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认定办法的通知》(皖农工办〔2019〕18 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 2020 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认定工作的通知》(皖农工办函〔2020〕63 号)等文件精神,在各地自主创建和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省级组织现场复核,认定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华光社区等 295 个村为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
虞姬乡陈埝村位于虞姬乡北部。全村总人口3762人,辖7个村民小组,村党组织下辖6个党小组,71名党员女党员8人。村两委干部7人。 近年来,陈埝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详细] |
凌巷村人口3174人,耕地面积6984亩,党员数72人,2007年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凌巷村党组织近年来按时开展组织生活,组织党员系统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济发展思路清晰,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群众满意,自觉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按时进行组织活动,有清晰明确的经济发展思路,工作作风和工作业绩……[详细] |
星光村人口3896人,耕地面积3748亩,辖10个村民组。村干部7人。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带领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不断增长,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群众满意率较高。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详细] |
李宅村位于浍沟镇西南部,东临土山村,西邻禅堂乡邱家村。全村辖3个自然庄,10个村民小组,共529户,2262人,耕地面积3790亩,村设党支部一个,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7名,建有党员活动中心和党员电教中心。近年来,村积极转变思路,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在实现富村强民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在去年工作中,村党支部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在社会治安方面被评为“平安村”。在农业上,围……[详细] |
尹集镇菠林村位于尹集镇东部,位于S302省道上,东临浍沟镇,交通便利,是农业生产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西瓜。近年来,村里有面粉厂、家具厂,全村重要干道全部修建水泥路。是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目前,正在建设中。……[详细] |
一、基本概况胡陈村,位于泗城西部,距县城12公里。南接303省道,北临奎睢河。下辖9个自然村,人口430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500人左右。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党员95人。村内现有耕地14000多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种养大户不断增多。新建550平米村级活动场所,设有图书室,计生服务室等,功能较为齐全,建有一所卫生室,基本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二、发展现状近年来村两委带领群众,……[详细] |
马厂村位于黑塔镇的西部,由原马厂村、谭圩村、大程村合并而成,辖丁庄、高庄、马厂街、陈庄、大程庄、小程庄、桃园、谭圩、卢庄9个自然庄,面积11.029平方公里,人口4661人,党员98人。该村境内有朱山、峰山、马鞍山、黑山等多个山峰,山石资源丰富,可作为矿产品深加工的基地。同时朱山顶还有传说多年的饮马池、龙嘴,水长年不干;朱麦陈庙遗址清晰可见;马厂街道北边的百年古槐树吸引好多人来观看。马厂一带又可作……[详细] |
秦桥村由梁铺和秦桥合并而成。近年来该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扎实有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村党总支、村委的领导下,该村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及畜牧业养殖,现建设有木材加工厂、服装厂、生猪养殖厂。该村总人口数3894人,户数842户,村干部7人,土地面积1万余亩,党员105人,小学两所。……[详细] |
通海村位于泗县草庙镇政府东6公里处,东与江苏省泗洪县接壤,北依奎濉河与黑塔镇隔河相望,303省道贯穿全境;全村由簸姚、关李、大魏、通海等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15.867平方公里,1520户,总人口5643人,党员145人,现有耕地面积10350。 草庙镇通海村村级活动场所项目自2012年9月开始建设,该工程位于通海村部院内,工程总面积495平米,每平米造价680元.……[详细] |
丁湖镇椿韩村位于本镇东北部,交通极为便利,地理条件优越。该村有11个自然庄,1321户,6079人,耕地面积11929亩。党员102人,该村两委干部9人,其中高中2人,大专1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新修水泥路9000米。拥有两所完全小学,在校学生1200多人。每年劳务输出人员3000多名。种植业发展迅速, 养殖业发展壮大,“双培双带”户30多户。……[详细] |
