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村[17]

2020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村[17]

  根据《陕西省卫生乡镇卫生村申报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由各市爱卫办申报,省爱卫办审核公示,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等 35 个乡镇符合《陕西省卫生乡镇标准》,西安市临潼区北田街道办西渭阳村等 356 个村符合《陕西省卫生村标准》。经2021 年 4 月 7 日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命名。
  该村坐落于一山庄之上,明朝高氏在此建村居住,故取名为高家庄村民委员会。又为与同名村相区别,故以居住方位取村名“上高家庄”。明朝建村,1958年成立高家庄大队,2014年成立高家庄村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上高家庄村……。
  因坐落在塬地畔下陷(俗称塌)处,故取名为“李家塌村”,又因居李家塌村的下方,故取村名“李家塌下山村”,后更名为“李家塔下山村”。1958年成立李家塌下山大队,1997年成立李家塔下山村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李家塔下山村……。
  明朝时期,霍姓兄弟在此山沟处建村居住,故以姓氏及地形特征取村名“霍家沟”。明朝时期建村,1958年成立霍家沟大队,2014年成立霍家沟村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霍家沟村……。
  此地明正德年间有三个自然村,即:“山脑舍窠”、“槐树舍窠”、“沟底舍窠”遭水灾,三个自然村合并居住在凤麓山的凹部(俗称墕),又因张氏居住多,故取村名为“张家墕村”。明正德年间,合并三个自然村再此地建村,1958年成立张家墕大队,2001年成立张家墕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张家墕村……。
  因此地山崖部有做瓷的“安泥”,当地人称其崖为“安泥崖”。明成化三年(1467)建村于崖底,得村名“安泥崖底”,后省称“安崖底”。1958年建大队,以驻地村名得名“安崖底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村委会。2014年镇村综合改革时,撤销前杜家沟、后杜家沟两个村村委会建制,并入安崖底村民委员会。安崖底村……。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卢姓人在此居住建村,因此处明朝时设有通往葭州孤驿站,故名。1958年建卢家铺大队,1984年政社分社改为卢家铺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石瓦寺村村民委员会建制,并入卢家铺村村民委员会。卢家铺村……。
  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建村,因此地沟渠处生长野红花,当地人称此地为“红花渠”。1958年建红花渠大队,1984年政社分社改为红花渠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红花渠村……。
  因此沟水草丰茂,原为附近村设圈牧牛之地,故称为“牛圈沟”。明天启五年(1625)建村居住,沿用原地名为村名。1958年建大队,1984年政社分社改为村委会,2014年镇村综合改革中,2014年镇村综合改革时,撤销断桥沟村村委会建制,并入牛圈沟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牛圈沟村……。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80年)任姓在此建村居住,故名。1958年建任庄则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任庄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马家梁村委会建制,并入任庄则村委会。任庄则村……。
  明成化元年(1465)杨姓人在此山崖畔处居住建村,故名。1958年建杨家畔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杨家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14年撤销王家崖村委会建制,并入杨家畔村民委员会。杨家畔村……。
  此滩地柳树茂盛,取名“柳树滩”。1997年,由柳卜滩村分出,设立柳树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柳树滩村……。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建村,此滩原为蒙民牧牛之地,牧牛多为白色母牛,故名。1958年建白舍牛滩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白舍牛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白舍牛滩村……。
  以搬迁地金鸡滩镇海流滩村边得“金海村”。2014年金海北村与金海南村合并,更名为金海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金海村……。
  据《南郑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属北乡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甲制时为原老君乡八保。村委会前身名为二十里铺初级农业社,组建于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以二十里铺自然村取名,1956年转为二十里铺高级农业社,1959年人民公社化改称二十里铺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二十里铺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甲制时为原褒城县宗营乡第五保。村委会前身名为前进农业高级社,组建于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1959年人民公社化后改称郭湾大队,1984年因政社分设改称今名,沿用至今。郭湾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