡村共850户,人口3360人,全村面积15.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5040亩,山林面积17950亩,下辖:大村、罗贡村、赫斐村3个村,8个村民小组。地处亚热带,气候冬干夏湿,年均温度14℃,降雨量为900 - 1000mm,无霜期247天,经济发展……。 |
炒铁村位于小百户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5千米,东至兴隆村委会,西至罗贡村委会,南至罗贡村委会,北至芦山村委会,村委会驻炒铁村。2014年统计炒铁村共995户,人口3988人,全村面积36.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3000亩,山林面积30000亩,下辖:章柏村、炒铁村、硝洞村3个村,5个村民小组。获奖情况:2015年荣获小百户镇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奖一等奖。地处亚热带,气候冬干夏湿,年均温度15.……。 |
1949年前属海晏乡;1952年设官庄乡,属一区;1959年设官庄管理区,属大同公社;1963年设官庄小公社,属丹凤区;1973设官庄大队,属大同公社;1984年设官庄乡,属大同区;1987年设官庄村公所,属大同乡,2000年6月设官庄村民委员会,属大同乡;2006年3月属丹凤镇;2013年12月25日属大同街道,沿用至今。官庄村……。 |
1949年前属梅山乡,1950年属色从乡;1958年设长桥管理区,属大同公社;1961年设长桥小管理区,属新村中公社;1973年设长桥大队,属大同公社;1984年设长桥小乡,属大同区;1987年3月成立大同乡,长桥大队改为长桥村公所;2000年6月改为长桥村民委员会,2006年长桥村委会属丹凤镇,2013年11月属大同街道。长桥村……。 |
原名“黑纳泥”,彝语“嘿”为水塘,“纳”为黑彝族,“泥”为牛,即水塘畔养牛多的黑彝族村庄。解放后简称为“黑那”。1949年前属梅山乡,1950年属束米甸乡,1958年属山坞管理区;1961年设黑那小管理区,属则黑中公社;1963年设黑那小公社,属龙庆区;1973年设黑那大队,属大同公社;1984年设黑那小乡,属大同区;1987年设黑那村公所,属大同乡;2000年6月设黑那村委会,属大同乡;2006……。 |
1949年属海晏乡,1950年设石碑乡,属第一区;1958年设石碑管理区,属大同公社;1963年设石碑小公社,属丹凤区;1973年设石碑大队,属大同公社;1984年设石碑小乡,属大同区;2000年设石碑村委会,属大同乡;2006年石碑村委会属丹凤镇,2013年12月设石碑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大同街道,沿用至今。石碑社区……。 |
1949年隶属罗平县第六区淑基乡,1950年后仍然隶属淑基乡;1958年设竹基管理区,隶属超英(竹基)公社;1961年设永安小管理区,隶属竹基公社;1963年划归师宗县设永安小公社,隶属竹基区;1973年设永安大队,隶属竹基公社;1984年改为永安小乡,隶属竹基区,1987年改为永安村公所,隶属竹基乡;2000年6月改为永安村委会,隶属竹基乡;2009年9月26日撤乡设镇,隶属竹基镇,沿用至今。永……。 |
原名“歹坞”,彝语,“歹”为洼地,“坞”为阔地,1950年易“歹”为“斗”,即山下的旷洼之地。1949年隶属罗平县淑基乡,1958年设斗坞管理区,隶属宗县设斗坞小公社,隶属竹基区;1973年设斗坞大队,隶属竹基公社;1984年设斗坞小乡,隶属竹基区,1987年设斗坞村公所,隶属竹基乡;2000年6月设斗坞村委会,隶属竹基乡;2009年撤乡设镇,隶属竹基镇,沿用至今。斗坞村……。 |
壮语原名“隆革”,意即狭窄的林地,清康熙年间演化为“鲁克”。1949年属五龙乡;1954年设鲁克乡属第四区;1958年设鲁克管理区,隶五龙公社;1961年设鲁克小管理区,隶脚家箐中公社;1963年设鲁克小公社,隶第五区;1973设鲁克大队,隶五龙公社;1984年设鲁克小乡,属五龙区;1987年设鲁克村公所,隶五龙壮族乡;2000年6月设鲁克村民委员会,隶五龙壮族乡至今。鲁克村……。 |
1949年前属八寨乡;1950年属保太乡;1954年设保太乡隶第四区;1958年设保太管理区,隶五龙公社;1961年设保太小管理区,隶保太中公社;1973年设保太大队,隶五龙公社;1984年设保太小乡,隶五龙区;1987年设保太村公所,隶五龙壮族乡;2000年6月改为保太村民委员会,隶五龙壮族乡至今。保太村……。 |
壮语原名“纳昂”,“纳”为田,“昂”为丫巴,即在形似丫巴的田旁,后演化为“南岩”。1949年属五龙乡;1954年设南岩乡隶第四区;1958年设南岩管理区,隶五龙公社;1961年设南岩小管理区,隶五龙公社;1973年设南岩大队,隶五龙公社;1984年设南岩乡,隶五龙区;1987年设南岩村公所,隶五龙壮族乡;2000年6月设南岩村民委员会,隶五龙壮族乡至今。南岩村……。 |
1949年前属庆云乡;1954年设大厂乡隶第四区;1958年设大厂管理区,隶五龙公社;1961年设大厂小管理区,隶脚家箐中公社;1963年设大厂公社,隶第五区;1973年设大厂大队,隶五龙公社;1984年设大厂小乡,隶五龙小区;1987年设大厂村公所,隶五龙壮族乡;2000年6月改为大厂村民委员会,隶五龙壮族乡至今。大厂村……。 |
1949年至1950年属龙庆乡,1951年至1958年设豆温乡,属第三区。1959年至1960年设豆温管理区,属龙庆公社,1961年至1962年设豆温管理区,属龙庆中公社。1963年至1972年设豆温小公社,属龙庆区。1973年至1983年设豆温大队,属龙庆区。1984年至1987年设豆温小乡,属龙庆区。1987年设豆温村公所,2000年6月改为豆温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豆温村……。 |
1949年至1950年属梅山乡,1950年至1958年属束米甸乡,隶第三区。1959年至1960年属阿梅者管理区,属幸福(则黑)公社,1961年至1962年设架得小管理区,属则黑公社。1963年至1972年属束米甸小公社,隶龙庆区。1973年至1983年设架得大队,属龙庆公社。1984年至1987年设朝阳小乡,属龙庆区。1987年设朝阳村公所,属龙庆乡。2000年变更为村民委员会,属龙庆乡,沿用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