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广东省爱卫会授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罗溪村等4400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
后洋村委会位于甲东半岛东南部,面积约8平方公里,1个自然村,总人口4000多人,距离陆丰市区70公里,距离甲东镇府8公里,南隔南海,北与惠来县接邻,后洋村利用本地特点,发展村级的集体经济,引入投资了养殖业和种植业,池海捕涝业等发展模式。……[详细] |
头陂村位于国道324线(0663)陆丰市内湖镇路东南面,总面积3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民小组,总人口1894人。头陂村距离内湖镇辖区1公里。头陂村委会利用头陂村的地理优势,引进了粤东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陆丰市内湖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同时三高农业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详细] |
西陂村位于陆丰市内隆公路4公里处,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20人。西陂村距离内湖镇府4公里,在村村民常年靠发展三高农业,以萝卜为主,作为经济收入,较多村民外出务工经商。……[详细] |
小坞村位于陆丰市内隆公路5公里处东侧,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58人,距离陆丰市区30公里,距离内湖镇府7公里。小坞村是2005年从西陂村分设出来的一个村,经济基础较差。……[详细] |
桥冲村位于乌坎港东向支流南岸,北面和博美镇接壤,距离陆丰市区18公里,碣博河公路贯穿村落全境。桥冲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下辖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19人,桥冲镇政府设在村境内,地处丘陵地带,其中山地以种植荔枝、芝麻、花生为主,水田种植水稻,养殖业以饲养鱼、虾为主,手工业以织网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以厨师职业为多。……[详细] |
芹洋村委会位于陂洋镇西北处,面积2万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56人,是陂洋镇最偏僻的村庄,村委会距离市区40公里,距离镇府10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山高路,山清水秀,是中国二次革命的老苏区根据地,有七十四位红军烈士的纪念牌,是红色旅游的好地方。……[详细] |
三岭村,人口约4600多人,是一个边远偏僻且落后的村庄,离镇府约4公里,离广汕公路约10公里,村民以种植寸豆及水稻为主,每年冬天种植寸豆,每户可收入约5000元,事实证明种植寸豆是三岭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陂洋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将继续努力,认真建设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详细] |
新洲村是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581103203。[详细] |
长湖村是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1581103216。[详细] |
竹新村是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581103209。[详细] |
定壮村是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581103215。[详细] |
后林村是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581103217。[详细] |
浅澳村委会位于碣石镇南郊,面积240平方米,下辖3个村民小组,人口2400人左右,以农业、渔业为主,是经济较差的村委会。……[详细] |
新饶村委会位于碣石镇城郊地带,下辖2个自然村,总人口6759人,共1021户,总面积为0.5公里。……[详细] |
新丰村委会位于碣石镇南端海边,面临内洋,全村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683户,总人口4328人,离碣石镇府4公里,是一个边远偏僻落后贫困村。……[详细] |
梅田村委会位于陆丰市金碣沿海公路(25公里处)北侧,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总人口2600人,是碣石镇西南方最偏远的村委会,梅田村委会距市区5公里,距碣石镇4公里,交通靠过境的金碣公路,地理优势一般。地处丘陵山岗地带,耕地面积少,梅田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了海水养殖、山地造林、水田种植水稻、杂粮的生产模式,逐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详细] |
南溪村委会位于碣石镇东南方,面临南海。全村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543户,总人口3270人,离碣石镇府3公里,是一个边远落后贫困村。……[详细] |
霞博村委会地处碣石镇西部,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4200多人,村委会距镇区2公里,以农为主,以盐业、养殖业为副,属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的村委会。……[详细] |
上洋村委会位于南碣公路右侧三公里处,地处偏僻,与南塘镇后径村委会相邻,总人口为3800人,共720户,下辖3个自然村,经济较为落后。……[详细] |
桂林村委会位于玄武山西侧,陆丰沿海公路南边,面向碣石湾,南邻镇区,背靠丘陵,北与霞博村相近,面积约18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人口近万,是一个超大自然村。村民从事农、渔、盐、工、牧、商、副多种职业,简称“三半地区”,现多数劳力出门从工从商是主要就业门路,集体经济收入低微,干部报酬偏低,村委会主要根据村的特点,向乡贤及商贾捐资打造基础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教育环境,要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还需较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