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根据《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管理规程》(鄂环委办〔2015〕14号)、《省环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鄂环委办〔2020〕10号),经地方申报、市州初审、省级评估和审核、征求意见、厅长办公会议审定,拟命名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等115个乡镇和武汉市黄陂区三里桥街新塔村等553个村为湖北省2020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 |
民国时期由傅家坡、郭家坡、朱家湾、蔡家场等组成,由于蔡姓家族大故称蔡家桥,“蔡桥”因此得名。民国时期为马山乡公所第八保。1949年后由傅家坡、郭家坡、朱家湾、蔡家场等组成,由于蔡姓家族大故称蔡家桥。1950年至1957年属马山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堆二大队。1965年更名蔡桥大队属马山公社。1984年属马山区马山乡,更名蔡桥村。1987年属马山镇马山管理区。2001年属马山镇。2001年……。 |
2005年马山村与高桥村合并,因高桥村在马山集镇南故名马南村。清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1949年前属马山乡公所第六保;1950年属马山区管辖;1958年属马山公社马南大队;1975年属马山公社马南大队;1984年属马山乡马南大队;1987年更名为马村属马山镇;1998年与堆金村合并更名为马山村;1985年马山镇建立居委会将马南村九组、十组,面积0.3平方千米,人口230人划入马山居委会;2005年末……。 |
新篇《江陵县志》载:万城称“战国万城”。又称“方城”。南宋时镇守方城的赵葵为避父讳(赵方)改方城为万城。村名因此而得。清末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民国时属裁缝第一区梅槐联保。汪伪时期属梅槐一区万城乡。解放初期先后属马山第七区、第四区、梅槐区。1956年属李埠指导组。1957年属李埠区。1958年1月,成立人民公社后建万城大队,属李埠区万城公社。1958年称生产大队,属太湖人民公社。1959年属李埠人民……。 |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时,依据境内龙王台子和尤家台子取名双台。民国时期属江陵县第七区长眉乡十三保一甲。1950年属江陵县七区(马山)。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马山公社,名为双台大队。1961年实行区(镇),社行政设置,属马山区川店公社,双台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川店公社川店管理区,双台大队。1983年撤社建区、乡,属川店区川店乡,更名为双台村。1987年撤区扩镇(乡),属川店镇双台村。2……。 |
史上多次修筑万城大堤留下五个小湖,后又在此建立集市,为区别同名,称为“五湖新场”,村名由此得。1952年属梅槐区新场乡。1958年命名新场大队,属马山区。1975年撤区并社,属八宝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属马山区新场乡。1987年10月撤区后,划归八岭山镇管辖。1989年,东桥、金桥两村合并至今。新场村……。 |
因这里原是一处民垸,取名天保垸,故名。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于虎北乡八保和九保管辖。1950年3月,废除保甲制,由江陵县第六区竹枝乡管辖。1956年,成立江陵县第四区天保乡高隆农业合作社。1958年,名为弥市公社天保乡高隆大队。1965年,名为弥市区天保公社天保大队。1984年,名为弥市区天保乡天保村。2004年,与张家湾村合并,名为弥市镇天保村。属弥市镇管辖至今。天保村……。 |
白马寺镇石渊村位于白马寺镇西北角,东邻金渡村,南邻香垸村,西邻熊河镇,北接资市镇,国土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3600亩,平均海拔25米。石渊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17户1468人,外出务工247人,空巢老人2人,留守儿童1人,其中农村低保户40户55人,五保户2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33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4人,37……。 |
白马寺镇曲垸村位于白马寺镇西面,东邻天井村,南邻陶咀村,西邻熊河镇,北接五胜村,国土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3亩,林地20亩,平均海拔25米。曲垸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12户1390人,外出务工183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4户51人,五保户7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3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 |
文新村位于马家寨乡中部,南渠以北,滩马公路两旁,文新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人口790人,劳力450个。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4人,建卡贫困户60户18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8户65人,五保户1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4人,党员20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16人。团支部、……。 |
羊子庙村位于普济镇南部,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88户,人口1843人,总劳力880人,外出务工500人,其中耕地面积1625亩,农业生产以水稻等经济作物为主,2013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现党员29人(其中女性党员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3人,平均年龄45岁,两套班子整体素质高,团结状况好,战斗力强。近年来,在普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村制宜,加……。 |
田家坊村位于普济镇西部,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70户,人口1980人,总劳力869人,外出务工432人,其中耕地面积2125亩,农业生产以水稻等经济作物为主,2013年人均纯收入5780元。现党员38人(其中女性党员3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平均年龄42岁,两套班子整体素质高,团结状况好,战斗力强。近年来,在普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村制宜,加快……。 |
熊河镇荆干村,座落在荆江大堤以北,江陵县城以西,耕地面积2530亩。荆干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人口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470户,共2117人,外出务工430人,空巢老人56人,留守儿童90人,建卡贫困户60户167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5户67人,五保户2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45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22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 |
江陵县资市镇先进村东接江北农场五分场,青山村,南临古堤村,西靠集镇,北接平渊村,林星村,国土面积8.01平方公里,耕地5600亩。先进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545户2600人,外出务工405人,空巢老人31人,留守家庭69户,留守儿童20人,农村低保户51户99人,五保户11人。村级组织:村党总支班子成员3人,党员86人,入党积极份子5人,60岁以上老党员3……。 |
民国时期,陈姓地主六十大寿时用礼金做了两件事,在此建一座石桥和修陈家祠堂,桥建成后称寿祠桥,后成为地名,村名缘于此。明、清属牛头村(里)。民国末属大同乡。1949年-1954年先后属申津渡区,七区、三区。1955年为东港区镇和乡清河、清江、新民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东港公社新民、清江大队。1961年为东港区镇和公社新民、清江大队。1975年为大学公社新民、清江大队。1978年为东港公社新民、清江……。 |
相传东汉末年,刘备屯兵公安。夫人孙尚香染恙失语,刘备急得团团转。手下禀报:“离此七八里远的孱陵街有个柴林回春堂,那里有个王姓坐堂医,专治疑难杂症。”刘备大喜,直奔“柴林回春堂”。王姓医者通过望、闻、问、切,心中有底,从药柜里拿出各种活络开窍之物,熬成汤剂,嘱孙夫人服下。不多时孙夫人开口说话。刘备高兴地说:“夫人,你终于开了黄金口!”黄金口由此而得名,黄金口村以此命名。黄金口村由座金山大队与齐居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