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11]

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11]

  2021年12月,根据甘肃省爱卫会《关于印发甘肃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村、社区和单位标准(2016版)及其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甘爱卫发〔2016〕6号)有关规定,经各市州爱卫办考核申报,省爱卫办综合审定,2021年度拟命名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镇等167个乡镇为“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西北新村等514个村为“甘肃省卫生村”;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等 104 个为“甘肃省卫生社区”。
  玉门市境内有白杨河流经此,故名。1952年改称惠民区白杨河乡,合作化时建上湾、下湾两个初级社。1951年南山划归白杨河,1955年划归玉门市,1958年归为赤金公社火烧沟管理区,1961年成立清泉公社白杨河大队,1962年南山划出成立南山大队。1982年改社建乡设白杨河村、南山村、荒天地村。2003年撤清泉后并入老君庙镇至今(因管理不便保持原来建制),2004年8月将白杨河村、南山村、荒田地村合并……。
  原名惠回堡,后改名新民堡,希望村民群众勤劳奋斗,创造新生活。1952年改称惠民区火烧沟乡,合作化时建中沟、下沟两个初级社。1958年改为红旗人民公社中沟、下沟大队,1961年成立清泉公社中沟、下沟大队。1982年改社建乡设中沟村、下沟村。2003年撤清泉后并入老君庙镇至今(因管理不便保持原来建制),2004年8月将中沟村、下沟村合并为新民堡村至今。新民堡村……。
  小昌马河流经此地,附近村民定居形成的乡村聚落。昌马村是原昌马乡河岸村和先锋村合并为昌马村的,1953年昌马乡设河岸大队和先锋大队,1983年改河岸大队和先锋大队为河岸村和先锋村,于2003年河岸村和先锋村合并为昌马村。昌马村……。
  地势形同峡谷,又临近水库,村民在附近定居生产生活,故名。水峡村委会于1984年命名,之前一直沿用水峡大队;以前下设7个村民小组,2000年由于昌马水库的修建成功,靠近水库的三个村民小组搬迁至花海,下剩四个村民小组,根据河村并组的政策,合并为现有的两个村民小组。水峡村……。
  让移民群众生活富裕、美丽。2000年开发建设并成立移民工作站,2006年设立至今。华西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2000年开发建设并成立移民工作站,2006年设立。小康村……。
  东巴兔(亦称奔巴兔),疑为突厥语,语意无从考究。1949年10月,为桥踏区的直辖行政村;1953年4月,成立东巴兔乡;1958年10月,撤乡,成立东巴兔大队;1966年10月,易名为红心大队;1969年12月,恢复东巴兔大队;1983年3月,改为行政村;11月,成立东巴兔乡;2004年12月,撤乡,成立东巴兔村,隶属锁阳城镇。东巴兔村……。
  山水梁系处在四道沟河和五道沟河之间,瓜州习惯把高出平地的部分称“梁”,又因四道沟河和五道沟河不是常年流水,多为下雨时汇集的雨水称“山水”,故称山水梁。1949年10月,始设山水梁乡,1955年12月,改为山水梁村;1966年10月易名为五星大队;1969年12月,恢复山水梁大队;1983年3月,改为三道沟村。山水梁村……。
  北滩,因地处山水梁北部,有着广袤的未开垦荒地。瓜州习惯把未开垦荒地称“滩”。又因其位于山水梁北面,故称北滩。1961年4月,始设北滩大队;1966年10月,易名建设大队;1969年12月,恢复北滩大队;1983年3月,改为北滩村。北滩村……。
  五四村以疏勒河支流四道沟、五道沟、六道沟其间形成两个夹滩称四夹滩和五夹滩而得名。1949年10月,成立四五夹滩村,1953年4月,成立四五夹滩乡;1958年10月,改为四五夹滩大队;1966年10月,易名为五四大队;1983年3月,改为五四村。五四村……。
  寓意卓尼县移民的新家园而取名卓园村。2008年10月成立卓尼村,沿用至今。卓园村……。
  因安置卓尼县移民而得名卓尼村。2008年10月成立卓尼村,沿用至今。卓尼村……。
  洮砚村,即洮砚村村民聚居形成的村民小聚落。2008年10月成立洮砚村,沿用至今。洮砚村……。
  因安置岷县移民而得名。2008年10月成立岷县村,沿用至今。岷县村……。
  寓意新成立的移民新村而取名新堡村。2008年10月成立新堡村,沿用至今。新堡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