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一小河过境,从前曾用八皮(根)木方于河面搭桥,称之为“八皮”。清时属头甲。1939年属四区。1950年属同仁乡;1951年属三区治乐乡;1952年属八区木桥乡;1958年属八区卫星公社木桥管理区;1961年属杨梅山区马树公社;1962年属杨梅山区称八皮公社;1963年属马树区称八皮公社;1970年属马树公社称八皮大队;1984年属马树区称八皮乡;1988年属马树乡称八皮村公所;2000年属马树……。 |
因此地初开辟时林茂,是一皮大山老林,得名“老皮箐”,简称“老箐”。清时属头甲。1939年属四区。1950年属乐平乡;1951年属三区治乐乡;1952年属八区称老箐乡;1958年属八区创造公社称老箐管理区;1961年属杨梅山区称老箐公社;1963年属马树区称老箐公社;1970年属马树公社称老箐大队;1984年属马树区称老箐乡;1988年属马树乡称老箐行政村;2000年属马树乡称老箐村民委员会;200……。 |
因从前,孔姓人户曾于村旁山包上扎营,得名“孔家营”。清时属头甲。1939年属四区。1950年属三区乐平乡;1951年属三区治乐乡;1952年属八区称孔家营乡;1953年属八区老箐乡;1958年属八区创造公社老箐管理区;1961年属杨梅山区老箐公社;1962年属杨梅山区称孔家营公社;1963年属马树区称孔家营公社;1970年属马树公社称孔家营大队;1984年属马树区称孔家营乡;1988年属马树乡称孔……。 |
因“白卡”彝语称“阿博卡”,“阿”为大;“博”为山;“卡”为村。意为大山下面的村庄。故而得名“白卡”。清时属八甲的下八甲。1939年属十区。1950年属六区尚义乡;1951年属六区茂租乡;1952年属六区设白卡乡;1958年属六区红旗人民公社称白卡管理区;1961年属大寨区称白卡公社;1970年属大寨公社称白卡大队;1984年从大寨区划归茂租区称白卡乡;1988年属茂租乡称白卡行政村;2000年属……。 |
因地处一条较大的河沟,清宣统年间,姓陈人户的在沟岸边修油榨房生产菜油,故而得名“油房沟”。清时属八甲的上八甲。1950年属六区尚义乡;1951年属六区油房乡;1958年属六区红旗人民公社称油房管理区;1961年属大寨区称油房公社;1970年属大寨公社称油房大队;1984年从大寨区划出归茂租区设油房乡;1988年属茂租乡称油房行政村;2000年属茂租乡称油房村民委员会;2012年属茂租镇仍称油房村民……。 |
因“拖坑”彝语称“妥坑”,“妥”为松树;“坑”为坪子。意为有松树的坪子,得名“拖坑”。清时至解放前属向化里汉甲乌龙,属东川府管辖。1954年10月前属会泽县管辖;1954年10月划归巧家县属二区(蒙姑)称拖坑乡;1958年属二区(蒙姑)新生人民公社称拖坑管理区;1961年属蒙姑区称拖坑公社;1970年属蒙姑公社称拖坑大队;1984年属蒙姑区称拖坑乡;1988年属蒙姑乡称拖坑行政村;2000年属蒙姑……。 |
牛泥村是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622112206。 |
因从前此地盛产刺竹成林,称之为“竹山”。清时属五甲。1939年属七区。1950年属五区勋民镇;1951年属五区小河乡;1952年属五区设竹山乡;1953年属五区拖车乡;1958年属五区红光人民公社拖车管理区;1961年属小河区拖车公社;1962年属小河区设竹山公社;1970年属小河公社称竹山大队;1984年属小河区称竹山苗族彝族乡;1988年属小河乡称竹山行政村;2000年属小河乡称竹山村民委员会……。 |
山堡村是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小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622103206。 |
因清代有杨、王、潘、刘、陈、文六姓人家在此地居住,称“六家村”,后合建一乡村集市改名为“六合”。清时属五甲。1939年属七区。1950属五区勋民镇;1951年属五区小河乡;1952年属五区设六合乡;1958年属五区跃进人民公社称六合管理区;1961年属小河区称六合公社;1970年属小河公社称六合大队;1984年属小河区称六合乡;1988年属六合乡称六合村公所;2000年属六合乡称六合村民委员会;2……。 |
因从前此地树多林茂,曾在此地办木材厂,称“木厂”。清时属五甲。1939年属七区。1950年属五区勋民镇;1951年属五区小河乡;1952年属五区设木厂乡;1958年属五区跃进人民公社称木厂管理区;1961年属小河区称木厂公社;1970年属小河公社称木厂大队;1984年属小河区称木厂乡;1988年划属六合乡称木厂行政村;2000年属六合乡称木厂村民委员会;2006年划归小河镇仍称木厂村民委员会,自得……。 |
因从前此地出售包红糖的木叶,得名“木叶街”,简称“木叶”。清时属上五甲。1939年属七区。1950年属五区寿屏乡;1951年属五区和睦乡,1952年属五区设木叶乡;1958年属五区红星人民公社木叶管理区;1961年属小河区称木叶公社;1962年属新店区仍称木叶公社;1970年属新店公社称木叶大队,1984年属新店区称木叶乡;1988年属新店乡称木叶行政村;2000年属新店乡称木叶村民委员会;201……。 |
因此地曾办厂生产牛头铁锅,得名“牛锅厂”,后音变为“牛角厂”。清时属上五甲。1939年属七区。1950年属五区寿屏乡;1951年属五区和睦乡;1952年属五区设牛角乡;1953年属五区木叶乡;1958年属五区红星人民公社木叶管理区;1961年属小河区木叶公社;1962年属新店区设牛角公社;1970年属新店公社称牛角大队;1984年属新店区称牛角乡;1988年属新店乡称牛角行政村;2000年属新店乡……。 |
因“开基”系彝语称“嘎基”,“嘎”为垭口;“基”为前面。意为山垭口前面的村庄,得名“开基”。清时属上五甲。1939年属七区。1950年属五区寿屏乡;1951年属五区和睦乡;1952年属五区设开基乡;1953年属五区木叶乡;1958年属五区红星人民公社木叶管理区;1961年属小河区木叶公社;1962年属新店区设开基乡;1970年属新店公社称开基大队;1984年属新店区称开基乡;1988年属新店乡称开……。 |
因解放前李姓在此修一间六层高的碉楼(今存),得名“碉楼”。清时属五甲。1939年属七区。1950年属五区寿屏乡;1951年属五区新寨乡;1952年属五区设碉楼乡;1958年属五区跃进人民公社碉楼管理区;1961年属小河区称碉楼公社;1962年属新店区称碉楼公社;1970年属新店公社称碉楼大队,1984年属新店区称碉楼乡;1988年属六合乡称碉楼行政村;2000年属六合乡称碉楼村民委员会;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