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年浙江省卫生村[22]

2020年浙江省卫生村[22]

  2020年12月4日,根据《浙江省卫生村评审与监督管理办法(2016版)》和《浙江省爱卫办关于调整浙江省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周期的通知》(浙爱卫办[2017]20号)精神,经各市爱卫办推荐、省爱卫办组织核查,2020年拟命名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慈母桥村等1575个村为浙江省卫生村
  山皇岙村是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一市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226104999。
  越溪行政村由越溪、上林、官长、白湾四个自然村组成。现有536户,1660人,耕地面积1815亩,其中水稻面积971亩,山林面积5189亩,特产1140亩,水产养殖1021亩,村集体可用资金22.96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2007年,经过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卫生村,村落文化示范村、平安村。结合“两化”活动,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先后投资7万余元进行美化、绿化,村庄路面……。
  大林村地处越溪乡最东端,全村有383户,村民总人数1222人,村民小组8个,村民代表32名。耕地面积1808亩,其中水田623亩,滩涂4244亩,山林990亩,劳动力700人,60岁以上老人166人。村内企业有两家,分别为木材加工厂和水产冷冻厂,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人均收入达6000元,现在党支部党员38人。   几年来,在村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我村的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200……。
  过去清溪流经村口,故称坑口,后清溪改道沿山脚流去,村名沿用。2006年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坑口、格岸、后沙三个村合并组成。坑口村地处桑洲上叶片,甬台温高速公路及甬临线的两侧。全村共550户1656口人,430亩耕地。2007年人均收入5570元。近几年获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卫生村等多项荣誉。……。
  三星村位于桑洲镇前岗片,距镇区6公里左右,目前由上堂、老屋基、白石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祖辈留下的石头路径,从桑洲一直蜿蜒,小路的那端,正是风景幽美的三星村,可谓是曲径通幽。   面积与人口:全村310户,888人,共有耕地面积431亩,山林面积1728亩。村班子健全,有党员44名,其中女党员8名,后备干部3名。全村共有劳力562人,在家劳力以务农为主。   自然资源:本村所拥有的竹笋作为了桑洲镇……。
  以卢姓居住,地处溪旁田洋中,故称田洋卢。2006年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由田洋卢、麻车杨2个自然村组成。田洋卢村……。
  山洋村位于岔路镇西南面,有水有山,水清澈见底,山植被丰富,放眼望去,满眼绿色,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本村更是浙东游击根据地和浙东反蒋斗争的大后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山洋革0据地纪念园就坐落于本村。共有401户,1119人。耕地面积348亩,山林面积为12276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80万元,人均收入4182元. 村民中能工巧匠居多,村民多常年外出打工,为提高我村经济收入起到一定的作用。 今……。
  由大石、岩头罗二村地名的前一个字组成大岩村。原大石、岩头罗二村,于1956年各自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分别成立生产大队,1983年相继成立村民委员会。2006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时,大石、岩头罗二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叫大岩村,村委会驻地在岩头罗。大岩村……。
  村处鹿山西麓,以山名村。鹿山村为前童自然村之一部分,1950年土改,1954年建立互助组,1961年建立生产大队,1983年改行政村为鹿山村。鹿山村……。
  原为杏树大队,1981年因重名,以住户在前童东南角,紧靠塔山,更名为塔山大队,后改行政村沿袭塔山之名。1950年土改,1954年成立互助组,1961年成立杏树生产队,1981年因重名,改称塔山大队,1983年改行政村,称塔山村,2006年,下叶村并入塔山村。塔山村……。
  以村在岵岫岭南面岭下,陈姓居住,岭称下陈,1951年改称岭南。据《岵岫岭南陈氏宗谱序》,南宋理宗甲寅年(1254),陈启乾自仙居迁此。村由岭南、东溪、响亭山于2006年,合并为新的岭南村。岭南村……。
  兴坛行政村位于黄坛镇执政区内,离宁海县城约8公里。村西侧是黄坛镇经济最集中最活跃的黄坛街黄坛市场一带,东侧则是靠在洋溪大坝风景美不胜收。   行政村是由两个自然村(水井头,下溪)于2006年3月份合并而成。目前全村共有农户265户共713人其中劳动力人口499人。本村拥有耕地174亩,山林1346亩,合计1520亩。全村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民生活较为富裕且乡风文明,兴坛是一个风景美丽民风淳朴和谐生活……。
  在两峰夹峙之山谷中,一溪穿流其间,地势倾斜,多产榧树,因名榧坡,后称榧坑。原为双峰乡驻地,2006年榧东并入,成立新的榧坑行政村。榧坑村坐落我县西部山区,距县城约30公里,在白溪水库上游。榧坑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口有被宁波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的“万年桥”。村四周拥有较多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其中有一株1000年树龄的榧树之王。一条七里溪将该村分为榧坑和榧东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农户421户,总人口13……。
  因村内由一条盈馀河经过故名盈坑。明弘治年王姓自黄岩迁住盈余坑,后又有部分村民迁往下游,分成上下盈坑。清乾隆年间张姓自余姚迁住山下坪西北6公里里畈岭脚,清道光年间俞姓自马岙迁入红岩山腰。1961年分别成立上下王大队、里畈大队和红岩大队,1982年上下王大队改称上下盈坑大队,1983年分别建立行政村,2006年撤扩并后四自然村合并成盈坑村,驻地上盈坑。盈坑村地处黄坛镇西溪水库上游,由上盈坑、下盈坑、红……。
  王石岙隶属强蛟镇9个行政村之一,位于富饶美丽的浙江省宁海县东北端,离县城28公里。地势为山岗地与滨海滩涂地,其滩涂后经过人工围堰改造成海水养殖塘。全村429户,1196人,村民委员会1个,村民小组4个,村民代表32个,村经济合作社1个。全村共有党员29名,其中女党员3名。2010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10944元左右。耕地面积 924 亩,山林面积1665亩,园地面积112亩,养殖水面7……。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