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根据甘肃省爱卫会《关于印发甘肃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村、社区和单位标准(2016版)及其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甘爱卫发〔2016〕6号)有关规定,经各市州爱卫办考核申报,省爱卫办综合审定,2021年度拟命名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镇等167个乡镇为“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西北新村等514个村为“甘肃省卫生村”;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等 104 个为“甘肃省卫生社区”。 |
岔岔洼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623106204。 |
因区域内有直沟居民点而得名。“直沟”较直的山沟。1952年直沟村属安远乡,1957年撤乡改镇为安远镇,1961年柳树沟大队直沟生产队属安远公社,1965年属乌鞘岭公社,1985年直沟村属安远镇管辖至今。直沟村……。 |
因区域内有南泥湾居民点而得名。“南泥湾”意为烂泥、沼泽之意,原为烂泥湾后改称南泥湾。1952年南泥湾村属安远乡,1957年属安远镇管辖,1965年南泥湾大队属乌鞘岭公社,1985年南泥湾村属安远镇管辖至今。南泥湾村……。 |
“茶树沟”因该地糖李树较多,当地居民将糖李树叶子蒸煮晒干后当作茶叶饮用,故名。解放前属永登县天祝乡第三保,解放初属永登县天祝区二乡第三保,1958年隶属于永丰公社朵什大队,1961年为上阳屲大队属于松林公社,1985年为茶树沟村属于朵什乡,2015年属朵什镇管辖至今。茶树沟村……。 |
“旱泉沟”该居民点地处两山之间,南高北低,此地有一眼泉,夏秋出水,冬春无水,有时候一年中只有两个月有水,其余时候干涸,人们称这眼泉为“旱泉”,地名由此演变而来。解放前属永登县天祝乡第三保,解放初属永登县天祝区二乡第三保,1958年隶属于永丰公社朵什大队,1961年为东滩大队属于松林公社,1985年为旱泉沟村属于朵什乡,2015年属朵什镇管辖至今。旱泉沟村……。 |
民国时属五龙乡二堡。解放初为三区一乡第一行政村。1955年为新城子乡通信堡初级农业社。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五星公社。1959年改为西河公社中心大队通信堡中队邵家庄生产队。1959年3月划入肃南县,同年9月复归永昌。1961年划为新城子公社通信堡大队。1967年改名先锋公社星火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1974年从通信堡大队分出部分生产队组建邵家庄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 |
因村内多居毛姓而得名。民国时属五龙乡三保。解放初为三区二乡第四行政村。合作化时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五星公社。1959年改为西河公社中心大队毛家庄中队毛家庄生产队。1959年3月划入肃南县,同年9月复归永昌。1961年划为新城子公社毛家庄大队。1967年“文革”中改名为先锋公社红卫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新城子乡。198……。 |
原为刘克庄大队一队。1974年新城子人民公社试点改设农林场,后为公社直属农林场。1983年政社分设后属新城子乡刘克庄村。1985年9月,新城子撤乡建镇后,属新城子镇刘克庄村。1992年,从刘克庄村划出部分村民小组新组建农林场村。农林场村……。 |
马营沟,因曾为官马营地而得名。村以沟名。民国时属五龙乡二保。解放初划为三区二乡第三行政村。1955年属新城子乡,组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五星公社,后改为西河公社中心大队马营沟中队。1959年3月划入肃南县,同年9月复归永昌。1961年划为新城子公社马营沟大队。1967年“文革”中改为先锋公社前进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新城……。 |
因地处红山脚下且有古陶瓷窑而得名。民国时为五龙乡五保八、九、十甲。解放初为三区四乡第四行政村。1955年属红山窑乡。合作化时组建红山窑、闸湾、五星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合为五星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西河片五星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西河人民公社永胜大队闸湾中队红山窑生产队。1959年3月划入肃南县管辖,仍系闸湾中队,同年9月复归永昌县。1961年划为红山窑公社红山窑大队。1967年“……。 |
山头村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321106206。 |
“毛卜喇”,蒙语音译,意为苦涩的泉水。西晋咸宁六年(280年)树机能陷凉州,马隆讨平后,依金山筑金吕城即此,为凉州西防要地。民国时为云川镇十三保。解放初为一区七乡第三行政村。土改时划为二区五乡即毛卜喇乡。1954年并入水泉子乡。合作化中建立红光、和平、毛卜喇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转为毛卜喇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毛卜喇大队。1961年划归水泉子公社。196……。 |
因地处西大河旧河床南滩而得名。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二保。解放初属一区八乡。土改时属二区二乡。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红旗、先锋、胜利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杏树庄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双泉大队杏树庄生产队。1961年分为南泉公社杏树庄大队。1965年合并归焦家庄公社管辖。1974年,从杏树庄大队分出部分生产队组建河滩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 |
因村内有王氏所栽杏园而得名。民国时属二区二乡。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红旗、先锋、胜利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61年分为南泉公社杏树庄大队。1965年并入焦家庄公社。“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朝阳大队,1969年恢复原社队名称。1974年划出部分生产队组建河滩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2017年10月撤乡建镇属焦家庄镇至今。杏树庄村……。 |
梅家寺,为梅姓村民所建家庙,建村后沿用驻地名。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二保。解放初属一区八乡。土改时属二区三乡。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并组建梅家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后改为焦家庄公社双泉大队梅家寺生产队。1961年分为南泉公社梅家寺大队。1965年并入焦家庄公社。“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双丰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焦家庄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