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17]

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17]

  一、地理概况大兴地乡位于泸水县中部的怒江两岸,东经 98°51′至 99°21′,北纬 26°00′ 至 26°13′ 之间,东西横距最宽 30 千米,南北纵距最长 24 千米,总面积 406.28 平方米(实地面积 455 平方千米)。乡境东接云龙县,南连六库镇,东南、西南分别与老窝乡、鲁掌镇相连,西与缅甸接界,北与称杆乡毗邻,国防干线瓦贡公路沿怒江自南向北贯穿全乡。乡党政机关驻地灯笼坝,它位于……[详细]
  【片马镇简介】片马镇国土面积153平方公里,东与鲁掌镇相连,南北长24公里,南、西、北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64.44公里,是中缅边境北段交通要道和商业往来的重要通道,全镇辖片马、古浪、岗房、片四河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景朗城市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740人,流动暂住人口最高时候4万多人,平常2万多人。片马于1991年被国家批准为省级对外开放口岸。【特色产品】片马镇耕地面积2236亩,其中水田81……[详细]
  泸水县老窝白族乡是怒江州三个民族乡之一,地处怒江东岸,碧罗雪山南缘,处于六库镇与漕涧镇之间,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5°44′至26°05′,东经90°56′至90°09′,北连兰坪,东接云龙县旧州、表村,南与云龙县漕涧镇接壤,西连州府六库,乡政府驻地距州府六库24公里,是怒江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全乡共辖6个村民委员会(分别是荣华村、中元村、崇仁村、老窝村、银坡村、云西村),67个自然村,95个……[详细]
  一、概况依傍于高黎贡山的泸水县上江镇东与大理州云龙县民建乡、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和汶上乡隔江相望,南与隆阳区芒宽乡相邻,北接本县六库镇,距州府和县城六库 24 公里,是进入我州境内的南大门。地处东经 98°45′00″ - 98°53′21″,北纬 25°47′40″ - 25°33′16″。境内最高海拔为 3780 米,最低海拔为 738 米,年平均气温 21℃,年降雨量 1100 - 1200 ……[详细]
  福贡县辖镇,县府驻地。1935年称章化乡,1969年合并建五一公社,1988年设上帕镇。位于县境中部,临怒江而居。面积393平方公里,人口2.4万。瓦(窑)贡(山)公路为主要交通干线。辖上帕、达普洛、达友、施底、珠明林、腊竹底、腊土底、双米底、季子洛、古泉、腊乌、木古甲12个行政村。镇内有商贸、运输、建筑、木材加工和饮食服务等乡镇企业。农业以种植玉米、水稻、油菜为主。.……[详细]
  福贡县辖乡。1959年建碧罗公社,1969年更名匹河公社,1986年碧江县建制撤销,划归 ? 福贡县,1988年设匹河怒族乡。位于县境最南部,怒江东岸。面积398平方公里,人口1万,是全国唯一的怒族乡。瓦贡公路过境,有林区公路。辖普洛、0登、知子罗、沙瓦、架究、托平、瓦娃、棉谷、果科9个行政村。乡镇企业以木材采伐为主,农业以种植玉米、水稻、茶叶为主。特产“0登茶”闻名省内。.……[详细]
  福贡县辖乡。1932年设碧江设治局嘉禾乡,1959年建前进公社,1965年更名子里甲公社,1986年碧江县建制撤销,划归 ? 福贡县,1988年改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24公里。面积351平方公里,人口0.8万。瓦贡公路过境。辖子里甲、俄科罗、腊母甲、金秀谷、亚谷5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玉米、水稻、旱稻为主。.……[详细]
  福贡县辖乡。1959年设跃进公社,1981年更名架科底公社,1986年碧江县建制撤销划归 ? 福贡县,1988年改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17公里。有架科桥与江东的瓦贡线相接。面积259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架科底、阿打、维独、达大科、南安建、里吾底6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详细]
  福贡县辖乡。1973年设马吉公社,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最北部,距县城62公里,沿怒江而居。瓦(窑)贡(山)公路过境。人口0.9万。辖马吉、古当、木加甲、马吉米、乔底、旺基独7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全乡国土面积502.7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452.5亩,其中水田499亩,旱地14643.2亩。全乡有林地612027亩,点总土地面积的78.28%。……[详细]
  捧当乡,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东北部,是1984年初分别从丙中洛乡和茨开镇划出部分地区组成的新乡,地形北窄南宽,行似葫芦,放牧条件良好,是全县畜牧主产区。捧当乡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东北部。乡政府驻地捧当距县城20公里。捧当乡是1984年初分别从丙中洛和茨开划出部分地区组成的新乡。其东部和北部与迪庆州的维西、德钦两县接壤,南部连茨开镇,西北部靠丙中洛乡。整个地形北窄南宽,行似葫芦。“捧当”为怒……[详细]
