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年淘宝镇[13]

2020年淘宝镇[13]

  淘宝镇广泛分布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内蒙古、重庆、西藏、海南5个省(区、市),“淘宝镇”实现零的突破。
  虎邱镇位于安溪县西南部,拥有山地面积15.7万亩,耕地面积2.2万亩,茶园面积1.2万亩,是安溪县茶叶主产区之一,也是乌龙茶“黄金桂”、“佛手茶”的发源地;茶苗繁育、茶叶加工、茶叶机械制造等行业初具规模。2002年底,全镇人口50310人。2001~2002年,虎邱镇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事业迈上新的台阶。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015万元,工业总产值198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
  西坪镇,是中国、世界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的发源地,蜚声中外的乌龙茶之乡,闽南乌龙茶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安溪县乡镇重要的茶叶交易市场之一。早在清朝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茶市和商品交易市场,被誉为“西坪墟”(集市)。西坪,古称栖鹏,寓大鹏在此栖息之意,后谐音而改之。西坪镇地处安溪县中南部,戴云山南麓,位于东经117°50′~117°59′,北纬24°56′~25°01′,东南同虎邱镇接壤,西与芦田镇毗邻,……。
  2001~2002年,参内乡以招商引资、工业区开发建设、发展基础农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全乡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两年来,全乡共引办企业26家,新增注册资金7380万元。完成技改项目1个,投入资金580多万元。2002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3亿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3.47亿元,完成乡财政收入6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8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3.2%、23.9%、89……。
  安溪县辖乡。1965年置尚卿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52公里。面积1164平方公里,人口38万。通公路。辖翰卿、科洋、科山、科名、黄岭、青洋、银坑、中山、灶美、翰苑、新楼、尤俊、福林、灶坑、中兴、后福、园德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粮食、茶叶、水果。矿藏有石墨、石灰石。主要企业有竹藤编织和水电站。特产竹藤工艺产品。境内有百丈磜瀑布,悬崖飞瀑,十分壮观。……。
  永春古称桃源,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请升为州,辖德化、大田二县。背依巍峨大鹏山,面临悠悠桃溪水的县城因此博得桃城的美称,又叫州内。宋至清,先后分属集庆乡迎福里十三都、和风里二十五都、善政乡昭善里十四都、清白里十九都,民康乡鸣琴里二十都。民国时期先后划为桃安乡、合作乡、桃城镇、桃源镇、福阳乡。新中国成立至1958年,先后为第四区、第七区、县直辖乡、城关区、城关镇,部分村曾属东平乡、化龙乡。19……。
  蓬壶镇位于永春中部,素有永春的“次中心”之称,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与商贸重镇。蓬壶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像一片湖泊,故早称毗壶、肥湖。因其山青水秀、风光如画、民风淳良,酷似蓬莱仙境而得名蓬壶。全镇总面积81.3平方公里,总人口 66500人,辖有22个行政村,1个场,泉德线、福三线两条省道交汇贯穿境内,有“三通万里金三角”之誉。  改革开放以来,蓬壶镇充分发挥地域、人文、侨台和资源优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
  苏坑镇位于永春县中北部,素有永春“北大门”之称,东连吾峰,西望呈祥,南接蓬壶,北邻德化,总面积29.2平方公里,海拔580-950米,距离县城36公里,省道 305线贯穿境内里程10公里。全镇有7个行政村,39 个自然村落,1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万多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限制,96年以前连续10年为市定贫困乡,96年下半年才脱掉贫困帽子。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党的基本路……。
  浔中镇位于德化县南部,为德化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与龙浔镇隔浐溪相望,东南连三班镇,东与龙门滩镇接壤,北接国宝乡,东北紧挨雷峰镇,西边毗邻盖德乡。全镇设有9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委会,92个村民小组、1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8829人,均为汉族。现有党员744名,党委2个,党支部31个,党小组43个。旅外华侨、华裔1.5万多人,还有港、澳、台同胞2150多人。土地面积67.……。
  龙浔镇位于德化县南部,是全县经济、文化、金融、贸易和交通的中心,1997年龙浔与浔中两镇进行行政区域调整,浐溪南岸的宝美、丁溪、丁墘、大坂、英山、高阳、龙鹏、湖前、南门、兴南、德新、浔东、金锁新村、园丁新村14个村(居)归属龙浔镇管辖。土地面积40.43平方公里,耕地8101亩,林地34893亩,森林覆盖率56.5%。目前,全镇共有135个村(居)小组,1999年末全镇人口4.4875万人,其中汉……。
  三班镇位于德化县南端,与永春县接壤。全镇土地面积56.27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海拔1079米的天马山和700多米的观音岐分别横卧境内南北部。有10个村委会105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20480人,有华侨华裔2万多人。2004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7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633万元),同比增长16.4%;财政总收入1581.22万元(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261.……。
  镇位于福建省著名侨乡石狮市的西南方,介于石狮市和晋江市的结合地段,是石狮陆上交通的必经之地,也是石狮市的城乡结合部。全镇面积16.27平方公里,人口2.6万,海外侨胞3万多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建镇十年来,灵秀人民紧紧抓住难得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侨台、地理优势和“敢拼爱赢”精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外引内联工作,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了以服装业为支柱产业的新兴……。
  宝盖镇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石狮市的重镇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闻名中外的宝盖山——万寿塔(俗称姑嫂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镇土地面积26平方公理,常住人口3.5万人,港澳台及海外侨胞2万多人,外来人口4.5万人,下辖20个行政村(居)。1993年建镇以来,在各级党委0的领导下,在宝盖镇人民的努力下,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显出四大优势:一是区域优势。宝盖镇北邻“中国休闲西裤名镇——蚶江……。
  蚶江镇位于泉州湾南岸,是著名侨乡,享有“中国灯谜艺术之乡”和“北狮王之乡”之称。土地面积38.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公里,耕地2万亩,人口5万多人,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胞3万多人。蚶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海滨风光旖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上航标”宋代六胜塔和唐代林銮渡。宋元时期,蚶江是“光明之城”、“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泉州)的门户,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石……。
  祥芝镇位于泉州湾湾口,地处石狮市东北部海滨,东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海陆空交通便捷,距石狮市区仅15公里,距泉州晋江机场22公里,距石湖港仅5公里;南临厦门港70海里,北距福州港140海里,与台湾高雄港相距165公里。管辖10个行政村(祥渔、祥农、祥运、大堡、古浮、前山、莲坂、湖西、后湖、赤湖村),人口3.08万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区域面积15.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9公里,是个工、农、贸全面……。
  石狮市鸿山镇是1999年9月11日新建制的滨海侨乡新镇,位于石狮市东北部,镇区依山傍海,北靠石狮市海拔最高的洪厝山,东临台湾海峡。全镇面积15.1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65公里,管辖11个行政村,人口数三万余人。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12.9亿元,财政总收入3998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1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20元。鸿山镇基础设施完善,依托贯穿全镇的石祥大道和4公里长的沿海繁荣大道……。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