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23]

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23]

  2021年12月,根据甘肃省爱卫会《关于印发甘肃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村、社区和单位标准(2016版)及其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甘爱卫发〔2016〕6号)有关规定,经各市州爱卫办考核申报,省爱卫办综合审定,2021年度拟命名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镇等167个乡镇为“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西北新村等514个村为“甘肃省卫生村”;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等 104 个为“甘肃省卫生社区”。
  据说在明朝初年这里开发之前,生长着大片的灌木桦皮子,又因这里地面较广,是黄河边较大的一片川地,故名。1949年解放初期桦皮川由互助社,初级社,后进入高级社基层组织,1950年为皋兰县水川区桦皮川乡,1955年属水川区蒋家湾乡,1958年为水川公社桦皮川大队,同年划归白银市,1964年又划归皋兰县,1983年为桦皮川村,1985年划归白银市,仍为桦皮川村,2000年6月水川乡撤乡建镇,更名为水川镇桦……。
  白银水川与榆中青城隔河相望,清代以前有两个渡口,因为两个渡口的船只大小不一样,所以这两个地方的渡口一个叫大船渡,一个称小船渡后来,大船渡讹写为大川渡,因大船渡演变而来。1950年为皋兰县水川区大川渡乡,1955属金沟口镇第六乡,1958年成立水川公社命名为大川渡大队,同年划归白银市,1964年划归皋兰县为大川渡大队,1985年恢复白银市后名为白银区水川乡大川渡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6月水川乡撤乡……。
  位于武川乡西南部1956年涧沟井、西涧沟、风拉牌、二道湾成立了初级社,上级要求起个名,几个社负责人正在琢磨,当时有姓窦的老人指着涧沟井村中央的那座山说:“我看就叫中山初级社,这座山在村庄中间,又在几个自然村中间,不叫中山又叫什么?“于是大家一致叫好,故名。1950年属北山区崖渠乡涧沟井村,1958年为武川公社崖渠大队,同年划归白银市,1962年从武川乡崖渠大队划出为中山大队,1963年撤市划归皋兰……。
  吊沟村是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宝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403105203。
  因杨梢沙河在此处转了一个大弯,形成湾地,故以地形取名大湾村。因村委会位于大湾村,故名。据查,1980年之前大湾名为红旗大队大湾队,自1980年后成立独立的村委会,取名为大湾村。大湾村……。
  因乾隆22年(公元1757年),周、顾、李三姓先祖在本村拦坝造地,并修建泉水一处,因该泉水流出时发出响声,故命村名“响泉口子”,1957年初级社时改为响泉村。因村委会位于响泉村,故名。1949年前曾属会宁县管理,1949年后划为甘肃省靖远县管理,1957年初级社时改为响泉村,1985年平川区成立,划为平川区管理,并更名为响泉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响泉村……。
  清朝时代,大户周家人在此以种地为生,慢慢地就称此地为“周家地村”。因村委会位于周家地村,故名。周家地村民委员会原名为贺家川村民委员会,于1999年10月1日重新拟名为周家地村民委员会。周家地村……。
  村子临河而建,因黄河在此转了一个小湾,因其取名小黄湾村。因村委会位于小黄湾村,故名。1986年以前为水泉人民公社小黄湾村生产大队,1986年以后为水泉乡小黄湾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为水泉镇小黄湾村村民委员会。小黄湾村……。
  未设行政村时,自然村名为席子林。1992年发展千亩枣园基地在席子林,以千亩枣园基地设立新村命名为枣园村。因村委会位于枣园村,故名。1992年之前属于旱平川村管辖,当时千亩枣园在席子林卞台井为示范基地,1992年4月以枣园命名成立枣园村村民委员会延续至今。枣园村……。
  陡城,顾名思义,“陡(同斗)”指地形,坐落在陡峭的大山茆上,而“城”指的是金安堡(金安堡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金安”有固若金汤,永保平安之意。陡城古称“斗城”。清末(光绪三十年),斗城村被淹,靖远一位秦安籍知县,来这里视察工作,其人通晓地理。认为“斗”字局限性大且“斗”与“陡”通用,陡可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前景无限,便将“斗”改为“陡”,得名陡城村。因村委会位于陡城村,故名。1958年……。
  水泉镇黄湾依山傍水,山是北武当山,水为黄河之水。在这里滚滚而来的黄河在巨大山崖的横亘之下,拐了一个差不多九十度大弯,向东北而去,因而叫黄湾,根据相对位置分布黄沙湾、庙上、玉碗泉、小黄湾四个村,后因其所处地理方位,将庙上更名为中村,2018年又更名为大黄湾村。因村委会位于大黄湾村,故名。1985年设立平川区,称平川区水泉乡中村民委员会,2004年合并水泉乡和陡城镇,设立水泉镇,称平川区水泉镇中村村民……。
  井儿川村是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403100202。
  “大川”意为地势较平缓的一片土地,因此地于姓居民较多,故称为于大川村。因村委会位于于大川村,故名。于大川在1985年之前隶属于靖远县水泉乡井尔川村,是井尔川村的一个自然村。1985年设置平川区,隶属于平川区水泉乡井尔川村;1993年,成立王家山镇,隶属于王家山镇井尔川村;1996年由井尔川村分开成立于大川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于大川村……。
  成吉思汗有一将领战败后,隐姓埋名于此,改姓为张,居住在这里,原来叫水沟,由于这里有一汪清泉,后来陆陆续续有很多其他姓氏的人搬迁到这里。后来与小水分开,因村委会位于旧址之上,故称为老庄村。因村委会位于老庄村,故名。解放前属会宁县,解放后,命名为老庄大队,包括老庄和小水村。60年代,将小水村分出,原为靖远县所辖,1985年白银市恢复建市,成立平川区,老庄村从靖远划出,归平川区所辖。老庄村……。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宋五路大军攻夏兵于屈吴山、罗逋川,并驻兵打罗城。徽宗崇宁二年(1103),修复打罗城,并赐名怀戎堡。元朝,因成吉思汗的军队雇用的波斯(今伊朗)人组建的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元军放马,牧场就在这一带,因而被元军称为“达喇赤”,即蒙语“牧场”或“牧马的地方”。可见,“打拉池”地名是由蒙语“达喇赤”演绎而来的。后因打拉池村人多分为中和村、兄弟村。因村委会位于中和村,故名。……。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