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8日,根据《洛阳市司法局洛阳市民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激励先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经广泛发动、自评申报、乡镇初审、县(市、区)司法局和民政局复审、市司法局和市民政局抽查、审查,拟命名偃师市大口镇山张村等360个村为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孟津县城关镇贾滹沱社区等146个社区为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
竹元村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十八盘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6202209。 |
因凤翼山到此断绝,取名绝山,因绝字不雅,改为崛山。因位于崛山东部,取名崛东。1944年日伪时期属崛山乡,1947年属洛北县余庄区。1949年属洛宁县崛山乡余庄区。1955年12月属城关中心乡余庄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崛东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分设崛东、崛西两个生产大队后,为崛东大队。1984年,为冯庄村民委员会,属城关乡。1987年因城关乡为城郊乡,改为崛东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崛……。 |
嶕峣水出沟口处有一土坞,居民在土坞的四方建村,因在土坞之南,故名坞南。因村委会驻坞南故名坞南村民委员会。1955年12月属王范中心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城关人民公社坞南大队,1984年,为坞南村民委员会,属城关乡。1987年因城关乡为城郊乡,改为坞南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坞南村……。 |
因北临洛河北岸,地势低洼,溪水常流,故名溪村。1942年属城关镇。1952年属一区兴隆乡。1956年属城关中心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城关人民公社溪村大队。1984年,为溪村村民委员会,属城关乡。1987年因城关乡改为城郊乡,改为溪村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溪村村……。 |
借龙凤呈翔的美好寓意,取名凤翔。1985年从故县镇北窑村迁到此地,命名为凤翔村,属城关镇。2022年属永宁街道。凤翔村……。 |
据《霍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霍姓兄弟二人,在马店西北部的一道岭上居住,故取名霍家岭。1927年全县分八区,属二区。1947年属洛北县马店区。1949年属洛宁县四区虎庙乡。1958年设霍家岭大队,属马店公社。1964年属长水人民公社。1973年属马店公社。1984年,改为霍家岭村民委员会,属马店乡。2011年,属马店镇。霍岭村……。 |
因所处位置山口渐突、巨石峙立,恰如两扇大门,故取名石门;因位于石门之前,故名前石门。1949年属洛宁县四区。1958年属马店公社,为石门大队。1964年为石门大队,属长水公社。1973年为石门大队,属马店公社。1984年,大队改为村委会,为石门村民委员会,属马店乡。2011年,为石门村民委员会,属马店镇。石门村……。 |
相传明洪武年间,贾姓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张村北坡上挖窑洞居住,故名上窑。1932年属张村乡。1944年属马店区。1946年属马店中心乡。1958年设上窑大队,属马店公社。1964年属长水公社。1973年属马店公社。1984年,改为上窑村民委员会,属马店乡。2011年,属马店镇。上窑村……。 |
因此地多为胡姓,又是黄土高原地区冲刷形成的高地,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故称为胡家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属太平乡东仇里。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属西路东仇里第三保。1917年属西区东仇里。1947年属洛北县马店区。1949年,设立胡家原大队,属洛宁县四区。1958年属马店公社。1964年属长水公社。1973年属马店公社。1984年,改为胡家原村民委员会,属马店乡。2011年,属马店镇。胡……。 |
因古时有王姓在此建村居住,村北又有一座王将军墓,故名王伙。1949年属四区。1955年撤区并乡,为长水中心乡。1958年成立长水人民公社,为王伙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为王伙村民委员会,属长水乡。2015年撤乡设镇,为王伙村民委员会,属长水镇。王伙村……。 |
因沪池水从村委会前边流过,故名前河。1955年设罗岭中心乡。1957年更中心乡为直辖乡。1958年罗岭划入长水人民公社,属长水人民公社前河大队。1962年与长水人民公社分设,属罗岭人民公社前河大队。1984年改社为乡,为前河村民委员会,属罗岭乡。前河村……。 |
因村委会岭上有一娘娘庙而得名庙上村民委员会。1949年属洛宁县五区。1950年属五区庙上乡。1955年属上戈中心乡。1957年属上戈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上戈人民公社庙上大队。1984年改社为乡,为庙上村民委员会,属上戈乡。1999年撤乡建镇,为庙上村民委员会,属上戈镇。庙上村……。 |
传古时有一条河,如遇洪涝就会把此地淹没,天神把一口金锅放在河口上,以防发水,故取名上锅,后演变为上戈。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属长渊乡底张里。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属西路底张里第六保。1917年属西区底前里。1927年属三区上戈联保。1942年属上戈乡。1947年属洛北县五区。1949年属洛宁县五区。1950年属五区上戈乡。1955年属上戈中心乡上戈小乡。1956年属上戈办事处上戈乡。195……。 |
相西北角一山咀上原有几棵参天古柏,每棵树两个人抱不住,故名柏树咀。清康熙三十一年属长渊乡底张里。清乾隆五十五年属西路底张里第四保。民国六年属西区底前里。民国十六年属三区。1947年属洛北县五区。1952年属洛宁县五区柏树咀乡。1955年属罗岭中心乡。1957年属上戈区。1958年为柏树咀大队,属上戈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为柏树咀村民委员会,属上戈乡。1999年撤乡建镇,为柏树咀村民委员会,……。 |
相传城玉皇、老君、祖师爷在此路过见此地风景秀丽适宜建城,于是商量建城,二郎神、土地爷自告奋勇承担了任务,二郎神负责天亮前把山担走,土地爷负责把河滩石头拾完;因临近天亮,土地爷担心完不成任务,学鸡叫,二郎神以为天亮还未把山担走,一气之下,打破天鸡,自此城未建成,留下扁担眼、石鸡坡等景点后修造隍城庙,故名隍城。清康熙年间属长渊乡。清乾隆年间全县分四路,属西路底张里。1917年路改区属西区底前里。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