  福贡县辖乡。1973年设马吉公社,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最北部,距县城62公里,沿怒江而居。瓦(窑)贡(山)公路过境。面积511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马吉、古当、木加甲、马吉米、乔底、旺基独7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详细]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茨开乡,1939年称宣化乡,1950年称贡山县二区。1969年建茨开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镇。位于自治县的中南部,西南与缅甸联邦为邻。面积779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傈僳、怒族等民族。辖茨开、双拉娃、吉速底、满孜、嘎拉博、丹珠6个行政村。农业主产玉米、荞麦、水稻。丹当山麓石门关古驿道旁有摩崖题刻。.……[详细]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镇。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打拉乡,1939年称启文乡,1950年称贡山县一区,1969年建丙中洛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位于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30.5公里。北接西藏自治区察隅县。面积823平方公里,人口0.6万,有怒、藏、傈僳等民族。怒江纵贯全境。辖秋那桶、甲生、丙中洛、双拉等4个行政村。以农为主,产玉米、小麦、水稻等。境内有丰富的汉白玉、羊脂玉等大理石资源和……[详细]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乡。我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孟底乡,1939年称新民乡,1950年称贡山县四区,1969年称独龙江公社,1984年改镇,1988年改乡。位于自治县西部,距县城31公里。西与缅甸联邦相连,北邻西藏自治区察隅县。面积1944平方公里,人口0.4万,多为独龙族人。独龙江纵贯全境,未通公路。辖迪政当、龙云、献九当、孔当、孟当、马库6个行政村,全乡分布在独龙江两岸……[详细]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辖镇。1958年建拉井公社,1964年至1966年与金顶、通甸并为一个区,1983年改区,1987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509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有白、普米、傈僳、彝、汉等。辖春龙、-、桃树、富和、布场、九龙、新建、期井、长涧、桃树9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玉米、小麦、洋芋为主。工业有盐矿、铜矿、木材加工业。.……[详细]
  一、地理概况河西乡位于泸水县中部的怒江两岸,东经 98°51′至 99°21′,北纬 26°00′ 至 26°13′ 之间,东西横距最宽 30 千米,南北纵距最长 24 千米,总面积 406.28 平方米(实地面积 455 平方千米)。乡境东接云龙县,南连六库镇,东南、西南分别与老窝乡、鲁掌镇相连,西与缅甸接界,北与称杆乡毗邻,国防干线瓦贡公路沿怒江自南向北贯穿全乡。乡党政机关驻地灯笼坝,它位于怒……[详细]
   中排乡是兰坪县的一个边远山区,由于地处峡谷深处,这里的人民长时期背着贫困的重负。  近年来,在政府和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人们惊喜地发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一种带着黄金般颜色的果子,可以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在中排江边村,人们自很早就开始栽种黄果树,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培育出一个优良品种--中排黄果。成熟的果实色黄似金,果皮松软易剥,果肉多汁,味道香甜。据检验,由于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详细]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辖镇。1958年建拉井公社,1964年至1966年与金顶、通甸并为一个区,1983年改区,1987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509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有白、普米、傈僳、彝、汉等。辖春龙、-、桃树、富和、布场、九龙、新建、期井、长涧、桃树9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玉米、小麦、洋芋为主。工业有盐矿、铜矿、木材加工业。.……[详细]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辖乡。1958年建兔峨公社,1964年后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的澜沧江两岸,距县城95公里。面积544平方公里,人口1.9万,有傈僳、白、怒、彝、汉、纳西、回、普米等民族。兰(坪)六(库)公路过境。辖免峨、大华、扎局、吾马普、迤场、花坪、石坪、大村头、大麦地、阿塔登、腊马登、丰甸、江末、果力14个行政村。工业以采矿、木材加工为主,农产以小麦、稻谷、大豆为主。特产衣主梨。.……[详细]
  凤庆县辖乡。1950年属顺宁县第四区,1973年设腰街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腰街彝族乡。位于县境东部,澜沧江南面山区,距县城76公里。面积93.9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辖腰街、开明、复兴、民安、函关、星源6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农机修理、粮食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豆类,兼产紫胶、橡胶。.……[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