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年云南省卫生村[18]

2020年云南省卫生村[18]

  因纪念战争的胜利,愿人民能永远取得胜利之意,故得名永胜。解放前,永胜与得胜同属一个堡。解放后,1952年与得胜分开命名为小毛乡;1953年改名田坝乡;1955年因与佛滩田坝重名,更名为永胜乡;1958年为永胜管理区;1962年称永胜人民公社,1966年称公社革命委员会,1969年改称永胜大队,1984年改称永胜乡,1988年属桧溪乡称永胜行政村,2002年属桧溪镇永胜村民委员会,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
  因解放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取人民胜利、祖国强盛之意,故名强胜。1952年土地改革时分为强胜乡;1962年又改称桧强公社;1966年称强胜公社革命委员会;1969年称强胜大队;1984年称强胜乡;1988年属桧溪乡,称强胜行政村;2002年属桧溪镇称强胜村民委员会,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强胜村……。
  因地处山间平坝,盛产罗汉竹,故而得名罗汉坪,后常简称罗坪。1950年命名为关口村;1953年更名为关口乡;1958年更名为关口管理区;1961年更名为关口公社;1965年更名为罗坪公社;1969年更名为罗坪大队;1984年更名为罗坪乡;1988年7月更名为罗坪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罗坪村民委员会至今。罗坪村……。
  因首居住户吴、杨二姓于此地开垦一小坪,种植板栗树,故而得名板栗。1950年命名为板栗村;1953年更名为板栗乡;1958年更名为板栗管理区;1961年更名为板栗公社;1969年更名为板栗大队;1984年更名为板栗镇;1987年7月更名为板栗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板栗村民委员会至今。板栗村……。
  胜利村委会隶属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南岸镇,地处南岸镇东南面,距南岸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南岸镇道路为国道213线,但路面为土路,交通方便,距绥江县城8公里。东邻中城镇大沙村,南邻南岸镇互助村,西邻南岸镇南岸村,北邻南岸镇南岸村。共辖安家、磨罗、杨家、村子4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58户,总人口3095人,其中农业人口3095人,劳动力1861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05人。-全村国土面积1……。
  因民国时期此地为附近骡马集散、交易街市,村民居住于街市上段,得名上街。1951年命名为上街乡;1969年更名为上街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上街大队;1984年更名为上街乡;1989年更名为上街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上街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上街村……。
  据传:明朝年间,土司陇氏统治镇雄,其舅子(禄氏)封为二台都,在此辖进内建官府(宅基一直在今官庄坝子),得名旧府,片村名。1951年命名为旧府乡;1969年更名为旧府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旧府大队;1984年更名为旧府乡;1989年更名为为旧府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旧府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旧府村……。
  因地貌平坦,环山之间形成小坝,得名平坝。1951年设坪坝乡;1969年更名为坪坝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坪坝大队;1984年更名为坪坝乡;1989年更名为坪坝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坪坝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坪坝村……。
  因该地一坡之上山顶原林木常青,得名青山。1951年设青山乡;1969年更名为青山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青山大队;1984年更名为青山乡;1989年更名为青山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青山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青山村……。
  1951年设摆洛乡;1969年更名为摆洛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摆洛大队;1984年更名为摆洛乡;1989年更名为摆洛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摆洛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摆洛村……。
  “因堵密”为彝语地名,“堵密”是彝语“堵尼”的译音,“堵”意为洞,“尼”意为坪子,即岩洞前的坪子,得名堵密。1951年设堵密乡;1969年更名为堵密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堵密大队;1984年更名为堵密乡;1989年更名为堵密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堵密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堵密村……。
  因此地海拔1850米,西高东低,且一座小山挡住洞口,像关住的门一样,得名关门山。1951年设关门山乡;1969年更名为关门山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关门山大队;1984年更名为关门山乡;1989年更名为关门山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关门山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关门山村……。
  1951年设亨地乡;1969年更名为亨地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亨地大队;1984年更名为亨地乡;1989年更名为亨地村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亨地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亨地村……。
  因村民聚居在此岭脊隆起的土包上,四周突起的小土包较多,更名为老包寨,片村名。1951年设老包寨乡;1969年更名为老包寨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老包寨大队;1984年更名为老包寨乡;1989年更名为老包寨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老包寨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老包寨村……。
  因在清朝中期,曾有清兵驻防扎营在此,官员姓李,得名李官营。1951年设李官营乡;1969年更名为李官营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李官营大队;1984年更名为李官营乡;1989年更名为李官营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李官营村民委员会。自得名沿用至今。李官营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