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16]

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16]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专项规划(2018—2022年)》实施,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规范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020年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善治示范村建设活动,选树了521个自治组织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范、村“两委”干部优秀的善治示范村。
  1958-1962年属离石县贾家垣公社枣林管理区。1962-1971年仍属贾家垣公社枣林大队。1971组建柳林县后属柳林县贾家垣公社枣林大队。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贾家垣公社改为乡政府,枣林大队改为村委会。2000年12月乡镇撤并,贾家垣乡和龙花垣乡合并为贾家垣乡。2002年9月村组撤并,枣林、董家山合并为枣林村委,属柳林县贾家垣乡管辖至今。枣林村……。
  1958年至1961年公社化,为武家庄大队,属武家庄公社。1984年5月实行乡(镇)村制,武家庄公社改为武家庄镇,武家庄大队改为武家庄村委会,属武家庄镇。2002年3月,根据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行政村撤并工作实施方案中发〔2002〕4号文件,将留慈村、燕家庄村、刘家山村、高家庄村、庄头村、玉家山村、下山峁村、后垣村、峁上村、南垣村、阳堎村。村并入武家庄村,属武家庄镇,沿用至今。武家庄村……。
  1958年至1961年公社化,为乾村大队,属暖泉公社。1984年5月实行乡(镇)村制,暖泉公社改为暖泉镇,乾村大队改为乾村委会,属暖泉镇。2002年3月,根据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行政村撤并工作实施方案中发〔2002〕4号文件,将前岔沟村、中庄村并入乾村,属暖泉镇,沿用至今。乾村村……。
  1958年至1961年公社化,为阳坡塌大队,属城关公社。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阳坡塌大队改为阳坡塌村委会,后为书写方便该塌为塔。2001年,城关镇改名为宁乡镇,阳坡塔村委改属宁乡镇。2002年3月,根据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行政村撤并工作实施方案中发〔2002〕4号文件,将石家焉村、乔则沟村并入阳坡塔村,2021年7月,阳坡塔村民委员会撤销,设立阳坡塔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宁乡镇……。
  1958年至1961年公社化,为阳坡大队,属下枣林公社。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下枣林公社改为下枣林乡,阳坡大队改为阳坡村委会,属下枣林乡。2002年3月,根据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行政村撤并工作实施方案中发〔2002〕4号文件,将龙天庙村、许家梁村、野鸡塘村并入阳坡村,属下枣林乡,沿用至今。阳坡村……。
  1958年至1961年公社化,为关上大队,属刘家坪公社。1984年5月实行乡(镇)村制,刘家坪公社改为刘家坪乡,关上大队改为关上村委会,属刘家坪乡。2002年,撤销刘家坪乡,新设车鸣峪乡,关上村委会改属车鸣峪乡,同年3月,根据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行政村撤并工作实施方案中发〔2002〕4号文件,将任家湾、石宝庄和布施合并至关上村委会,属车鸣峪乡,2021年3月24日后车鸣峪乡整乡建制并入暖泉镇。现属暖……。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设立山神峪大队,属隰县;1971年4月划归交口县,为石口公社山神峪大队。1984年9月,实行乡(镇)村制,山神峪大队更改为山神峪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山神峪村……。
  1958年9月设立西罗大队,属灵石县介休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灵石区双池人民公社。1971年划归交口县,为双池公社西罗大队。1984年双池公社正式更名为双池镇,西罗大队更名为西罗行政村,同时设立西罗村民委员会。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属双池镇至今。西罗村……。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司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设立茶坊大队。1961年至1970年属灵石县回龙公社为茶坊大队。1971年至1984年划归交口县为回龙公社为茶坊大队。1984年9月,实行乡(镇)村制,茶坊大队更改为茶坊村民委员会,沿用……。
  1958年9月设立尚家沟大队。1961年属隰县康城公社尚家沟大队。1971年划归交口县,为康城公社尚家沟大队。1984年9月康城公社正式改为康城镇,尚家沟大队改为尚家沟村委。尚家沟村……。
  1958年9月设立广武庄大队,人民公社化时,属隰县石口公社,为广武庄管理区。1962改属隰县交口公社,改为广武庄大队。1971年交口县组建后,改属交口县交口公社,仍为广武庄大队。1983年交口公社改为城关公社,为广武庄大队。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广武庄大队改为广武庄村委会。2001年,在全县撤并乡镇中,城关镇又改名水头镇,仍为广武庄村委会,沿用至今。广武庄村……。
  1947年至1956年,实行区村制,隶属于石楼县三区坪底行政村,为曹家峪村;1956年至1958年8月,撤区并乡,隶属于石楼县裴沟乡;1958年9月至1961年4月,实行公社化,隶属于石楼县裴沟公社,为曹家峪管理区;1961年5月至1984年3月,实行社队制,隶属于石楼县裴沟公社,为曹家峪生产大队;1984年4月后,政社分设,以公社建乡镇,以大队建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石楼县裴沟乡,为曹家峪村民委员会……。
  1947年至1956年,实行区村制,隶属于石楼县三区穆家洼行政村,为裴沟村;1956年至1958年8月,撤区并乡,隶属于石楼县裴沟乡;1958年9月至1961年4月,实行公社化,隶属于石楼县裴沟公社,为裴沟管理区;1961年5月至1984年3月,实行社队制,隶属于石楼县裴沟公社,为裴沟生产大队;1984年4月后,政社分设,以公社建乡镇,以大队建村民委员会,设裴沟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石楼县裴沟乡,20……。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西卫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西卫管理区,隶属西卫乡政府;1958年9月至1961年4月,实行公社化,为西卫管理区,属西卫公社;1961年5月至1984年3月,实行社、队制,为西卫大队,辖西卫、贺家塔2个村小组,隶属西卫公社;1984年4月至1999年,实行乡、村制,为西卫村民委员会,辖西卫、贺家塔2个村小组,隶属西卫乡政府……。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马村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马村管理区,隶属西卫乡政府;1958年9月至1961年4月,实行公社化,为马村管理区,属西卫公社;1961年5月至1984年3月,实行社、队制,为马村大队,辖马村、后庄、薛庄3个村小组,隶属西卫公社;1984年4月至1999年,实行乡、村制,为马村村民委员会,辖马村、后庄、薛庄3个村小组,隶属西……。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