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广东省爱卫会授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罗溪村等4400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
城南社区位于市区通航路以北,延通港路、城内路以西直至城内路圆盘,折回城南路以东一带。辖区内居民799户,总人口6780人。辖区内有红光小学、新成小学、海林小学、明星小学、新星小学等多所学校。是一个集文化,教育较为集中的社区。社区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家庭”、“文明家庭”、“文明楼院”和“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努力把城南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 |
梧桐村为香洲街道自然行政村。梧桐村位于市区汕马公路北侧,梧桐村历史悠久,在明代建村以来已有400多年,是我区的红色老区所在地。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0亩,山地面积约2000亩),总人口1835人,户数344户。梧桐村2003年以来多方筹资1115万元投入村、巷道建设,基本消灭了汕尾土路,实现了村道、巷道硬底化标准。在文化教育方面现建有公立小学1所。2006年华师附中落户在该辖区内……。 |
新区社区位于街道市区中心位置,成立于一九九0年四月一日。辖区范围东临汕尾大道,南临城内路,西部城内圆盘,北接香城路。共有居民1100多户,常住人口6714人,“两委”干部6人。市区内唯一一所五星级巴黎半岛酒店落户在该辖区。社区自成立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指导下,结合社区的实际,坚持以民主自治为方向,以为民服务为重点,确立了团结、战斗、奉献、向上的社区精神,形成了积极向上、奋力向前的社区文……。 |
中区社区处于城区中心地域,是汕尾市城区党政机关的办公所在地。各类学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遍布全社区。辖区内共有居民2816户,总人口12670人,社区直管党员54人,两委干部7人。在社区建设探索实践中,坚持以发展社区服务为依托,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为社区居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身、医疗保健、整体娱乐等多项服务。积极兴建“星光老年之家”,创建“星级社区”,坚持……。 |
马宫街道金町村地处-畔,与城区香洲街道接壤,距离市区约6公里,地域面积4平方公里,汕长公路(汕尾至长沙湾高速公路出入口)沿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金町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全村共558户,总人口3145人。近年来,随着长沙湾工业区的确立,占长沙湾工业区近三分二土地的金町村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引入了恒威手袋厂、天浩(珠宝)饰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工业经济;同时金町村利用划入城区旅游资……。 |
新北村地处马宫辖区中部,是革命老区村,东至长沙村与红草镇接壤,西傍长沙湾出海口,距集镇约3.5公里,汕马公路贯穿辖区。下辖新乡、姚厝地、北山三个自然村,全村有371户,总人口1617人。新北村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总耕地面积380亩,其中水田314亩,旱地57亩;果园面积500亩;山坡地面积2500亩;海水养殖面积650亩,其中虾池400亩。2008年成立了全区首家金鲳养殖合作社,推进了新北村渔业养……。 |
马宫街道深渔村位于马宫集镇内。下辖3个村民小组,两个自然村全,全村共548户,总人口2470人。村民先祖多来自清初番禺、新会、广海、宝安等地,以渔为生,漂泊至此定居。深渔村属纯渔业村,拥有渔船148艘,13440吨位,35182千瓦。多年来,由于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生产效益逐年下降。深渔村不断加强渔业信息化发展,开拓渔场发展远洋深海捕捞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深渔村不断发展渔业后勤配套产业,引进了……。 |
浪清村地处马宫街道辖区内中心位置,属沿海的沙质地形,距离集镇2.5公里,西临长沙湾出海口,东南面分别与马宫街道的新北、盐町两村相邻,汕马公路沿村经过。全村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星群、新兴两个村民小组,全村360户,共1664人。浪清村是以渔业为主,农业为副的发展模式,全村养殖面积有700多亩,耕地面积350亩。全村将近4/5的家庭从事海水养殖,主要以养殖虾、蟹、鱼为主,推广科学养殖成为村集体……。 |
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盐町村位于汕马公路西侧,地处长沙湾出海口,地域面积1平方公里,是汕尾市的革命老区之一。下辖两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村,全村共235户,总人口1200人,盐町村耕地面积少,有着丰富的海滩涂资源。近年来,盐町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丰富的海滩涂养殖资源优势,把养殖业作为村的主导产业,积极筹措资金,对全村养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了虾池近2000亩,并向广大村民发包,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牡蛎、对……。 |
马宫社区位于马宫街道集镇,三面环海,一面连接内陆。东有南湖海,南是马宫渔港,是马宫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有汕马公路,可直达汕尾和海丰。下辖5个居民小组,2个自然村,有居民1210户,共5586人。社区主要经济来源有:1)渔业捕捞;2)渔港经济,为渔业捕捞提供配套服务;3)旅游经济,南湖度假村成为社区集体经济新增长点。……。 |
沙角尾村位于捷胜镇东面沿海,离镇府所在地约2.5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凤飞山国防公路经由沙角尾村,交通较为方便。全村耕地面积475亩,其中:水田约200亩,旱地275亩。2004年底,全村487户,总人口2795人(外出520人),劳动力970人(外出劳动力230人),其中:农业渔业劳力805人,其它劳力165人。人均年平收入3236元,渔业为沙角尾村主要产业,全村有渔船76艘,有海水养殖面……。 |
五爱村位于捷胜镇东北部,由大塘、坣头、隔塘、马鞍山四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3028人(渔业人口208人),劳动力人口1390人(其中农业劳力730人),耕地面积1049亩(其中:水田350亩,旱地699亩),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水稻、蕃薯等农作物及捕捞为主,全村有党员64名,“两委”干部5名,村委会办公楼位于大塘村西边,建于50年代,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于2000年已重新装修启用。五爱村土地肥沃……。 |
前进村是僻远乡村,距镇中心4公里。由9个自然村组成,现有628户,总人口2873人。全村劳动力总数1255人,其中贫困户数270户,贫困人口数1264人,贫困发生率占户数的43%,占人口数的44%;前进村外出户占70%,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全村耕地总面积1224亩,人均耕地面积0.42亩,其中旱涝保收耕地面积395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5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89亩,全村没有工企业,主要的经济来……。 |
旧时称东门村,公社化后称东村大队,后与西村、南村、北村合并成捷胜居委会。1990年起由捷胜居委会析出,设东门居委会至今。东门社区位于捷胜镇中心东侧,社区总面积为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0亩,其中水田450亩。人口4238人,其中居民户口1800人,村民主要以种养为主,种殖水稻、蔬菜、花生等农作物;养殖种类鱼、虾、蟹等淡水养殖。养殖面积约200多亩。劳力外出较多,人年均收入为3200元。……。 |
旧时称南门村,公社化后称南村大队,后与东村西村北村合并设捷胜居委会,1990年起由捷胜居委会析出,设南门居委会至今。南门社区位于镇内南面片,人口2950人,其中居民户籍720人,辖区内有捷胜镇中心小学一所,师生1400多人,同时,也是南门外、石岗、石头等周边村委的村民上市过往比较集中,人流量多,影响较大的区域,南门社区耕地面积850亩,水田170亩,果园150亩,以种养、外出打工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