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根据《浙江省卫生村评审与监督管理办法(2016版)》和《浙江省爱卫办关于调整浙江省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周期的通知》(浙爱卫办[2017]20号)精神,经各市爱卫办推荐、省爱卫办组织核查,2020年拟命名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慈母桥村等1575个村为浙江省卫生村 |
姚家村:现今唐家村和姚家村的总称为舵撞,是舵撞的两个大姓,人口均在500人左右,各自保留着一座祠堂。以黄姓为主的新桥头自然村以及后来搬入姚家,阮、汪、俞家等统称为姚家村。姚家村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成立了胜联、姚益2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姚家村升级为高级社,时年,鳌山乡撤销,姚家村被并入大嵩乡。1958年10月公社化运动中,姚家村属于旭光公社和第三大队,称为姚家耕作队。1961年6月,大嵩公……。 |
周一村:又称周湖塘,座落于福泉山脚、大嵩江畔,是瞻岐镇西部与咸祥、塘溪、东吴和东钱湖四镇交界之地,距镇政府7公里。全村现有住房206户,人口579人,村民中有周、叶、范、王等姓氏。据传周氏于明末清初从宁波周宿渡迁入,是最早落脚的这里住户,因村前有一条大嵩江,江塘内有一片烂塘田,看上去像湖泊一样,为此人们结合村民的姓氏称其为周湖塘。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因为曾建立过周一高级农业合作社,故在1983年政社……。 |
唐家村:现今唐家村和姚家村的总称为舵撞,是舵撞的两个大姓,人口均在500人左右,各自保留着一座祠堂。唐家村集中在一个居民点内,四周还挖有护村河,村民中唐姓占绝大多数,朱、尹、潘等姓只占一小部分。唐家村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成立了唐一、唐二2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唐家村升级为高级社,时年,鳌山乡撤销,唐家村被并入大嵩乡。1958年10月公社化运动中,唐家村属于旭光公社和第三大队,称为唐家耕作队……。 |
嵩一村,原名大嵩街,是个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村。位于大嵩西门外,一度曾是大嵩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现有住房300余户,900多人口,村中主姓有俞、周、姚、薛、陈等。据史料记载,嵩一村在元末明初已经形成村落,因没有大嵩场和大嵩“衙门”而取名“大嵩”,后又因靠大嵩江水运码头,水陆交通发达,形成街市,而闻名遐迩。明时,大嵩所城建立,为了与之有所区别,改名为大嵩街村。嵩一村原是大嵩岙外露出海面的一块陆地,最早……。 |
卢一村,又称卢家村,是历史上合岙李卢大姓之一。卢一村背山面海,东面翻越小岭即为象山港北岸,最早是象山港的一部分,后来变成滩涂,先后建万年塘、联胜塘,现为滨海投资创业中心工业园区,外面就是象山港口大门外,与洋沙山和梅山港近在咫尺;东北方向有条郭家岭,与北仑区春晓镇慈岙相邻;西北方向是一条大坑,两旁高山倚立,坑内建有一人造水库,称之为新田里水库;北面则为高山。南面出卢家溪坑口地势辽阔,原是一片大海,自……。 |
方桥村:在鄞东第三高峰“明0”脚下,有一个座北朝南的“V”字形山岙,岙的两侧青山相依四季常绿,中间有一条川流不息的溪流把山岙均匀地分成两半,而一座桥又把座落在山岙里的六七个自然村连接起来,成为村中的交通枢纽。由于古时这座桥面辅有石板的桥梁呈长方形,故称之为“方桥”,以桥为村名,山岙内的各自然村便沿用了这个公用的村名--方桥村。方桥村位于瞻岐镇西南部,与东吴镇交界,向东距瞻岐镇区4公里,向南离大嵩古……。 |
仓基村位于江口街道北面,地处方桥工业园区内,全村有239户人家,总人口535人,其中党员22人;党支部委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村民小组8个,村民代表32名,“村两委”成员精神面貌良好,办事规范公道,在群众中的威信很高。仓基村有耕地面积250亩,其中水稻200余亩,蔬菜6亩,2008年人均收入8500余元,劳务输出人员30余人,外来务工人员500余人。仓基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现有小型公园,图书阅……。 |
何家村位于江口街道东北方向,距街道约5公里。村共有农户226户,579人,有村民小组3个,村民代表35人,正式党员18人。有耕地面积800亩。村现有三委会干部6人。……。 |
双马村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30213006999。 |
曹村村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213106213。 |
公元(917),布袋和尚入住本村岳林庄(天华寺),入住期间造田改山,为民办实事,后在岳林庄下建民房居住,因而得名庄下村。1958年庄下大队与阎家大队合并为友谊生产队,1961年分开,以村定名为庄下大队,1983年改称庄下行政村。庄下村……。 |
清《光绪忠义乡志·村族》:“爵岙,白岩山原,以岙多黄爵(鸟名,通雀)因名。后因甲字书写方便,通写甲岙。1950年建立甲岙乡,辖甲岙,吕夹岙,岭下,岭光。1957年改甲岙大队,辖吕夹岙。1961年分为甲一、甲二、吕夹岙三个大队。1968年甲一、甲二合并为甲岙大队。1970年分甲一、甲二两个大队。1983年改甲一、甲二、吕夹岙行政村。2005年2月合并为甲岙行政村包括吕家岙自然村。甲岙村……。 |
奉化市尚田镇金地寺村位于东江上游。2004年9月,由金地寺、燕窠、梅山脚、竺家、达岙岭五个小村撤并而成,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人口860人。原本五个小村怎么样达到和谐发展?村党支部书记董明飞和村委会主任胡本平告诉笔者:该村的做法是按照“做强中心村,扶持自然村”的理念,从解决村民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着手,五个自然村村村都有实事工程。 撤并后,金地寺村没有像样的办公楼。村两委会商量后,决定在村口重新……。 |
据传村前有和尚畈,附近有和尚堰,村以田畈为名,雅化为尚田畈,取名尚二村,胡姓占80%。1961年以驻地序数命名为尚二大队,1969年尚一、尚二、尚三合并为尚田大队,1971年尚田大队分为3个大队,1982年又改为尚二大队,1983年改名为尚二行政村。尚二村位于尚田镇建成区内,距奉化市区5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1151亩,林地1190亩,人口1557人。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奉化市环境卫生整治……。 |
据传村前有和尚畈,附近有和尚堰,村以田畈为名,雅化为尚田畈,尚田意指这个畈地好,故有“畈数尚田畈美名”,后定名为尚一村,主要姓为任、胡、袁、董。1961年以驻地序数命名为尚一大队,1969年尚一、尚二、尚三合并为尚田大队,1971年尚田大队分为3个大队,1982年又改为尚一大队,1983年改名为尚一行政村。尚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