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研究,河南省爱卫会决定命名开封市鼓楼区仙人庄街道等168个乡镇为“河南省卫生乡镇”,重新确认命名中牟县刘集镇等213个乡镇为“河南省卫生乡镇”。 |
练集镇位于商水县东半部,与县城和周口市成等腰三角,相距有十公里,全镇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有耕地61500亩。现辖26个行政村,231个村民组,11900户,51000口人。练集镇历史悠久,是个古老集镇,据史料记载,自宋朝以来一直是县级所辖地方集镇,从明朝史历年间至今都是本县东半部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集镇。练集镇交通、通讯便利,漯阜铁路,漯阜高速公路,周项复线公路,商项公路均穿境而过。97个自然村……。 |
淮阳县鲁台镇位于淮阳东南部,东与郸城钱店镇、沈丘白集乡接壤,西与朱集乡毗邻,南与豆门乡相依、北与冯塘乡相望。西蔡河穿境而过。镇政府驻地鲁台距城区30公里。辖26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272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总人口8.6万余人。相传春秋时期鲁人秋胡,仕于陈、居于此,常思念家乡,筑高台而望之,故称望鲁台,亦称秋胡台,久之而为鲁台,是淮阳区“七台八景”之一。北宋时……。 |
淮阳区曹河乡位于淮阳西部,淮阳、西华、川汇区三地交界,西接西华、南连川汇区、北临齐老。乡政府驻地王楼新街距县城15公里,区域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7.6万亩。辖23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197个村民组,总人口约6.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85.7人。大广、周商两条高速境内交叉穿过,距周商高速入口2公里,大广高速入口4公里,G144、朱搬、淮大、郑合高铁四条路穿境而过,……。 |
安岭镇位于周口市淮阳区境北部,东接临蔡镇,西依齐老乡,南邻白楼镇,北襟太康县,镇政府驻地安岭距城区12.5公里,辖区南北长10.45公里,东西宽10.93公里,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34个村民委员会,157个自然村,319个村民组,人口约9.4万人,可耕地面积11万亩,是淮阳排名第一的农业大镇、畜牧强镇,素有“芦笋王国”的美称。安岭镇是淮阳抗日游击队的诞生地、淮太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是淮阳……。 |
黄集在淮阳区县城东北方向25公里处。清代黄姓在此建村,初名黄柏堂,后筑寨兴集,易名黄家集,简称黄集。黄集乡人民政府驻此。东隔李贯河与鹿邑、郸城相望,南与葛店乡毗邻,西与临蔡镇接攘,北与四通镇交界。省道商周公路从西部穿境而过,县道X010和X007在黄集村黄集大街交汇,新建省道S216,从西部穿过。全乡总面积59.3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6.2万亩,6.4万人,有汉、回两……。 |
永丰镇位于市境北中部,东邻丁集镇,西邻范集乡,南邻高寺镇,北邻南顿镇,城郊乡,面积56.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永丰。全乡辖29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人口62670人,53475亩耕地。永丰原名百家冢铺。清宣统三年(1911)修案,更名“永丰”,取永年丰收之意。1965年由范集、南顿、丁集三个乡划出部分大队,成立永丰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永丰乡。永丰乡在发展经济上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区位……。 |
郑郭镇位于项城市东部,沈丘、项城两城之间,北隔沙颖河与淮阳县窦门乡相望,素有“鸡鸣闻三县”之称。漯阜铁路、漯界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横贯东西达十八公里,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全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5.6万亩耕地。郑郭镇历史悠久,传说三国名医华佗埋葬于此,称“华骨冢”,后人立祠称“华佗祠”。改革开放以来,郑郭镇历届党委政府按照“兴工强农、扩城活商、科教先导、强镇富民”的指导思想,……。 |
高贤乡位于太康县西北部,东邻王集乡,南接清集乡,西与芝麻洼乡接壤,北与杞县竹林乡毗邻。全乡总面积7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万亩,4.9万人,辖29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高贤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史载,孔子门生高柴(字子羔)系春秋时卫人,公元前480年,卫国内乱,逃此以教书讲学为生,死后葬此。因其系七十二贤之一,故取村名高贤(又名高柴集),为县城西北历史较久的农村集镇。该乡有省级重点保护文……。 |
扶沟县韭园镇位于县场面西9公里处。西与许昌市接壤,距离地107国道、京广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4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80公里,311国道昨许郸地方铁路穿境而过。全镇辖40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5万口人,镇城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址在万亩。1996被原周口若悬河地委,行署命名为科为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被省乡企业局命名为东西部合作示范园区,被原地区科委命名为科技示范乡镇,并被地委、行署命名为……。 |
官会镇位于市境东部,东至直河与沈丘县交界;南至汾河与傅集镇、新桥镇为邻;西与高寺镇、丁集镇接镶;北与王明口镇毗连。面积72.48平方公里,耕地688835亩。辖27个行政村,138个自然村,人口7.25万人。镇政府驻地官会。据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项城、沈丘、铜城三县知县,为解决水利纠纷于此会晤,故名官会。1958年建官会人民公社地,1983年为官会乡。1998年撤乡设镇。近……。 |
新桥镇位于市境南部,为豫东南两省三县交界处。东邻付集镇、西邻老城乡,南邻安徽省临泉县,东南临沈丘县,西南邻贾岭镇,面积74.5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辖29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人口6.5万。镇政府驻地新桥。据传:此处泥河上原建有木桥,名称无考。明弘治(1488--1505)年间,泥河南岸双千顷王家,与泥河北岸八百顷孙家联姻,为行走方便,将原桥向西移七百米,另建新桥,故名。1958年成立新桥……。 |
秣陵镇位于市境中南部,四周与老城乡接壤。辖4个居委会,4个郊区行政村,面积4.79平方公里,耕地2550亩,人口147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088人。是回族居住较多的乡镇。据史料记载:明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旧治从槐坊店(今沈丘县槐店)迁此,长达525年之久。民国时期为城关区,1942年称过一段秣陵镇。1950年,项城县人民政府驻地,亦称城关区。1953年冬,县政府迁水寨后,这里俗称老城……。 |
高寺镇位于市境中部,东邻官会镇、新桥镇、西邻范集乡,南邻老城乡,北邻丁集镇、永丰乡。面积64.7平方公里,耕地59610亩,辖26个行政村,106个自然,人口6.6万。镇政府驻地高寺。古代,此处有一高丘,名高阳丘。《太平环宇记》载:“应、南顿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阳氏才子,故号高阳丘也。”后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后,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简称今名。1965年由新桥、老城、丁集三个公社划出部分……。 |
清河驿乡是西华县的一个新兴乡,因倚清水而得名清河驿,该乡位于西华县城东部,距县城12.5公里,南北分别与淮阳县曹河乡、东夏镇毗邻,属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境内清水河、黄水沟并行南流。省道南石公路东西穿过,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4.2℃,无霜期216天,平均日照时数2318.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47毫米,为暖温带半湿润季气候,全乡总面积48.4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58个自然村、……。 |
艾岗乡位于西华县西北部,距县城22公里,东与红花镇接壤,西与鄢陵县陶城乡为邻,北与扶沟县古城乡相连,南靠颖河,与逍遥镇、西夏镇隔河相望,并与黄桥乡毗连。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委员会,45个自然村,119个村民组,4.06万口人,6.06万亩耕地。解放后,归第二区管辖。1965年从红花人民公社析置艾岗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艾岗乡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三岗(陵头岗村、苗里岗村、都城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