界牌张村是墩集镇的东大门,辖区总面积16.98平方公里,有户数1101,人口5748人,区划调整前为张陶、开庄、恒庄、赵庄,共四个行政村共11自然庄。合并以后,全村人在以赵大勇为书记的党支部坚强领导下,大刀阔斧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贯通了几个自然庄的主干道,水泥路面施工已经全部完成,墩集镇是全县最为缺水的乡镇,而界牌张村是墩集村最为缺水的村,村两委为了解决农民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又边筹资边争取项目资金,……[详细] |
汴河村由宗邓村、灰山村、汴河村合并而成,东接长沟村,南靠新汴河,西于阴陵山村相邻,北靠淮北市辖小桂庄林场,总面积11.432平方公里,人口4879人,辖吴口、时庄、张庄、王庄、刘庄、许庄、邓庄、马铺、大山、二山、孙庄11个自然村,村民小组25个。村活动场所设在原宗邓村村部。全村共有党员86人,原灰山村为长沟镇“双培双带”示范基地。……[详细] |
屏山村位于美丽的屏山西侧,环镇路穿中心而过,南和白庙、大彭村接壤,西至陈刘村、屏西村,东至屏东村,北至屏北村,是屏山镇镇政府所在地。2008年4月由原屏山村和张蒋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我村现有人口3700多人,可耕地面积8935亩,村两委干部8名,党员81名,设一个党总支,两个分支部(既原平山村为第一支部,张蒋村位第二支部),屏山村区位优越,是屏山镇政治经济中心,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详细] |
苏集村位于涡北新城区北部,是新城区北大门,靠206国道西则。全村3 个自然庄,有村民560 户,总人口2890 人,耕地 30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4822元,辖13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1人,设立村党支部,现有党员 36人,其中流动党员4 人。村干部6人,党支部委员会3人,村民委员会3人。本村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成立了以苏文怀为负责人的养鱼示范园,以苏文廷为负责人的蛋鸡养殖示范园。有村级……[详细] |
曹河村位于涡北新城区北部。全村6个自然庄,有村民670户,总人口 2784人,劳动力人口1861人,耕地 2483 亩。辖10 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 48人,设立村党总支,辖曹河片、蔡郢片等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 62人,其中流动党员 3 人。村干部 7 人,党支部(总支)委员会 4人,村民委员3 人,交叉任职 1 人。本村主导农业有小麦、大青豆。家庭养殖长毛兔1.1万只,成立了以倪之为负责人的养猪……[详细] |
杨刘村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古城乡最南部。东面是怀洪新河,南面与荆芡乡土楼村联接,西北分别与本乡的油坊,路岗、合淝村相邻。界阜蚌高速公路东西贯穿我村境内。在60年代初,经国家水利部门规划,在杨刘村境内从北到南分别开发了三道东西排水大沟,在怀洪新河入口处,分别建造了三座国家标准的电力排灌站,彻底解决了杨刘村和周边村的内涝问题。杨刘村土地面积1325亩,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数1477人,其中0党员3……[详细] |
河溜镇倪桥村党支部在农村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以实际行动实践着“-”重要思想,成为团结务实、坚强有力的堡垒。一、切实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党员“双管双评”活动,对党员干部经常性地进行党性、宗旨、科技知识教育,党员的素质明显提高,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二、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先进性活动,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全部“规定动作”。同时……[详细] |
潘集村位于唐集镇东北部,茨淮新河以南,南与赵圩村接壤,西部与何巷村相接,东面与找郢乡双庙村相连。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821户、3418人。其中:0党员49人、劳动力人口2094人、流动人口392人。耕地面积4088亩,兰桥湾水面面积200余亩。新农村建设按规划稳步推进,农民住房大为改观,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30余平方米;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1元;农业以优质水稻和小麦为主,2009年……[详细] |
吕浅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吕浅村位于涡河北岸,淝南乡的东大门,南洛高速公路和淝南公路从本村穿过,东邻荆芡乡龙窝村,西、北分别与双沟村、徐万村相邻。吕浅村有8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698亩;全村有人口4148人;党员91人;吕浅村设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分别是吕浅支部、杨巷支部和吴咀支部;党员议事会成员13名;流动党员26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41人;2012年农民……[详细] |
张店村位于魏庄镇东部, 041县道横穿而过。现有土地面积10000余亩,10个自然庄,969户,总人口4358人,其中:0党员59人,小麦种植面积6800余亩,花生种植面积30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多年来积极鼓励劳务输出,村内形成了建筑队十个,农产品加工和预制品厂,商饮店二十多家,猪牛羊鸡养殖大户三十多个。年产二百多万,人均纯收入三千多元,居全镇之首。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农村100%电力……[详细] |